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题记
你可曾想过,千千万万个黑色数字的背后,有多少为此抛头颅的战士。
你可曾见过,四万两千多医护人员带着口罩印的笑脸。
你是否也悲伤过,那片伫立在东方的土地,如今被病毒侵蚀的脆弱……
有这样一群人,在本是阖家团圆共庆新年的日子,却不顾自身的奔向战场。“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时隔17年,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一次奔赴前线,义无反顾,餐车里的睡容照片令无数国人热泪盈眶。
1月18日,李兰娟院士临危受命,与钟南山等人受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委托前往武汉支援。脱下防护服的最美压痕,是院士也是战士,让人忍不住去看一遍这古稀之年却奋战在一线的面庞。“白衣天使”无数个日夜交替不停的工作,即使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口罩印,却也坚持的救助病人。身着白衣,心有锦缎,他们相信,只要还远抱有希望,便可无所怨惧。
也有这样一群人,在国之危难时刻,总是挺身而出。“这是我从土耳其人肉背回来的口罩”“没有什么原因只因为我是汶川人”“我想为一线医护人员做一些事”“我叫中国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们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历史会记住,他们平凡的容貌,的身影,和至高无上的情怀。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总有人在默默坚守着,只因为“中国人”三个字的力量。
每个人于是拼尽全力奋战76天。
4月8日零时,武汉关零点钟声响起,轮船汽鸣长笛,解封的武汉再现了武汉的热干面,武汉的灯光秀,和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
从今天起,再也不要抱怨堵车路塞,再也不嫌弃人山人海,因为安定的生活才是国泰民安。
平凡可铸就丰碑。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否伟大,不在于它创造了多少经济奇迹,也不在于他建立了多少水泥森林,而在于人民之间的恻隐,相互关爱,以及彼此的依赖,而在于一个民族中每个人所拥有的对国家的热爱,奉献,这个力量是最伟大的。
鲁迅曾说过,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强有力的支援从全国到武汉。我们正在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一步步覆灭和瓦解病毒的一波波攻势。疫情的防治考验着我们,这不仅是一场医疗人员的战斗,更是一场全民的战斗。对抗疫情,我们不能心存侥幸,但必须清醒冷静。唯有众志成城,才能形成战胜疫情的合力。
有人永远留在这个寒冬,只为让更多人迎来春天。感谢那些平凡又伟大的人们,是他们以飞蛾扑火般的勇气,用生命点燃了生与爱之光。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奋发,愿祖国昌盛。吾辈必当勤勉,持书仗剑耀中华。
“疫情过后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我想去武汉看樱花。看春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