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好之,好之乐之~~记一堂智慧的语文课

        三月繁花似锦,在南京师范附中江宁分校校园里,我们看到一团团簇拥着盛开的鲜花,而在这儿的课堂上,我们更看到了一张张如花的笑脸,他们在老师一步步循循善诱的引导中,赏析"香菱学诗",领略中国古典文化之美,参悟"凡事着魔痴迷方有所成"的道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凡老师所教,必是学生所惑而非学生所知。凡老师所问,必是学生所思而非教师独设。凡老师所启,必搭建知与不知之通道,从不知到知到求知。这篇文章,学生在课下做了预习,预习不充分,当即拿出词典查找,词典即在手边,看出学生已经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先找同学简述课文,以查预习效果。之后老师引导大家找出他人对香菱诗的评价,藉此凸显不同人物的性格。接着更进一步,问学生如何用一个字评价"香菱学诗"且说出依据。孩子们纷纷给出答案,虽答案不尽相同,但横岭侧峰答案均令人拍案。在分析的过程中,老师还兼顾了小说的赏析方法和写作技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老师亲切的话语,肯定的眼神,鼓励的手势都给了学生"大胆说,别怕错"的积极暗示。孩子们的表现更是洒脱,从容和自信,心思全在老师的导引下沉浸在红楼诗梦中,完全忘记了还有100多位老师在后面听课。接近尾声的时候,PPT里传来低沉的箫声,在红楼梦主题曲的背景音乐中,老师轻声讲述了香菱的身世,进而随着页面的滚动播放,略述了红楼十二钗的命运,激起了孩子们读红楼的热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少进语文课堂,但知道课堂可以让人沉醉如此。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万物一理,语文课如此,英语课亦可如此。在学习中喜悦,在喜悦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之路永远值得探索,幸好,我们一直在路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该夜》 诗‖陈述 (一) 就这般安详地 默默,在心里回想一首歌 歌词里会是有 河流的自由 树叶的婆娑 就这般安详...
    诗人陈述阅读 2,415评论 17 13
  • 风起 沙尘在空中飞扬 雨落 泥泞在地表流淌 你 迷失于危险的幻像 彷徨 在你身边慢歌漫舞 怅然 在你心里轻舞飞扬 ...
    止语静默阅读 2,435评论 31 23
  • 原型链-----实例对象于原型之间的连接,具体含义: 利用前一章的例子 function Aaa(){}Aaa.p...
    DJMG阅读 3,07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