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不同的婚礼

最近,笔者居住的小区外,一门店李老板的独子将要结婚的消息不胫而走。熟悉这一家人的人们起初想,大大小小的老板为孩子举办婚庆典礼都会大张旗鼓大操大办,一为孩子成婚大典增添喜庆气氛,二为展示自己的不俗的经济实力,李老板想必也不会例外吧。

但令众人没有想到的是,李老板为儿子举办的婚庆大礼却出奇般得简朴。他只邀请了七桌客,女方家虽也属于本地人,也仅有三桌客,可见双在邀请宾客双方并未牵扯太多的人。这与一些人为摆阔气,动辄邀请六七十桌客人同喜同乐,共庆孩子新婚大喜的场面,相较确实逊色了不少。

另外,李老板为了节省开支,不请耍龙、舞狮子的环节也可以理解,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他居然将接新人的婚车与主持婚礼仪式的司仪也给省略掉。李老板此举,大大地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同时,也在熟悉的人群中引发不少的争议。

当然了,结婚的一些沿袭已久的老规矩,李老板与妻子还是没有全盘丢弃。比如,新郎早晨要吃完水饺,再吃上几道菜后,才起身接新娘,这个老规矩李老板倒是没有省略。

婚礼前一天,李老板的妻子就找了几位昔日交往比较要好的女邻居,帮助她包水饺。邻居们听说,她的儿子次日结婚的消息,皆是一脸的迷茫。大家感觉平日交往甚密,她孩子结婚邀请大家一同热闹热闹共同鉴证一对新人的海誓山盟,应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此时,告知大家想必并不在受邀之列,这便是大家惊讶之处。

当人们得知李家娶新媳妇的打算后,当时在场的几位妇女便深感震惊目瞪口呆。当着李老板妻子的面,人们不便说三道四,只能随声附和,说一些敷衍的话。

“这样也好,省下不少钱,可以用到刀刃上。”

“是啊,你看看现在的结婚典礼,又是舞狮子,又是请人唱歌,花的冤枉钱无数。”

“移风易俗,就应该新事新办,老嫂子你家带了一个好头,我支持你们。”

世上,言不由衷、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真的太多了。这几位最新得知李老板替儿子举办婚礼的细节后,回家到家便将此信息,迫不及待地讲给自己的朋友听。此时的说辞与先前的说法就大相径庭了,“孩子一辈子的大事,如此草率行事,有点不太合适。”

“李老板经商日子不短,不像是缺钱的人呀,何至于如此小里小气呢。”

“难道他们两口子就不怕,儿子和新媳妇埋怨吗?”“谁不说呀,规模这么小,环节省略掉又这么多,孩子们现在不讲,过后必定会有自己的想法的。”

婚礼刚过不久,李老板的妻子给昔日十分要好的好姊妹去电话,告诉儿子结婚之事。说道:“孩子前天刚结婚,过几天我给你送喜饼吃。”

她的老朋友感到很突然也很惊愕,问道:“孩子结婚之么大的事,你怎么未请我吃喜酒呢?”

“我们办得十分简单,只请了家里亲戚,并未请外人。”

还是老朋友直来直去,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你家也不缺举办婚庆那几个钱,何必办得如此寒酸。难道就不怕,儿子儿媳将来拿此说事吗?”

“此事先期我们已经征求了孩子们的意见,他们不反对我们才如此操作。”

由此观之,李老板一家此举,赞成者寥寥无几,反对者甚众。笔者之前参加了不少同事朋友为孩子们承办的婚庆典礼,金碧辉煌的婚典现场,座无虚席的众多宾朋,司仪出口成章妙语连珠的说辞,满桌碟盘交错的山珍海味,满杯满盏四处飘散的五粮、茅台的酒香,在此奢侈热闹的背后,难以掩饰铺张浪费的事实。

有的人为了面子,抻着腰杆不惜投入大半生的积蓄只为给孩子们办一场体面的婚礼。然后,节衣缩食,艰苦度日。笔者不赞成这种做法,支持李老板务实的作派,如果两位新人能够与父母一条心,我还要为一对新人点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