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引:
爱因斯坦曾经问学生们说:
“有两位工人,一起去修理烟囱。
当他们俩依次从烟囱中爬出来的时候,前面的人满脸煤灰,后面的人则油光面净。
那么请问:
在没有镜子的情况下,他们两人谁会去洗脸呢?”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
㊣跨者不行;
(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无法走远。)
㊣自见者不明;
(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
㊣自是者不彰;
(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
㊣自伐者无功;
(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
㊣自矜者不长。
(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以上就是通行的原文与翻译。
【第三句】
㊣自见者不明;
1、
公元200年,袁绍率领十万大军准备南下攻打曹操。
程昱正好驻守在黄河南岸的鄄城(山东省菏泽市邺城县),兵力只有七百人。
曹操得到消息后,坐卧不安。
于是决定增兵三千,前往支援。
但是,当使者宣布密令的时候,却被程昱一口回绝。
——《三国志·程昱传》
请问:
程昱为什么要拒绝增援?
2、
公元前598年,楚庄王想讨伐一个小诸侯叫陈国。
于是派了一名使者悄悄去陈国打探情况,使者回来报告说:
“不可伐。”
楚庄王问:“为什么?”
使者说:““陈国城墙高,沟壑深,府库充足。”
楚庄王听了喟然而叹,这时候忽然有一个叫宁国的人站出来说:
“以此看来,陈国可伐。”
楚庄王半信半疑,但是宁国最终说服了楚庄王。
——《吕氏春秋·似顺论》
请问:
“基于同一个事实的前提下,宁国凭什么能说服楚王伐陈?”
3、
东汉时期,辽东地区自古以来就土生土长着一种黑毛猪。
有一天,一户农民的猪圈里。
忽然诞生了一头白毛猪,全村惊异。
于是这个农民赶着马车,日夜兼程。
准备去河南洛阳将白毛猪献给朝廷,好能领赏请功。
然而,当他走到山西时惊讶地发现:
“这里的猪全部是白色的。”
最后,他只好惭愧地败兴而归。
——《后汉书·朱浮传》
你以为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吗?并没有。
后世的人们以此为蓝本,共同写出了一个更为精彩的后续。
话说这个农民回到家乡,满脸沮丧。
于是找了一个朋友喝酒诉苦说:
“唉,原来白毛猪遍地都是,我的发财梦算是破了。”
不料这位朋友听完哑然失笑,说:
“你的发财梦才刚刚开始而已。”
“此话怎讲?”
朋友一脸严肃地说:
“为什么我们不把辽东的黑猪贩到山西出售,再把山西的白猪贩回辽东发卖呢?”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联手创业,最终实现了发财梦。
4、
没错,所有的谜底都藏在这个故事里。
这位农夫和他的朋友面对是同一件事情,唯一的区别是:
立场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农夫一直都把自己困在“庐山上”,所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而他的朋友则跳出了“自身”的牢笼,挣脱了“自见”的束缚。
他既可以站在山西人的角度看待黑猪,又可以站在辽东人的角度看待白猪。
正因如此,他获得了一种上帝的视角。
可以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地俯瞰全景,将世间的风土人情,尽收眼底。
没错,世事往往如此:
同一件事情,可以得出完全相反的两个结论。
5、
宁国为什么能说服楚庄王呢?
如果我们站在陈国百姓的角度,就会发现宁国的理由其实很简单:
“陈国,不过是一个弹丸小邦。
府库却如此充盈,说明什么?
说明税赋很重,民力疲惫。
城墙修得那么高大,沟渠挖得那么深广。
又说明什么?
说明徭役沉重,人心劳累。
所以:
此时不讨伐,更待何时?”
于是楚庄王拍案而起,下令挥师北上,果然一举攻下了陈国。
6、
我们再回到程昱,袁绍十万大军逼近他的驻地,他为什么要拒绝增援呢?
如果我们站在袁绍的角度,就会发现程昱回绝的理由一点都不难理解:
“袁绍挥师十万,自称所向披靡。
一个小小的邺城不过只有区区七百虾兵蟹将,值得他这条“大鲨鱼”分散兵力和浪费时间吗?
根本不值得!
但是,如果曹操贸然增兵两千,局势就不一样了。
对于袁绍来说,屯驻了三千精兵良将的邺城怎么着也算得上是一只美味可口的“海豚”了。
而且他是渡江而来,正好缺少一场壮大军威、稳定军心的胜利。
如果他不吞下邺城,怎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后来,曹操听从了程昱的建议。
果然,袁绍渡江以后。
别说是攻打邺城了,甚至连瞟都没瞟一眼。
曹操最后感叹说:
“程昱的胆量,真是旷古绝今!”
其实,这哪里只是胆量的问题。
归根结底,是认知的问题。
因为程昱能够从纷繁复杂的乱局中,跳出自身,变换角度,直接透视到人性深处。
7、
这,就是“不自见”的力量,
其实无论是春秋的宁国,还是三国的程昱,或者东汉的农夫朋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并没有把自己当成是绝对的、唯一的参照物,而是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甚至还能从敌人的眼睛中看待自己。
唯有如此,才算是走出了“自见”的迷宫。
走出了这一个迷宫,我们才能回答得了爱因斯坦的曾经留下的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呢?
8、
爱因斯坦曾经问学生们说:
“有两位工人,一起去修理烟囱。
当他俩依次从烟囱中爬出来的时候,前面的人满脸煤灰,后面的人则油光面净。
那么请问:
在没有镜子的情况下,他们两人谁会去洗脸呢?”
答案跟我们的直觉恰恰相反:
满脸煤灰的人不会去洗脸,因为他看到的是一副干净的面孔。
既然同伴的脸是干净的,自己当然也是。
油光面净的人反而会去洗脸,因为他看到的是一副污黑的面孔。
既然同伴的脸是污黑的,自己当然也是。
也就是说:
他们会互相以自己为中心,以自己的眼睛为准则,以自己看到的情况为唯一参照物。
然而,他们两人最后得出的结论却是错的,所以采取的行动也是错的。
这,就是人性的弱点。
爱因斯坦的言外之意其实是:
所谓天才,就是能从别人的眼睛里看清自己。
9、
当然,人性中最可怕的弱点并不是“自见”,而是“自见”的人还偏偏以为自己最正确。
或许就是如此:
那些身在庐山的人,往往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庐山全貌。
所以一个人“自见”之后,往往紧跟着就会衍生出另一种负面的认知:
就是“自是”。
“自是”有多么不可理喻?请看下一句。
【第四句】
㊣自是者不彰;
1、
西汉初年,准确的说是公元前200年。
一方诸侯韩王信(备注:并非淮阴侯韩信)谋反,刘邦亲率大军讨伐。
刘邦连战连捷,一直打到了山西太原附近。
韩王信狗急跳墙,于是勾结了北方的匈奴。
准备双剑合璧,联手应战。
刘邦大怒,但是为了摸清虚实,只好先派了一些使者去查探。
匈奴首领将计就计,故意将精兵和肥马隐藏起来,军营内外调派的都是老兵瘦马。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使者前后一共派出了十几拨,回来都报告说:
“匈奴可伐。”
刘邦一而再,再而三地听到这样的好消息,自然心花怒放。
认为平定中原,指日可待。
不过为了稳妥起见,刘邦最后决定象征性地派娄敬再去一趟。
然而意外的是,娄敬出使回来却浇了一盆冷水说:
“两国相持,匈奴应该展示肌肉才对。
但是匈奴的军营里连一个壮丁都看不到,此必有诈。
所以依老臣看来,匈奴不可伐。”
刘邦本来信心满满,已经精心策划了好几个月。
听到娄敬的报告,忍不住破口大骂:
“你个老匹夫,就会呈口舌之利!
匈奴给了你什么好处?妄想用一张嘴就堵住朕的二十万大军。”
于是,娄敬被关进大牢,刘邦率全军出征。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
刘邦中了匈奴的埋伏,被困在山西大同的白登山七天七夜,史称“白登之围”。
要不是陈平临时使出了一套变相的美人计,刘邦恐怕就饿死在白登山上了。
2、
这一整个事件的过程:
其实就是使者们和刘邦从“自见”到“自是”的一步步生长发展的过程,他们像井底之蛙一样沉浸在幻想的情境中运筹帷幄, 根本就没有想过站在匈奴的角度去客观地看待两国对峙的全景,焉有不败之理?
反观娄敬,他就并没有让自己的视角局限于敌我的任何一方。
所以才能透过层层迷雾,看出完美假象背后的破绽。
幸运的是,刘邦并没有“自是”到底。
他逃回来之后,亲自去大牢里认错检讨,还把娄敬敕封为建信侯。
当然,你可以说刘邦并非是诚心改悔,只不过是一番政治表演而已。
但你无法否认的是:
在后来汉王朝的朝堂上,一定会站出许多敢于提反对意见的人。
那么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是好事,这不就恰恰印证了“自是者不彰,不自是故彰”这句话吗?
所谓的“彰”,指的就是良政能发扬光大的意思。
而一个好领导者的标准:
就在于随时随地都能虚怀若谷,不仅不能自以为是,甚至还要常常自以为非。
3、
美国的一位历史学家多丽丝·科恩斯·古德温就在《林肯与劲敌幕僚》一书中指出:
美国历史上的第十六任总统林肯,就是一位“不自是,常自非”的领袖。
在他的八名内阁成员中,竟然包含了他曾经的四位政治死敌。
这四位政敌甚至还被他任命了一些最高职务:
比如国务卿的职位,他给了威廉·西沃德;
陆军部长的职位,他给了爱德温·斯坦顿;
财政部长的职位,他给了萨蒙·蔡斯;
首席检察官的职位,他给了爱德华·贝兹;
我们要知道,这四位政坛老将可都是专门跟林肯唱反调的人。
即使他们进了内阁,依然对林肯冷嘲热讽,甚至掀桌子大骂都是常有的事情。
但是,林肯为了避免自己变成井底之蛙,为了避免自己做决策的时候陷入“自是”的假象。
选择了忍辱负重,兼容并蓄。
这就是一个优秀领导者的政治远见和职业胸怀。
4、
在第《二十二章》关于“不自是故彰”的解读中,我提到过一个心理学名词叫:
“认知失调。”
就是指人在面对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大脑会发生短路,暂时失去思考的能力。
所以,普通人的大脑中都安装着一套“死不认错”的思维系统。
而美国的神经脑科学家德鲁·威斯顿则用现代医学技术,证明了这一点。
他曾经做过一项研究:
在人类处理信息时,通过核磁共振进行扫描,脑电图表明:
当人面对令自己认知失调的信息时,大脑主管理性的区域就会突然断电,停止工作。
——艾略特·阿伦森《谁会认错·第一章》
也就是说:
人在面对跟自己意见相反的信息时,大脑会关闭理性,启动情绪来对抗。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古代的一则笑话:
“话说楚国有一个乡下人,从来没有见过生姜。
有一天跟人争论说:“姜是长在树上的。“
对方纠正说:“错,姜是长在土里的。”
这个乡下人却固执己见,说:
“你去找十个人问一问,我敢以自己骑的毛驴跟你打赌。”
然后,他们果真问了十个人。
结果十个人都说:“姜是从土里长出的。”
这个乡下人气得脸色大变,拂袖而去。
临走时还留下一句话:
“毛驴尽管输给你了,但是生姜还是树上长出来的。”
——(明)江盈科《雪涛小说·姜从树生》
虽然,这只是一则笑话。
但是它无疑是脱胎于现实生活,道出了一条人性至理:
每个人都是根深蒂固的“自是”者,不管你拿出多少证据证明他错了,他依然会从另一种角度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即使是那些黑社会人士以及监狱里的罪犯,也不例外。
你一定会说,这怎么可能呢?
但是,这就是事实。
5、
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戴尔·卡内基在写《人性的弱点》一书的过程中。
曾经对美国一所著名的“星星监狱”进行了深入的访问和调查,他惊讶地发现:
无论是杀人犯还是黑帮头目,他们几乎没有一个人觉得自己罪有应得,有的人甚至会认为自己为社会做出了某种贡献。
比如:
杀人犯会说自己是替天行道,为民除害;
非法经营者会说自己的黑市交易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
著名的黑社会教父阿尔卡彭则自豪地声称:
“自己为社会的边缘青年提供了一份谋生的工作。”
其实,他们的逻辑虽然听起来荒唐不经,但并不难理解。
因为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他的思想和行为必须是统一的。
如果发生偏离,人就会感到迷茫和手足无措。
就好像机器人的指令和行为如果不统一,也会陷入瘫痪的状态。
所以,人一旦发生“认知失调”,就必须立即校正。
那么,思想和行为哪一个更容易被调整呢?
当然是思想。
因为你投入行动的成本,一般都远远高于你思考的成本。
根据行为经济学的“沉没成本”效应,你投入的越多,就越不容易放弃。
所以,你最划算的办法就是:
校正自己的思想,以符合自己当前的行为,哪怕是随便找一个荒唐而可笑的理由。
这就是人们往往“死不认错”的经济学原因。
6、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越自是的人,越容易犯罪。
所以罗素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麻烦就是:
傻瓜和狂热分子对自己坚信不疑,而智者总是充满疑虑。”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智者就像是一个大法官,每天都要面对并且处理原告的诉讼状和被告的辩护词。
所谓的“被告”就是我们“行为”,“原告”就是我们的“思想”。
而大法官其实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决断思想与行为究竟“孰是孰非”的,甚至往往会出现“今是而昨非,明是而今非”的矛盾状态。
所以罗素还说过一句名言:
“我才不会为自己的信仰而死,万一我是错的呢?”
说句老实话,我之所以比较喜欢罗素:
就是因为他不装逼,总爱说老实话。
7、
由此可见,智者的思想历程,其实就是一个人不断地打破“我执”的过程。
先是信,然后疑;
疑,然后再信;
信,然后再疑。
如此循环往复,小疑小信,大疑大信。
释迦牟尼讲经的时候也曾经对一些外道的教徒们说:
“佛法如金:
金不怕火,法不怕疑。
以火验金,以疑证法。”
也就是说在释迦牟尼看来:
一个人如果没有怀疑,那他根本就不会有真正的信仰。
而反观现实中那些“自是”的人,往往就都对自己的理念一信到底,坚定不移。
最可怕的是,他们还往往不允许别人质疑。
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杀人狂魔希特勒。
8、
希特勒就是一个极端自是的人,而极端的自是,必然会造成极端的犯罪。
因为在他的决策团体中,只允许不折不扣地执行,从来就不允许出现不卑不亢的质疑。
希特勒的一位忠实追随者阿尔伯特·施佩尔就在1969年出版的回忆录中透露道:
“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偏离了现实。
很快就会被周围的人发现并且批评,从而能得到改正。
但是在希特勒的第三帝国中并不存在这种矫正的机制,它完全是与世隔绝,与外界隔离的。
所有的人就像是置身于一个四周都是哈哈镜的大厅之中,你的任何一个表情,都只会被放大并且反复确认。
在哈哈镜里,除了我自己,我什么都看不到。”
所以,尽管希特勒在二战期间一共屠杀了至少六百万无辜的犹太平民。
但是,他从来没有一天怀疑过自己的正义性和正确性。
“自是”到这种地步,已经无药可医了。
显而易见,希特勒肯定没读过《道德经》。
即使读过,也不可能读懂。
如果他读懂了,就断然不会熄灭良知之火,堕落到黑暗的世界中不可自拔。
所以老子才会说:
“自是者不彰。”
第二十四章中间部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