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多事之秋。中年危机,中年焦虑,中年不如狗,只因三个字:身、情、财,归根到底就一个“急”字,全部落脚在身心健康、亲情友情、财富等级这三件事上。当前的整个社会,各个年龄层次,充满着“时不我待”的焦虑感,这边中年油腻大叔刚端起保温杯,那边厢90后被开始自称中年了,怎堪一个“急”字了得。时光悠悠,人到中年,不要着急。
【一】慢慢变老
中国男人三十岁是一道分水岭,结婚后的男人,如果属于水发体质,基本都会像泡面馒头一样快速发福起来,全身变得鼓鼓囊囊的。对于职场中男来说,发福比发财容易得多。中国女人三十五岁是一道分水岭,生过孩子之后,基本都会变形为枣核型或肉球型。对中国女人来说,发胖比发财也来得容易。
要有慢慢变老的心态,时间就是一把杀猪刀,自称“老了”就等于向杀猪刀认怂。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当前快速迭代的时代,都不允许我们“老化”。当街头小贩都用扫码支付后,你呆着原地就是倒退。
人到中年,就不愿意再学习新鲜东西了,这种心态就是“老了”。如果对事物发展不再感兴趣,证明你真的老了。人到中年,从心态到身体,都开始向时间认输了,任由杀猪刀摆布自己的形象。现在平均寿命已达80岁后,还有几十年美好光阴,爱惜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心态,与时光一起,慢慢变老,对得起父母给予的生命,对得起上苍给予的一生。
【二】慢慢变淡
有一首少年强说愁的歌,其中唱到“越长大越孤单”,对于青年来说,这个孤单也许就是一块糖果给予分享而已。只有人到中年,才会深切体会到,什么叫做越年长越寡淡、越变老越孤单。这种孤单就是,你走在路上,心里装着都是依靠你的亲人,回头看去,身后没有一个你可以依靠的人。
尤其是行走职场的中年,夜深人静的时候,端着一杯清酒,遥看万家灯火,才会深深体会到,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寂寞,是一个人的狂欢。人到中年,就会发现,当年那些懵懂的友情,就像糖衣化了之后,开始变得越来越苦涩。才能感受到,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的现实性。职场中年,忽然变得话越来越少了。年轻的时候,听人家都说,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等到中年才发现,真的是这样。
人到中年,心门就变狭窄了,甚至变成了向外开的门,友情只出不进了,很难再有人走进心里。相反,经历了太多太多被欺被骗被背叛,才会觉得只有家人越靠谱。年轻气盛时,家人说的那些“伤人”的话都是为你好;人脉说的那些“感人”的话都是为他们好。慢慢地感觉,亲情越来越重,职场交情、社会交情会越来越淡。
人到中年,不是不愿意交友了,而是心真的累了,心里真的满了,宁愿让家庭的亲情和经年的友情,装满这个心灵,也不愿意再为利益去操心了。行走职场,再热情的交往,无非是看你有没有利用价值而已。人到中年,不管多高职位,真的喜欢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是为别人,也不是显得自己多么高尚,只是为自己不那么累而已。
【三】慢慢变富
当下社会与古代社会,最大的不同就是,原来是人到中年万事休,现在是人到中年等不及。古语:三十不发四十不富。现在,三十五前就想实现财务自由。所以,人到中年,对许多人来说,财富和时间都是稀缺资源,大家等不及慢慢变富,只是因为自己还没有超脱,依然依靠外人的评价来证明自己的人生。
北上广平均寿命已经超过85岁。时光长河,依然漫长。到你彻底停止折腾,还有几十年悠长,何必那么着急呢。世界首富之一巴菲特,99%的财富是50岁之后、95%的财富是60岁之后滚滚而来的。有人问他,为什么绝大多数人没有发财呢。巴菲特回答说,我的办法就是非常简单,问题是绝大多数人不想慢慢变富,只想快速致富。
巴菲特说的话,中国老祖宗早就说过,财不入急门,欲速则不达。年轻的时候,就要树立慢慢变富的心态,就要形成慢慢变富的理念,好好地梳理你的财富,好好地规划你的理财,不要押宝投机取巧,不要幻想一夜暴富,做时间的朋友,做复利的朋友,等到你人到中年的时候,让你的财富滚动起来,让你的资产性投资性收入跑过你的劳务性收入。人到中年,就是一个春播秋收的年龄,慢慢变富,生命才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