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暖暖
《认知突围》这本书,是在往返西安的火车上读完的。
有人说出门旅行应该带一本难读的书。这样读的会比较慢,如果旅行的时间久,带一本难读的书不至于很快读完,后面没得读。
通常一本难读的书是指这本书知识比较晦涩,需要长时间慢慢读,对《认知突围》这本书,我说它难读是因为作者的语言表述有一些条理不清的地方,我读起来觉得文章结构有一点混乱。所以,之前把它拿起来之后又放下了。
即便这样,我还是决定要把它读完,于是就把它带到了火车上。
整本书看下来,对作者的观点有一些不太赞同的地方,比如说作者认为,父母伟大但没有那么伟大,婚姻是基于利益的模糊博弈等。
但是我深深赞同于他对于时间的表述。
比如:“时间,这个东西在很多人的心里一直是很抽象的,因为它无处不在,却又几乎感知不到它的存在,无论是时间还是其他的,只有先拥有璀璨存在感,才能被人珍视”。
“占用他人的时间等于部分消耗他人的生命,请付出代价”。
“注意力才是计算有效时间的观念,滥用注意力的隐性成本非常高昂”。
“丰富自己的时间经历,等于变相延长寿命”。
最近一段时间内,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人短短几十年的生命究竟怎样度过才算是有意义?
在之前工作的一年,我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一点之前会睡觉。整个人的精力和状态都比较好,因为早上六点起床跑跑步,所以我的身体状况也不错。突然有一天,当我早上六点多到办公室,其他老师八点才到办公室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感觉:我比他们赚了两个小时的生命!
因此,我认为如果在保证睡眠和健康的情况下,我能早上6点起床,我为什么要睡到八点?早起两个小时,我就比别人多赚了两个小时的生命。
《认知突围》对我这种想法给予了很好的解释。
一个人的生命,每天做同样的事情,几十年如一日和经常做不同的事情,时间的意义是一样的吗?
绝对不一样!
单纯的计算多少次日出和日落,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时间在人生刻度上留下了多少印记,以及它给人带来了多少意义。
《认知突围》里说:“如果一个人从出生就被关在一个固定的屋子里,每天有人喂养,没有自己的思想,只有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几十年如一日,那么当他一百岁的时候,我们能说他活了100年吗?这个100年是否跟别人的100年等同呢?”
这段表述让我对生命的意义和时间的价值有了更深一层次的了解。我们通常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来考量事情。时间通常指长短,空间通常指范围。但是,时间有宽度吗?
时间本身不仅是长短的纬度,还有宽度。时间的长度和宽度其实是这样两个方面:长度是指总共拥有多少时间,宽度是指这些时间用来做什么事情?它能带来什么意义?
我们经常说时间如生命,其实是说要像珍惜生命一样来珍惜时间。
时间需要我们的责任感。
责任感体现在怎么样度过时间,用时间来做什么事情。
对时间的责任感还体现在为别人的时间负责。每一个人的时间都是有成本的,占用别人的时间,要给别人带来相应的受益。
就相当于说,我希望自己写的东西能对别人有价值,因为他用时间阅读我的文章,如果没有收获,那就是对他生命的浪费。
时间的重要程度决定了我们时刻提醒自己自己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也因为如此,才需要学习时间管理。
时间有宽度,丰富时间的经历就是拓展时间的宽度,是赚时间的一种方式,也是赚生命的一种方式。
此刻,读着这篇文章,你有没有感觉到时间的流逝?
希望我没有浪费你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