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标题,发现有点像新华社社评。
今天第一次参加MFQ,谈下几点感受:
优点:
1.“冷藏”权威,增加热度
现象:活动由QA主持会议和陈述需求,BA安安静静的坐在旁边,大家的活跃度比较高,不停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解读:传统操作中,需求是由BA进行分析和编写,需求澄清会也是BA读一遍,下面的同事一般都不去关心,因为BA是需求的权威,其他人会有依赖感,不愿或者不敢再去提出意见。
2.QA 及早介入,多角度解析需求
现象:QA 积极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解读:QA 与开发看问题的角度明显不同,经过思想碰撞,在需求的理解中不断增加了信息点,例如边界限制、界面优化等,也会让开发人员不要一味的陷入技术细节。
小建议
针对MFQ几个名词团队内应该提前宣贯交流,保证名词理解一致。会议中大家针对几个方法块的内容究竟该写什么,还是有了几次分歧,浪费了会议时间。
最后,祝图灵团队的MFQ越做越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