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NAT(网络地址转换)的介绍

参考来源:牛客网用户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是1994年提出的。当在专用网内部的一些主机本来已经分配到了本地IP地址(即仅在本专用网内使用的专用地址),但现在又想和因特网上的主机通信(并不需要加密)时,可使用NAT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在专用网连接到因特网的路由器上安装NAT软件。装有NAT软件的路由器叫做NAT路由器,它至少有一个有效的外部全球IP地址。这样,所有使用本地地址的主机在和外界通信时,都要在NAT路由器上将其本地地址转换成全球IP地址,才能和因特网连接。

NAT功能

NAT不仅能解决了lP地址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避免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隐藏并保护网络内部的计算机。

1.宽带分享:这是 NAT 主机的最大功能。

2.安全防护:NAT 之内的 PC 联机到 Internet 上面时,他所显示的 IP 是 NAT 主机的公共 IP,所以 Client 端的 PC 当然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安全了,外界在进行 portscan(端口扫描) 的时候,就侦测不到源Client 端的 PC 。

NAT实现方式

NAT的实现方式有三种,即静态转换Static Nat、动态转换Dynamic Nat和端口多路复用OverLoad。

静态转换是指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有IP地址,IP地址对是一对一的,是一成不变的,某个私有IP地址只转换为某个公有IP地址。借助于静态转换,可以实现外部网络对内部网络中某些特定设备(如服务器)的访问。

动态转换是指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用IP地址时,IP地址是不确定的,是随机的,所有被授权访问上Internet的私有IP地址可随机转换为任何指定的合法IP地址。也就是说,只要指定哪些内部地址可以进行转换,以及用哪些合法地址作为外部地址时,就可以进行动态转换。动态转换可以使用多个合法外部地址集。当ISP提供的合法IP地址略少于网络内部的计算机数量时。可以采用动态转换的方式。

端口多路复用(Port address Translation,PAT)是指改变外出数据包的源端口并进行端口转换,即端口地址转换(PAT,Port Address Translation).采用端口多路复用方式。内部网络的所有主机均可共享一个合法外部IP地址实现对Internet的访问,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IP地址资源。同时,又可隐藏网络内部的所有主机,有效避免来自internet的攻击。因此,目前网络中应用最多的就是端口多路复用方式。

采用NAT时,在虚拟机中,不用做任何配置,只要宿主机器访问网络即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Teredo 原理概述 http://www.ipv6bbs.cn/thread-144-1-1.html (出处...
    我是叶问小盆友阅读 2,176评论 0 1
  • 1、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开放系统互联,是一个七层的计算机网络模型,分别为:...
    希崽家的小哲阅读 990评论 0 3
  • 一、什么是NAT?为什么要使用NAT? NAT是将私有地址转换为合法IP地址的技术,通俗的讲就是将内网与内网通信时...
    青珩阅读 1,696评论 0 9
  • 我举起斧头,剁了自己的手 就是这只手 又着魔的写了你,写了爱,写了泪流横流的枕头和一场只有客人的盛宴 剁了吧剁了吧...
    丁一文阅读 154评论 0 1
  • 五行山下,沉睡五百年的齐天大圣—孙悟空被江流儿的闯入所惊醒,或许当时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这一醒,却让他找到...
    刘志胜阅读 61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