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止一次说过我喜欢夏天,除了那些明媚潮湿的场景和意象,也因为这是最适合音乐的季节。
大概这也是很多人的感受,所以才有了最近这档新节目《乐队的夏天》。
作为同为展现乐队的节目,《乐队的夏天》难免会被拿来和隔壁韩国的《超级乐队》比较,其中最大的讨论就是国内的综艺节目能不能呈现出同样精彩的音乐,当我看完了第一赛段的三期,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入坑吧,在这里你绝对可以找到你喜欢的。
可能你过去就是这些乐队的粉丝,可能你是第一次了解乐队,尽管《乐队的夏天》不够完美,但也足够让你感受乐队的魅力。
节目邀请了31支乐队,有老炮,有新人,也有海对岸让人看了就开心的一票台湾乐队。
他们展现的音乐形式也不局限于传统摇滚,放克、爵士、电子、民谣、朋克、金属……当一支支乐队在舞台上表演时,世界便只剩下音乐,任何话语都不能表达这种内心的满涨和舒畅。
国内以前不是没有过关于乐队的综艺节目,但也许是时代,也许是制作,也许是些其他乱七八糟的原因,直到今年,《乐队的夏天》才把这么多优秀的乐队和音乐呈现在我们面前。
我完全理解一部分“原生粉丝”的担忧,害怕自己喜欢的乐队沦为节目赛制的牺牲品,害怕节目播出后live house会被“脑残粉”攻占,但是好的音乐本来就不应该被藏起来。
除了面对观众,《乐队的夏天》对参赛的乐队来说也是有意义的,尤其是那些已经成团近20年的乐队,看到他们你就会知道:玩音乐的人是不会老的。
面孔、痛仰、新裤子、刺猬……他们不仅是行业里的前辈,也是时代的见证者。听他们讲述辉煌、唏嘘、落寞和释然,过去和现在便有了具象的联系,也让人更加明白他们的释放和永不消褪的少年心气。
节目里的“老大哥”面孔乐队成立于1989年,作为亲历过中国摇滚黄金年代的人,他们看着行业起落、乐队重组,但最终在台上也只是一句“走的我们欢送,来的我们欢迎”。当《梦》响起时,你会感叹这群“老少年”的状态之好,也仿佛能看到当年让人热泪盈眶的盛景。
而新乐队带来的冲击就更直白了,毕竟年轻本来就是乐队的一部分。
这就必须要说此前并没有什么知名度的九连真人了,一首客家方言的《莫欺少年穷》成为了《乐队的夏天》前期最大的亮点,也让节目的舆论开始好转。这首歌实在是太震撼了,带着原始的力量,从隐忍到蓬勃,像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报复,如闷热了几日后的暴雨般畅快,蛮横的把人带进深山,将少年脚底的泥土和生活暴露给你看。
不管他们之后在这个节目里走多远,他们都已经在这个夏天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除了如此有个性的九连真人,新一代乐队的多样性也时常让我惊喜。
像是英伦摇滚乐队盘尼西林(虽然他们自己好像不把自己定义为英伦),一首《雨夜曼彻斯特》让你相信故事就发生在潮湿忧郁的英国。我完全能够理解主唱对于英文歌词的坚持,语言和音乐一样,都是表达的工具,也应该有专属的土壤,如果不够匹配,说服力和感动度就都会下降。
另一个范儿超级正的还有Click#15。上台前的采访里主唱Ricky说到,国内没人唱funk唱的过他,而他的表演也确实对得起他的“嚣张发言”。就像高晓松评价的,Ricky是一个天生的明星,当他站在台上你无法不被他吸引,一举一动都蕴含着自信和灵动的骚气,打破了模式化的舞台表演,让人心甘情愿成为他的音乐俘虏。
这种又张狂又优秀的乐队不正是我们想看到的吗?
《乐队的夏天》毕竟是个真人秀节目,所以就必须要有比赛、淘汰这样的起承转合来吸引观众。我不想过多去谈节目制作的问题,只要它能提供好音乐,让更多的人爱上音乐这就足够了。
不要担心有什么会因为一个综艺节目而变质,相反,时代创造的机会会让出口变得更宽阔,就像新裤子的彭磊说的:“所以觉得这个节目可以带乐队走向未来,然后未来可能是独立音乐的黄金时代”。
所以,认真听歌吧,你所在的就是最好的时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