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经上给我们说:人与人的关系就是四种缘,这四种缘非常深的时候,变成一家人,如果是疏远一点,那就是亲戚朋友,就比较疏远了。如果没有缘份,你见了面的时候,决定不会打招呼,不会留意的。你在街上走路,人家跟你点头笑一笑,前生都有缘份,都有个善缘。素来不认识的人瞪你一眼,那是前生结的恶缘,这个缘很小没有太大的伤害,过去就算了。
像这种恩怨结得深,这个麻烦就大了,所以佛跟我们说父子四种缘,所谓报恩、报怨、讨债、还债,人与人的关系就是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没有别的,没有别的事情。若不是这四种关系,你绝对遇不到。
世间人迷失了事实真相,在恩怨里面打转,同时又在加深,说实在的,这个恩会变成怨,怨不会变成恩,这就是佛法常讲的,为什么说三界痛苦,乐会变成苦,苦可不会变成乐,这个是事实真相,一定要觉悟,真正觉悟的人,决定不给一切众生结冤仇。
善缘最好也不要结,人在一块好,好过头就变成冤家对头了,所以善缘也不好。所以佛教给我们结法缘,法缘是清净的,这个是佛法出世间的大圣人教给我们,世间圣贤人教给我们,人与人相处,所谓是君子相交淡如水,这个交往才能够长久,才不会变质,凡事好过头会变质,坏过头也会变质,一定要保持平淡。
四种因缘————
人与人之相聚,都是缘,这一生当中偶尔就是见一次面,也是缘份,何况能够到一个家庭变成一家人,这个缘份就更深了。缘多生多世结的,不是偶然的,缘很复杂。佛给我们说世间众生、父子夫妇四种缘,当然这个缘很复杂,很复杂,把它归纳起来,不外乎四大类,没有这个四类的缘,就不会结成一家人,这四种缘是什么呢?
第一个是报恩的————
过去生中有善缘、欢喜缘。报恩的,这当然是最好的,所以孝子贤孙是报恩来的。
第二个是报怨的————
过去的怨家债主,这个来了,是来报怨的。
第三种讨债的————
那就看他欠的多少,欠他少呢,讨几年就讨完了,他就走了。如果欠得多了,大概要念到大学,花了不少钱供养他,他才走了。
第四种还债的————
还债是儿女欠父母的,那也看欠多少,欠得多呢对父母供养会供养的很周到,欠得少呢大概就是生活不挨饿、不挨冻就可以了,供给你一点点就行了,没有孝敬心,对父母不尊重,只是物质生活上给你照顾到,那叫还债的。这四种缘,才变成一家人。
这个缘疏一点的就是家的亲切朋友,接近就变成一家人。
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佛说:万法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佛说:每个人所见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缘。缘起缘灭,缘聚缘散,一切都是定数。
佛说: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佛说:一切有为法,皆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同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的擦肩。
佛说: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方能包容万物。
佛说:凡事都有定数的,不能强求,只能随缘。
佛说: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开,放下的越多,拥有的就越多。
佛说:握紧拳头,你的手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
佛说:万物皆无常,有生必有灭,不执着于生灭,心便能安静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悦。人因企求永远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痛苦。
佛说:缘是前世修来的因果,于是,相识是缘至,相忘是缘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