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8易数论(51-92)

【易数论】(51) 天、地“自身数”的比值

前面我们探讨过天数与地数的比值,探讨的方法是,设天数与地数所表示的总量相等,25个天数与30个地数,这样得出了1个天数的量等于1.2个地数的量的结论。

但是天数并不总是25个,地数也不总是30个,因此上面的结论就是一个虚幻。在天数为24个、地数为30个的时候,天数与地数的比值就是1:1.25;在天数为25个、地数为29个的时候,天数与地数的比值就是1:1.16。

当我们知道天三、天五、天七、天九这几个数并非都是“天数”,而是包含着“自身数”与“尺度数”,“自身数”是天数,而“尺度数”却是地数。地二、地四、地六、地八、地十也不都是“地数”,也是包含着“自身数”与“尺度数”,“自身数”是地数,而“尺度数”却是天数。我们还是先看看下表:

序数 尺度数 自身数

天一 ○

地二 ○ ●

天三 ○● ○

地四 ○●○ ●

天五 ○●○● ○

地六 ○●○●○ ●

天七 ○●○●○● ○

地八 ○●○●○●○ ●

天九 ○●○●○●○● ○

地十 ○●○●○●○●○ ●

    现在可以清楚地看到,所谓天数,并不完全都是“天”,除了天一以外,余如天三、天五、天七、天九,都以尺度的名义,混进了许多地数“●”。如果去掉这些“●”,则天一、天三、天五、天七、天九,顺序就变成了一、二、三、四、五,这就是提纯以后的“天”,作为基数相加,为15。同理,如果把混进地数中的“○”去掉,则地二、地四、地六、地八、地十,顺序也就变成了一、二、三、四、五,这是提纯以后的“地”,作为基数相加,也为15。但是我们知道,最初天一设置在自身之外的零,其实就在“地十”上,这个零吞噬掉地十,那么结果是顺序变成了一、二、三、四,作为基数相加得10,这不仅是提纯以后的“地”,而且也是得到“天”认可的“地”。假如我们把天地之数比作一个“蛋糕”,那么天就占了15份,地占了10份,这就是说,一个天数等于一个半地数,或者是一个地数等于三分之二个天数。

【易数论】(52)  天尺与地尺的比值

    上文我们把天、地“自身数”做了比较,现在我们再把天尺与地尺做个比较。

比较的方法是这样,把“○”当作天尺,把“●”当成地尺。把天一、天三、天五、天七、天九当中的“自身数”去掉,留下的就是“地尺数”;把地二、地四、地六、地八、地十当中的“自身数”也去掉,留下的就是“天尺数”。天一是一个“○”,原本是既可以当做“自身数”,也可以当做“尺度数”的,但因为没有测量对象,所以只能算是“自身数”。这样一来,天一、天三、天五、天七、天九,顺序就变成了一、二、三、四,作为基数相加得10,那么天尺便成了十个刻度。地二、地四、地六、地八、地十也去掉“自身数”,只保留“尺度数”,这样一来,顺序就变成一、二、三、四、五,作为基数相加,就是15,这就是地尺的刻度。把这两个尺度比较,则天尺的一个刻度,就等于地尺的一点五个刻度,或者说一个天数,等于一个半地数。

比较尺度的前提是要对同一个事物进行测量,如果是把天一至地十比作一个特定的距离,那么对这距离用不同尺度去测量,就可以看出两个尺度谁长谁短。这也好比两个国度的货币,在购买同样一件东西时,谁花的钱少,谁的货币价值量就大,谁花的钱多,谁的货币价值量就小,这样也就可以找出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

天尺与地尺的比值为一比一点五,这就好比我们在“天”上花“天币”一块钱买到的东西,到了“地上”上只须花一块钱的三分之二就可以了;而在“地”上花“地币”一块钱买到的东西,到了“天上”却须花一块五才能买到。

【易数论】(53)  特殊比值与一般比值

    关于天数与地数的比值,到此为止,我们已经有了四个:

    一、1:1.2;

    二、1:1.16;

    三、1:1.25;

    四、1:1.5;

第一个比值是在假设天量与地量相等并且天数为25个、地数为30个的情况下得出的。55个天地之数,是在包括零的情况下得出的,去掉这个零,则天数为24、地数为30;或者天数为25、地数为29。因此我们说这个比值是虚幻的。

第二个比值是在假设天量与地量相等,天数为25个、地数为29个的情况下得出的。第三个比值是在假设天量与地量相等,天数为24个、地数为30个的情况下得出的。这两个比值的差别就在于零是混在天数当中还是混在地数当中,因为有实际的天数与地数做担当,所以不能说是虚幻。但是对天数与地数的“自身数”和“尺度数”没有做区分。

第四个比值是用天数与地数的“自身数”做比较,或者是用“尺度数”做比较。但是没有考虑天量与地量的均衡问题。设想如果是一个天数的量等于1.5个地数的量,那么20个天数的量就等于30个地数的量,这就是说,天量与地量是不相等的,天量要大于地量。

如何认识这些不同的比值呢?首先我们必须肯定,上述四个比值,除了第一个比值是虚幻以外,其它三个都有根据,都是真实的。它们之间的差别只在于产生的条件不同,应用的范围也不同。

我们知道,天量与地量相等,只是一种特殊情况,一般的情况是不等。因此,天数与地数的比值就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当天一作为一个单位的时候,它在天数范围内具有绝对性质,但作为一个尺度的时候,我们除了要看它自身的量,还要看它与它所要测量的东西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比如在天平上,一克的砝码测量出的东西还是一克,这是因为天平的支撑点处于二者的中心位置。如果是普通的秤,那么除了看秤砣的大小以外,还要看秤毫在哪里,准星在哪里,这也就是为什么一斤重的秤砣,可以衡量多少斤重的东西的原因。再比如“竿”和“影”,一般说来,影的长度取决于竿的高度,二者成正比关系,但这是在“光源”固定的条件下。如果光源在运动,那么影的长短就不仅仅取决于竿,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光源的位置。在竿子不变的情况下,光源的位置变化,可以使影长趋于无限,也可以使影缩短接近于零。虽然我们找不到一个绝对的比值,但我们可以确定一个范围,假定我们把天地之数的一个数确定为一个标准尺度,那么一个天数的量最大不会大于二又五分之一;一个地数的量最大不会大于一又六分之五。因为超过这个数,就有一方变成零,那就意味着这个事物不存在。而在这个范围内,天数和地数的量,就呈现一种反比例的关系。

由于1:1.25的比值是在天量与地量相等,并且是在天一为零的情况下得出的,所以我们把这个比值就叫特殊比值。1:1.5是在天量与地量不等,也是在天一为零的情况用“自身数”相比或用“尺度数”相比得出的,所以我们把这个比值就叫做一般比值。

【易数论】(54)  “五天四地”与“三天两地”

关于天地之数,我们绕了一个大圈子,无非是想弄清楚天数与地数的本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知道了在特殊情况下,一个天数的量等于一点二五个地数的量,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天数的量等于一个半地数的量,这对于我们下一步的探索,可以说有了一个遵循。

一个天数的量等于一点二五个地数的量,换句话也可以说四个天数的量就等于五个地数的量,或者说是在一个统一物中,“天”占了五份,“地”占了四份。我们给这个比值起个名称就叫“五天四地”。

一个天数的量等于一点五个地数的量,换句话说就是两个天数的量等于三个地数的量,或者说在一个统一物中,“天”占了三份,“地”占了两份。我们给这个比值起个名称就叫“三天两地”。

《说卦传》中有一句话,叫作“叁天两地而倚数”,对这句话,前人做过种种推测,其实这句话就是说天数和地数在量上的一般比值,这个比值是通过数来表现的。

    “五天四地”同“三天两地”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就在于一个是静态,另一个是动态;一个展现的是静态美,一个展现的是动态美。我们知道,动态虽然寓于静态当中,但静态是相对的,动态是绝对的,静态是特殊态,而动态是常态、一般态。所以易传只对常态的基础“三天两地”做了提示,而对静态的基础“五天四地”未做说明。为什么“三天两地”是动态的基础呢?这算算它们的数就清楚了,按照1:1.5计算,20个天数的量就相当于30个地数的量,这时候地数已用其全,而“天”还有4到5个数可用。正是这4到5个天数,造成了一个巨大的“落差”,成了“天地之大德”,是易卦生生不息的物质基础或根源,是一个永恒不竭的动力。 

    说到“三天两地”,我们有必要提到一位前贤,这就是王夫之,他在《周易稗疏》中谈到:“三、二者,本数也,叁两者,叁之两之,从而分析以数之也。天本无三,地亦非二,以形言之,天包地外,天大而地小;以气言之,阳盈而阴虚,地得天三分之二,故谓之二,繇地之二,而见天之三,此圣人所以以三数天,以二数地,而为九、为六;为三十六、为二十四;为二百一十六、为百四十四,皆倚此以立也。其画之为象,则阴--三分而缺其一,阳则兼有二而实其中,以成乎三,其画——所谓以一函三,亦函地二,而更盈其一也”。王夫之不愧是易学大家,他敏锐地看到了阳爻与阴爻在量上的差别和比值,但是毕竟方法直观、原始,可以说是与真理擦肩而过,但他的这一超乎前人的见解是珍贵的,惜乎三百余年来,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三天两地”是中国古代的“黄金线”,是解析周易的一把钥匙。黄金线的说法,一般认为是古希腊文明的产物。实际上,周易就应用了这个黄金线。自然这个黄金线不是很精确的,绝对精确的黄金线,大概到今天还是没有找出来。

【易数论】(55)  天数与地数的动静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知道了天数与地数的本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说,天数与地数,就是统一物内部相互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或两个部分。从相互关系上说,我们找到了两个比值,即一般比值和特殊比值。但是对天数与地数的研究,基本上还是停留在静态或平面上,所谓静态,就是没有考虑天数与地数的运动;所谓平面,就是把天数与地数看做是洒落在地上的一群珠子,没有从立体空间去考虑它们的位置问题。在不考虑位置的情况下,天数与地数可以说是高度自由的,想在什么位置就在什么位置,甚至连位置也不需要,实际上这是不行的,物质运动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需要空间,天数与地数的存在也需要空间,运动也需要在空间进行。这就是说,天数与地数的运动,是受空间条件制约的。

这里我们不妨做个比喻,好比中国象棋,黑红双方,各有将帅,还有车、马、炮、相、士、卒,这些“子”一方面是自由的,但也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如小卒只能进,不能退;马若别着腿就不能跳;将、相、士不能出城等等。

天数与地数的运动也不是绝对自由的,是受到制约的,揭示天数与地数动静奥秘的,就是大衍之数。

自本文起,我们就开始探讨一下大衍之数。

【易数论】(56)  什么是大衍之数?

    在系辞上,紧接天地之数之后,还有一句话,叫做“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这就是有名的“大衍之数”。大衍之数与天地之数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是五十个?而用起来又成了四十九个?对此,前人作过种种猜测,但至今尚未有一个公认的有说服力的说法,因此这个大衍之数,也成了一个千古之谜。

实际上,大衍之数就是天地之数,只不过不是从天与地的角度,而是从动与静的角度对天数与地数做了区分。是大衍之数把天地之数区分为动静两类,并由于这种区分,使得天地之数最终转化为卦爻之数,由此天地之数进入(准确说是构成)了卦爻。所以大衍之数,也可以叫作区分了动静的天地之数,确切说是天地之数中的“动数”。

天地之数能够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这正是天地之数万能性质的一种表现,是天地之数“成变化而行鬼神”的一种表现。我们说天地之数是一种获得了高度自由的数,那是指它可以不受线形或平面形的约束,能够以放射或弥散的形式在立体空间传播或散布。但是,这种传播或散布,也不是无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能够让天地之数以整体或实体的形式存在。

    天地之数是如何在立体空间传播或散布的呢?现实的空间是三维空间,这是早为科学证明了的。三维空间,在中国古代也称“六合”、“六端”、“六极”、“六虚”等,这些不同的称呼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如果说有什么区别的话,那么“三维”强调的是事物的发散或弥散性质,而“六合”等强调的是事物的聚拢性质与终极状态。立体有多种形式,即便是六个面的立体也有正方体和长方体等,但是典型的或标准的立体是球体,球体和正方体的区别在于一个是由平面构成,另一个是由曲面构成。再有就是球面上的任何一点与球心都是等距的。在天地之数自由而平等的情况下,它们形成的状态应当是一个由六个曲面构成的球体。

    一方面是“数”在球面上运动,另一方面又是球本身旋转或滚动,为了掌握和了解数的运行情况,我们不得不对球体六面先做一个区分与定位,这样即便在球体的状态发生了那怕多大变化的情况下,我们也能确知其初始状态并能轻而易举的复原。对球体六面的区分、命名或者说是定位,这个任务就落在天地之数身上。天地之数内部只有两种数,用两种数(符号)去区分六个面,无论如何是区分不开的,要区分开,只有再引进一个不同于天数和地数的数。我们已经知道,天数以外的数是地数,地数以外的数是天数,要说天数和地数以外的数,那就只有一个零了,零不是天数,也不是地数,有了它的参与,我们就可以区分六面了。比如说,我们用一个地数代表“下”,用零代表“上”,用一个天数代表“前”,用一个地数代表“后”,再用一个天数代表“左”,用一个地数代表“右”,这样用三种符号就把六个面区分开,并且在球体任意旋转或滚动的情况下,都可以复原。

    但是,我们还知道,零是一个进入天地之数的数,在天数看来,零包含在地数之内;而在地数看来,零又包含在天数之内。所以,零一方面是个天数地数以外的不天不地的数,另一方面又是个天数地数以内的亦天亦地的数。天数是在包括零的情况下才是25个的;地数也是在包括零的情况下才是30个的。因此,用于定位的零不是绝对的虚无,而是一个天数和一个地数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包含着天数的因素,也包含着地数的因素;如果它是天数,在一定条件下它就会变成地数;如果它是地数,在一定条件下它也会变成天数。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仅仅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它自身就会发生这种变化。不难看出,这个集合体,就是人们说的“太极”或者是“混沌”,总之是一种天地未判的状态。这样,用于定位的数就不是6个,而是7个,其中天数是3个,地数是4个。余下的天地之数还有48个,其中天数为22个,地数为26个。

【易数论】(57)  为什么“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我们说大衍之数就是天地之数,确切说是天地之数当中的“动数”,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其中有七个数用于定位,这七个数叫“静数”,其它四十八个数就叫“动数”。既然“动数”只有四十八个,为什么要说“大衍之数五十”呢?原来在七个“静数”中,有五个数是一个数定一个位,有两个数定一个位,在这定一个位的两个数中,它们并不是同时出现的,而是轮流“上岗”,天数上岗,地数就下岗;地数上岗,天数就下岗。这两个数从定位的角度上说是“静数”,从轮流上岗的角度说又是“动数”。如果算做“动数”,那么四十八个“动数”加上这两个“动数”就是五十个,这就是“大衍之数五十”的由来。

为什么又说“其用四十有九”呢?这也还是因为那对轮流上岗的数,它们两个不能同时出现,这样到用的时候就只能是四十九个。

    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其中静数七个,动数五十个。动静合计为五十七个,多出天地之数两个。为什么会多出两个呢?就因为有两个数,算在动数当中也行,算在静数当中也可。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当中并不罕见,比方说,有这样100个人的单位,按照“给别人理发”和“被别人理发”区分,其中有2人会给别人理发,余外98人被别人理发。但是,两个会给别人理发的人自己也需要理发,他们也是被别人理发者,所以在统计被别人理发的人员中,也须包括这两个人。这样统计起来就是给别人理发者为2人,被别人理发者为100人,合计102人,比单位实际人数多出2人,原因很简单,就因为那两个给别人理发者,他们本身也需要理发,算在被理发者行列,也在情理当中。

【易数论】(58)  天地之数与河图

对于治易者来说,河图并不陌生,和天地之数一样,河图的名称也见于《系辞》,《系辞》讲“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河图的图形则自宋代才面世,图形有两种符号,就是“○”与“●”,这些“○”与“●”按照一定规则排列就构成了河图。

如果我们把“○”当做天数,把“●”当做地数,那么很明显,河图中的数与天地之数是一致的。我们说,就数而言,天地之数就是河图,河图也就是天地之数,两者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河图与天地之数也还是有所不同的,天地之数是文字表述,河图则是用图形表示,两者各有所长,在构建或者说是描述卦体上,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在构建卦体上,天地之数的最大贡献是展示了卦、爻当中的“素”,“素”有两种,一种是天数,另一种是地数,天数与地数在质与量上是有差别的。大衍之数的最大贡献是依据动静对天地之数做了区分,说明有七个数用于定位,有四十八个数可以周流,有两个数处在动静之间。但是七个定位数是如何分布,从大衍之数中是看不出来的,这个缺欠就是靠河图解决的。

河图中数的分布情况,表明上看是,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右,四九居左,五十居中。

由于河图没有任何文字说明,历来的治易者都把河图当做一个平面图,图中有五个位。实际上河图是一个立体图,或者说是一个立体模型的投影,如果是把一六看做前,把二七看做后,把三八看做右,把四九看做左,把中间的五与十分开,十为下,五为上,那么这就是一个立体。这个立体不是五个位,而是六个位。在这六个位中,居于下的十都是地数,因此只能是用一个“●”来定位,下如果是“●”,则居于上的就只有用一个“○”来定位,因为下与上处在对立位置。前后左右这四个位,按照少数优先的原则,则前由“○”定位,后由“●”定位,右由“○”定位,左由“●”地位。但是这种由两种数定位的方法,虽然暂时区分开上下前后左右,如果是换一个角度观察,还是区分不开,只有把一个地数放在上面,让它和天数轮流上岗,用符号表示这个位就是“⊙”,这就彻底地把六个位区分开。

下为“●”,前右为“○”,后左为“●”,上为“⊙”,这个定位,我们就叫最初的定位,或者是绝对的定位,这好比有六辆完全相同的旅游车,游客识别旅游车不是看车,而是看司机,记住了司机,也就记住车了,当然,每个司机开哪个车,这是固定的。

【易数论】(59)  卦爻是天地之数的生存空间和活动舞台

天地之数是抽象的,但不是虚无缥缈的,它们有自己的居所,卦爻就是天地之数的生存空间与活动舞台。就数而言,天地之数就是卦爻之数,卦爻之数(也就是卦爻内部所包含的数)也就是天地之数,两者没有任何差别。但是卦爻之数也有与天地之数不同的地方,这种不同就是卦爻更强调“位”的作用,此处所说的“位”就是爻位,因此,确切地说,卦爻之数就是受到方位制约与规范的天地之数。

在周易中,天地之数是直接看不到的,但是,卦与爻却是直观的、清晰可见的。没有卦爻,天地之数就真的陷入虚无缥缈,成了孤魂野鬼,但是没有天地之数,卦爻也就失去了物质内容,失去了支撑,变成一个空中楼阁。

【易数论】(60)  卦数与爻数

此处所说卦数与爻数,还是说的卦爻内部之数。一个卦有多少个数呢?是否所有的卦都一样?一个爻有多少个数呢?是否所有的爻都一样?这是本论开头所提出的问题,现在我们就可以回答了。

上文谈到,就数而言,卦爻之数就是天地之数,天地之数也就是卦爻之数,周易六十四卦,每个卦都是五十四个数。如果说卦与卦还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么有的卦是二十四个天数和三十个地数,有的卦是二十五个天数和二十九个地数。所谓卦数就是如此。

什么是爻数呢?卦有六爻,五十四个数平均分配到六个爻中,这样每个爻就是九个数。

天数与地数是构成卦爻的“素”,这个“素”既可以看做是物质,也可以看做是能量。就每个卦都是五十四个数而言,这就是物质守恒或能量守恒;就零可能混进天数也可能混进地数而言,这就是物质或能量的不守恒。

【易数论】(61)  为什么爻数是九个?

上文谈到,五十四个数平均分配到六个爻中,这样每个爻都是九个数。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平均分配?难道说有的爻不可以是一个数?有的爻不可以是二十个数?五十四个数分到六个爻中,可以有多种分法,何以肯定它们就都是九个数呢?

我们说爻的首义是“位”,作为方位概念,这是一种并列关系,它们只有上下前后左右的区分,没有大与小或者多与少的区别,不能说下方比上方大,也不能说前方比后方小。因此,体现这种方位上的平等关系的天地之数,也就只能是一样。

我们曾把爻比喻为汽车,六部汽车完全一样,包括司机在内,定员就是九人,多一个不可,少一个不行。至于这九个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那就另当别论了。

【易数论】(62)  阴阳爻是根据什么区分的?

每个爻都是九个数,这里说的数是不分天数与地数的,也是不分阴爻与阳爻的,阴爻是九个数,阳爻也是九个数。那么阴爻与阳爻到底是根据什么区分的呢?原来就是根据的爻量,确切说是根据爻内所含天数和地数比例与比值,正是天数和地数的比例与比值,决定了爻是阴还是阳。

在传统易学中,阴阳一直被当做最高或最核心的概念或范畴,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以道阴阳”。其实这是不对的,易学当中的最高或最核心的概念或范畴是天地之数。阴阳也是一个很高的易学和中国古典哲学的概念或范畴,但与天地之数相比较,只能退居次要地位。是天地之数决定了爻的阴阳性质,阴阳不过是天地之数的外部表现,是对爻的一种大体上的区分。阴阳的区分不是根据什么奇数偶数,阴阳变化的临界点也不是九六,传统易学的一个很大的失误就在这里。

【易数论】(63)  爻内天数与地数的比例

一个爻包含着九个数,这九个数可能都是天数,也可能都是地数,更多的情况是天数与地数混杂,但爻数一定是九个。

爻内的天数与地数的匹配是怎样的呢?试作表如下:

天数 0 1 2 3 4 5 6 7 8 9

地数 9 8 7 6 5 4 3 2 1 0

合计 9 9 9 9 9 9 9 9 9 9

从上表可知,爻内所包含的数,或者说爻内天数与地数的匹配情况,有十种可能,这就是十种比例。

【易数论】(64)  天数与地数的绝对比值与相对比值

前面我们在考察天数与地数的量的时候,都没有考虑量的方向问题,也就是把量当做“标量”,如设一个天数的量等于一个半地数的量,那么一个天数的量加上一个地数的量就等于一又三分之二,两个天数的量加上三个地数的量就等于四,如此等等。实际上,天数与地数的量不只是“标量”,也可能是“向量”或“矢量”,甚至是方向正好相反的两种矢量。假定天数与地数就是代表着方向正好相反的两种矢量,那么它们的量就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相互抵消。在方向正好相反的条件下,一个天数的量“加”上一个地数的量,就等于三分之一;两个天数的量“加”上三个地数的量,就等于0。如此等等。

在不考虑矢量的条件下,我们把天数与地数的量叫做绝对量,它们在量上的比值就叫做绝对比值,在考虑方向正好相反的矢量的条件下,我们把天数与地数在量上的比值就叫相对比值。

【易数论】(65)  特殊比值条件下阴阳的确定

我们已经知道,天数与地数的比值是一个不确定的量,但是我们还是找出了两个可用的比值,一个叫特殊比值,就是一个天数的量等于一点二五个地数的量;另一个叫一般比值,就是一个天数的量等于一点五个地数的量。我们先说说特殊比值条件下阴阳的确定。

按照爻内天数与地数的比例,并设一个地数的量为一,如下表(1):

天数 0 1 2 3 4 5 6 7 8 9

地数 9 8 7 6 5 4 3 2 1 0

爻量 9 9.25 9.5 9.75 10 10.25 10.5 10.75 11 11.25

假定设一个天数的量为一,如下表(2):

天数 0 1 2 3 4 5 6 7 8 9

地数 9 8 7 6 5 4 3 2 1 0

爻量 7.2 7.4 7.6 7.8 8 8.2 8.4 8.6 8.8 9

再假定天数与地数代表的是方向正好相反的两种矢量,并设一个天数的量为一,如下表(3):

天数 0 1 2 3 4 5 6 7 8 9

地数 9 8 7 6 5 4 3 2 1 0

爻量 -7.2 -5.4 -3.6 -1.8 0 2.8 3.6 5.4 7.2 9

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按照量级计算,爻有十个量级。表(1)、表(2)是按照爻量的绝对值计算的,表(3)是按照相对值计算的。如果是按照表(3),并且把量大的爻规定为阳,量小的爻规定为阴,那么在天数为0至3的时候,爻就是阴爻;在天数5至9的时候,爻就是阳爻。在天数为4、地数为5的时候,爻量表现为0,这时候的爻可以说是“不阴不阳”或者“亦阴亦阳”。

【易数论】(66)  “不阴不阳”或“亦阴亦阳”

世人治易,咸以为爻有两种,即阴爻与阳爻,实际上爻还有一个第三种,这就是“不阴不阳”或“亦阴亦阳”。构成“不阴不阳”或“亦阴亦阳”的条件是,当着一个爻内包含着四个天数与五个地数,当着天数与地数的量比为一比一点二五的时候,当着天数与地数的量表现为方向正好相反的两种矢量的时候,这样的爻就是“不阴不阳”或“亦阴亦阳”。作为爻量就是0。

认识“不阴不阳”或“亦阴亦阳”这种情况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一个“阴阳界”,是阴变阳或阳变阴的中介与桥梁,是爻内阴阳和合的一种状态,是判别阴阳的一个标准。根据这个标准,所有爻量表现为正数的爻就是阳爻,所有爻量表现为负数的爻就是阴爻。

【易数论】(67)  一般比值条件下阴阳的确定

    前面我们谈了特殊比值条件下阴阳的确定,现在我们再谈谈一般比值条件下阴阳的确定。一般比值,就是一个天数的量等于一点五个地数的量。按照爻内天数与地数的比例,并设一个地数的量为一,如下表(1):

天数 0 1 2 3 4 5 6 7 8 9

地数 9 8 7 6 5 4 3 2 1 0

爻量 9 9.5 10 10.5 11 11.5 12 12.5 13 13.5

假定设一个天数的量为一,如下表(2):

天数 0 1 2 3 4 5 6 7 8 9

地数 9 8 7 6 5 4 3 2 1 0

爻量 6 6.1/3 6.2/3 7 7.1/3 7.2/3 8 8.1/3 8.2/3 9

再假定天数与地数代表的是方向正好相反的两种矢量,并设一个天数的量为一,如下表(3):

天数 0 1 2 3 4 5 6 7 8 9

地数 9 8 7 6 5 4 3 2 1 0

爻量 -6 -4.1/3 -2.2/3 -1 2/3  2.1/3 4 5.2/3 7.1/3 9

    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按照量级计算,爻有十个量级。表(1)、表(2)是按照爻量的绝对值计算的,表(3)是按照相对值计算的。如果是按照表(3),并且把量大的爻规定为阳,量小的爻规定为阴,那么在天数3与4之间,或者说是地数5与6之间,依稀有一个0的存在,这个0就是“阴阳界”,界内为阴,界外就是阳了。这就是说,当着天数为至3的时候,爻就是阴爻;在天数为4至9的时候,爻就是阳爻。或者说当着地数为0至5的时候,爻就是阳爻;天数6至9的时候,爻就成了阴爻了。

【易数论】(68)  叁伍以变,错综其数

    《系辞》上有句话,叫“叁伍以变,错综其数”,对此,前人做过种种猜测,其实这句话就是讲在一般比值条件下的爻变的度的。按照一般比值,“阴阳界”就在天数三四之间,或者是地数五六之间,天数三和地数五都是临界点,超过了这一点,阴阳就会起变化,这种变化,就是通过天数与地数的错综来表现的。

    与“叁伍以变”相关联的还有一些俗语、俚语或成语,比如“不三不四”这句话,据成语辞典解释是“不象这也不象那,不象样子。与不伦不类意思相似。指不正派或不规范”。为什么“不三不四”就是不象样子呢?原来在天数三四之间有一个“阴阳界”,不三不四就是不阴不阳。

    再如“四六不成材”。为什么四六不成材呢?原来天四是阳爻的起点,地六是阴爻的起点。当然也可以说天四是阴爻的终点,地六是阳爻的终点。无论是起点或者终点,都不堪重用,好比一个是新生的树苗,另一个是行将腐烂的朽木,当然是不能成材了。

    与“四六不成材”相近的还有一句叫“四六不懂”,何谓四六不懂呢?原来四六也同三五一样,可以看成是爻变(阴阳互变)的临界点,倘不懂得爻变的度而妄谈阴阳,岂非是四六不懂? 

【易数论】(69)  什么是“逆数”?

《说卦传》有句话,叫做“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对此前人也做过种种猜测。实际上,从数在爻中的的排列情况看,就可以看到“逆数”。如下表:

天数 0 1 2 3 4 5 6 7 8 9

地数 9 8 7 6 5 4 3 2 1 0

合计 9 9 9 9 9 9 9 9 9 9

现在可以明显地看到,顺数天数,就是倒数地数;顺数地数,就是倒数天数。这种顺逆是无法回避的。

当然,“逆数”也不单说的爻内的数,天地之数相对于卦爻来讲,也是“逆数”,因为这是一个由表到里的过程,是对根据的回溯,是反思,这种回溯与反思,就是“逆数”。“逆数”的确是易的一大特点。

【易数论】(70)  爻的十个量级

根据爻内天数与地数的分布情况,爻可分为十个量级,天数越多,爻量就越大;地数越多,爻量就越小。量最大的爻就是包含着九个天数的爻,量最小的爻就是包含着九个地数的爻。无论是依据天数与地数的特殊比值还是一般比值,也不论是依据爻量的绝对值还是相对值,都是有十个量级,都是天数越多,爻量就越大;地数越多,爻量就越小。

如果按照绝对值计算,设量最大的爻为九,那么量最小的爻就是六,九六在真正意义就在于此,这里还是一个“三天两地”。

【易数论】(71)  阴阳与刚柔

阴阳与刚柔是易学上的常用语,自从《说卦传》讲了“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以后,阴阳与刚柔和“道”就扯上了关系,其中阴阳还成了易学当中最高或最核心的概念或范畴。其实,根据爻内天数与地数的比例与比值,阴阳与刚柔不过就是对爻的分类而已,与“道”没有直接关系。按照特殊比值,爻有三种,一种是阳爻,一种是阴爻,还有一种就是“不阴不阳”或“亦阴亦阳”的爻;按照一般比值,爻有两种,一种是阳爻,另一种是阴爻。按照量级分类,爻则有十种,量大的就是刚,量小的就是柔。

不难看出,阴阳是对爻的一个大体上的分类,刚柔则是细化。从分类细致这个角度讲,刚柔要优于阴阳,因为它把爻分到细致到不能再细致。但是,从可见的角度讲,刚柔是不可见的,而阴阳则是视画可知,这就是阴阳优于刚柔的地方。

一般以为,阳刚阴柔,这当然是正确的,这是因为阳爻的量大,阴爻的量小。但是,同是阳爻,还有个刚柔的问题;同是阴爻,也还有个刚柔的问题。按照一般比值,阳爻有六种,即包含的天数为四至九,量最大的阳爻与量最小的阳爻之间有六个级差;阴爻有四种,即包含的天数为零至三,量最大的阴爻与量最小的阴爻之间有四个级差。而量最小的阳爻与量最大的阴爻之间,却只有一个级差。这样我们也就明白,卦爻运行当中的诸多矛盾,往往不是发生在阴阳之间,倒是发生在阳爻与阳爻或阴爻与阴爻之间。

【易数论】(72)  纯爻与杂爻

对爻的分类,我们还可以按照“纯”、“杂”分类。所谓“纯爻”,就是包含着一种数的爻,所谓“杂爻”,就是包含着两种数的爻。如下表:

天数 0 1 2 3 4 5 6 7 8 9

地数 9 8 7 6 5 4 3 2 1 0

合计 9 9 9 9 9 9 9 9 9 9

现在可以明显地看到,“纯爻”有两种,一种包含的全部是天数,另一种包含的全部是地数。其它八种,因为包含天数,也包含着地数,因此就叫“杂爻”。

“杂爻”在经文上就叫“含章”,阴爻可以“含章”,阳爻也可以“含章”。阴爻“含章”越多,爻量越大;阳爻“含章”越多,爻量越小。

【易数论】(73)  纯阳与纯阴

上文谈到,爻按照包含的天数与地数的比例不同,可以分为纯爻与杂爻两类。在纯爻当中又有两种,一种是包含的纯天数,一种是包含的纯地数。如果我们把包含着纯天数的爻规定为纯阳爻,那么包含着纯地数的爻就是纯阴爻。

就数而言,纯爻也好,杂爻也好;纯阳也好,纯阴也好,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差别,都是九个数。但因为包含的天数与地数的比例不同,因此在量上就有了差别。

按照一般比值,假定一个纯阳爻的绝对量为九,那么一个纯阴爻的绝对量就是六,两者相比为三比二。如果说九和六在易学上有什么意义的话,那么它们真正的意义就在于此。

在传统易学上,九和六一直被当做“变爻”或者是爻变的度。实际上这是两个最稳定的爻,一个是最稳定也是最强大的阳爻,另一个是最稳定也是最柔弱的阴爻。它们是对立的两个极端,距离“阴阳界”也即爻变的度最远。当然这两个极端也不是说不能变化,而是说它们的变化是量变而不是质变,这里所说的质变就是阴变阳或阳变阴。

假定我们把纯阳爻的量看做是相对量并且规定为九,那么纯阴爻的量就是负六,纯阳与纯阴的量比就不是三比二,而是十五比一,于此可以看到它们在量上的差别有多大。

单从爻画上看,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个爻,我们根本没有办法说出哪个爻是纯阳,哪个爻又是纯阴,这只有靠数的分析,正是数的分析,让我们不仅看到了爻的阴阳,也看到了爻的纯杂,看到了纯阴与纯阳,还看到了“不阴不阳”或“亦阴亦阳”。

【易数论】(74) 爻是一个数的群体

关于天地之数与爻的关系,我们说没有天地之数就没有爻,爻是天地之数的群体,数是爻的物质内容。就数而言,不论是阴爻与阳爻,不论是纯爻与杂爻,也不论是纯阳与纯阴,所有的爻都有九个数,据此,我们给爻下第一个定义就是,爻是一个数的群体。

在由九个数构成的爻中,由于所含天数与地数的比例和比值的不同,因此爻也就有了刚柔之分,有了阴阳之分,有了纯杂之分,有了纯阴与纯阳之分,还有了“不阴不阳”或“亦阴亦阳”。所有这些差别,都不影响爻有九个数,也不影响爻是一个数的群体的结论。

对于爻而言,数好比放大镜、显微镜,它让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单从爻画上所看不到的东西,也看清了许许多多传统易学对卦、爻的误解。

【易数论】(75)  天地之数与阴阳

自从《系辞》讲了“一阴亦阳之谓道”和《庄子》讲了“易以道阴阳”以后,阴阳就成了易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或范畴,甚至是最高或最核心的概念或范畴。其实,易学上最高或最核心的概念不是阴阳,而是天地之数。

阴阳不过是爻的两种大体上的分类,细致的分类是刚柔。阴阳不过是爻的外在表现,其实质则是爻内所含的天数与地数。正是天数与地数的比例和比值,决定了爻的刚柔,也决定了爻的阴阳。据此我们说天地之数是比阴阳更高或更为核心的概念。

阴阳不是由数的奇偶决定的,阴阳的变化与数九和六也没有直接关系。“奇偶定阳阴”与“九六变化”,完全是对天地之数的曲解。

“奇偶定阳阴”与“九六变化”是传统易学特别是象数易学的两块“基石”,前者是说区分阴阳的依据,后者是讲阴阳变化的度。这种说法影响巨大,很少有人幸免这种邪说的污染,就连近年来发现的所谓“数字卦”,说起来它的依据还是“奇偶定阳阴”。现在这两块“基石”,该到了清算的时候了。

【易数论】(76)  “天一”与“零”

前面我们在《 什么是“天一”?》一文中曾经谈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这是一个序列,在这个序列中,天一无疑是开端。但这个开端又是以零为开端的,就象是自然数1的前面,不言而喻地存在着一个0一样,由于有了0,1才有了实在的内容,可以作为数目,作为单位,也可以作为尺度。看一看我们平时用的尺子,在1的前面就有一个0,有了0,才有了1寸、2寸乃至1尺2尺。0不是自然数,但是如果没有0,不光是1,整个自然数都将失去意义。甚至可以这样说,整个数学体系,如果没有0将不堪想象。0对自然数是绝对必需的,零对天地之数也是绝对必需的。

    但是0与零是有区别的,不仅是一般的区别,而且是本质上的区别。正因为忽视了这个区别,有人才认定天地之数就是自然数,就是奇数和偶数,并由此导出“奇偶定阳阴”和“九六变化”等。关于零与0的区别,作为开端,大体可以作如下表述,即0是确定的,零是假定的;0是绝对的,零是相对的;0是外在的,零是内在的。所谓0的确定性是指它的存在特别是存在的位置是不言而喻的,无可怀疑的,它肯定是在1的前面,它同1的距离就是1。零就不同了,我们说它在天一的前面,也可能它在后面;说它在天一的外面,也可能就在里面。为了说明天一的真实性,我们先假定它在天一的前面或外面,并由此引出地二、天三等等。但是也不能排除它就在天一的里面,在这种情况下,天一就变成了零,这就是零的不确定性或曰假定性。所谓0的绝对性是指它作为扩大的自然数列开端的唯一性,这个唯一性是无可争议的,没有哪个数能代替0的位置。零就不同了,它作为开端是假定的,如果以天一为开端,零就只能被挤到别的位置,所以它是相对的。所谓0的外在性是指它除了作为参照物以外,并不作为基数计算在自然数内,1加上0还等于1,2加上0还等于2,如此等等。零就不同了,它是内在的,天数想把它排除在地数里,地数又想把它排除在天数里,这样排来排去,怎么也排除不掉,最后只好任它吞噬,是基数它就吞噬一个基数,是序数它就吞噬一个“位”,有几个位它就吞噬几个数,所以它是内在的。零与0的不同还可以举出很多,有以上三点就足以说明问题了,这就是零不等于0。

    或问为什么零不等于0呢?说起来这个道理很简单,这就是二者虽然都是以无质无量的参照物的名义作为开端,但0是实实在在的无质无量,没有哪一个人包括数学家在内去关心0的质和量,是个好0还是个坏0呢?是个大0还是个小0呢?如果0也有了质和量,那么1便不成其为1。而零的无质无量则是一种假定,质和量是物的基本属性,没有质和量的物就不成其为物,即便是参照物也不例外。所以零作为参照物也是有质有量的,只不过它和天一的质和量有所区别而已。这样一来,零与0便分道扬镳,走入了两个不同的领域,0在数学领域特别是自然数(扩大的自然数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永远也不会上升到哲学的领域。零在哲学领域则占有(确切说是理应该占有,因为许多哲学家们至今还没有给零让出地盘)一席之地。零包含着0,但不归结为0;零可以代替0,但0却不能代替零。

【易数论】(77)    天地之数与零

    前面我们在《天地之数反映的是个绝对物》一文中曾经谈到,天地之数是一群通体透明、没有任何一点杂质的“数”。这样的“数”从没有任何实际内容上讲就是个“零”,比“零”不多也不少,这是一个干瘪到只剩下躯壳的“零”;从它可以表征任何事物来讲,它又具有无限丰富的内容,所以这又是一个包含着无限丰富内容的“零”。

天地之数虽然没有零,但它却是一个从零出发,最后又反回到零的数,从零出发,是说为了衬托天一,假定在天一的外面,有一个零的存在。这种存在,完全的为了衬托天一,本身是什么无关重要,一旦完成了衬托天一的任务,它就像是一块敲门砖,被人们无情的抛弃了。天地之数作为零,却是天数与地数摩擦碰撞的一个结果,或者说是人们苦苦追寻的结果,是以终结的身份出现的,所以我们说它是返回来的零。

设在天一外面的是零,天地之数也是零,这两个零有什么区别呢?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一、一个是假定,一个是实在。天一之外的零是一个假定,因为我们无法确定它的位置;天地之数作为零,是实实在在的。

二、一个是开端,一个是终结。天一外面的零是开端,天地之数作为零是终结,尽管我们知道,天地之数首尾衔接,没有什么绝对的开端与终结,但相对的开端与终结还是有的。

三、一个是没有内容,一个是有无限丰富的内容。如果我们把设在天一外面的零比作一个“穷光蛋”的话,那么作为天地之数的零就是一个“大富翁”。这是因为,天地之数包容了天数与地数,再加上自身,这是一个具有无限丰富内容的零。

四、一个是参照物,一个标准参照物。天一外的零是个参照物,就是为了衬托天一。天地之数作为零,不仅是个一般的参照物,而且是一个标准参照物,因为它是天数与地数产生争端的“裁判”。

【易数论】(78) 天数、地数与零

天数、地数与零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零混迹于天数或地数当中,混进天数,天数就由二十五个变成二十四个;混进地数,地数就由三十个变成二十九个。

另一方面,零又是区分阴阳的一个标准。我们已经知道,在天数与地数的量比为一比一点二五的情况下,如果一个爻是由四个天数与五个地数构成,并且天数与地数代表着方向正好相反的两种矢量,那么这样的爻量就是零,作为爻也就是“不阴不阳”或“亦阴亦阳”。

在天数与地数的量比为一比一点五的情况下,如果天数与地数代表着方向正好相反的两种矢量,那么在一个爻包含着三个天数与六个地数的时候,爻就表现为阴,如果包含着四个天数与五个地数的时候,爻就表现为阳,在天数三四之间,或者是在地数五六之间,就有一个零的存在。这个零我们叫它为“阴阳界”,超过这个“阴阳界”,阴阳就会起变化。

这个零与天一外的零或者由天地之数所形成的零有所不同,它不是开端,也不是终结,既实在,又依稀,它是连结阴阳的纽带与桥梁,是阴阳转化的“度”。

【易数论】(79)  天地之数与“先天五太”

“太极”一辞出自易传,《系辞》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段话一直被当成“阴阳老少”或者“七八九六”的一个依据,是八卦(三爻卦)重合为六十四卦的一个重要依据,是邵雍“加一倍法”的依据。历代人们对太极的阐释有许多,但很少有人把太极与天地之数联系起来考察,实际上,天地之数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太极,就是“先天五太”。

“先天五太”的说法源于道家学说,依据形、质、体,道家学说把太极分为五个阶段,也就是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与太极。

关于太易,《易纬乾凿度》和《列子》都说∶太易,未见气也。宋代的道法理论中,很重视这一阶段。《道法会元》卷六十七张善渊《万法通论》说∶太易者,阴阳未变,恢漠太虚,无光无象,无形无名。寂兮寥兮,是曰太易。太易,神之始而未见气也。

关于太初,道家哲学中代表无形无质,只有先天一炁,比混沌更原始的宇宙状态,《列子》说∶太初者,始见气也。张善渊则认为∶太初,都有名无实,虽变有气,而未有形,是曰太初。太初,气之始而未见形者也。

    关于太始,道家哲学中代表有形无质,非感官可见,开天辟地前的原始宇宙状态。

关于太素,《列子》将太素定义为质之始。张善渊认为:太素者,太始变而成形,形而有质,而未成体,是曰太素。太素,质之始而未成体者也。

太极则是“先天五太”的最后阶段,是形、质、体皆备,是“先天五太”的综合。

“先天五太”的区分未必完全科学、合理,但基本上还是概括了太极的内涵。

天地之数与“先天五太”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天地之数的来源,天地之数源于天数与地数,天数与地数源于天一,在对天一的考察中发现它的前面还有个“0”,“0”的本义就是“什么都没有”,是对一切存在物的否定,当然也就是无质无量,无形无象,因此我们说这个“0”就是太易。对“0”我们无法说出更多的东西,只能说它是个“坐标”,是为了衬托别的东西而出现的。

天地之数真正的开端是天一,天一作为天地之数的开端就是极到了极致。但是,对天一的考察我们发现它可能是一,也可能是“零”,“零”的本义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与“整”相对待,是“整”的局部、部分或方面,这个“零”是有质的,只是它的量或单位一时无法确定,因此我们把这个“零”叫做太初。

    前面谈到,天地之数也是个“零”,与天一作为“零”不同的是,天一是作为开端的零,天地之数则是作为终结的“零”,是一个返回来的零。这个“零”包含着天数、地数与自身,因此是一个内容无限丰富的“零”,是一个有质有量的“零”,但却无形无象,因此我们把它叫做“太始”。

    当着爻内天数为四、地数为五,天数与地数的量比为一比一点二五,并且天数与地数代表着方向正好相反的两种矢量的时候,这时候的爻量就等于“零”。或者天数与地数的量比为一点五,天数与地数也是代表着方向相反的两种矢量,这时候在天数三四之间,依稀也有一个零的存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出现的“零”,因为有质有形,只是无体,因此我们叫它为“太素”。它是阴阳未判的一种混沌状态,是阴阳的直接同一,正是这种状态,产生了阴与阳。

作为“五太”最后阶段的太极,也是由天地之数构成,与其它“四太”相比较,最大的特点是有“体”,这个“体”就是形体,就是卦体。

对太极的研究,可以从概念出发,但也许放在对卦体的探讨中更为合适,因为概念的灵活性,常常使人陷入相对主义和诡辩,克服相对主义与诡辩的有效办法,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有关太极,我们准备在后面谈到乾坤卦时再议。

【易数论】(80)  道与零

    《老子》有句名言,那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这句话,人们也做过种种解释,但是,对于“道”是什么?一、二、三具体指的是什么?不要说解释者,即便是老子本人,也觉得很难表述明白,更没有人把这段话与天地之数联系起来,实际上,这里只要把“道”字改成“零”字,把“生”字改成“即”字,那么这句老子的名言就变成了“零即一,一即二,二即三,三即万物”。这不仅比较全面概括了零的意义,或者也更符合老子的本意。当然,老子的道还有多种意义,但在表述世界本源上,道和零没有什么差别。道与一、二、三及万物的关系,只是对同一个东西的观察角度的不同,表述方式的不同,它们之间没有先后的差别,不是什么“父子”或“母子”的关系,所以把“生”字理解为先有了“道”,后再生出一,生出二等,这无疑是对老子的一种误解,或者是老子对易的一种误解。

我们已经知道,天地之数就是零,是一个既干瘪又包含着无限丰富内容的零;

从质的方面考察天地之数,对天数与地数而言,天地之数是个没有质的数;对天地之数自身而言,它不是没有质,而是没有质的差别的数,因为在这里数就是它的质,质也就是它的数。从没有质的差别的角度讲,天地之数也可以说是个“一”。

天地之数实际上是天数与地数的综合,天地之数包含着天数,也包含着地数,天数与地数是不同质的两种数,这就是“二”。

天地之数既不归结为天数,也不归结为地数,而是天数与地数以外的又一种数,它与天数、地数并列,这就是“三”。

天地之数是用数的形式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所做的概括,这就是“三生万物”。

不难看出,天地之数就是零,就是道,就是一,再加上天数与地数,构成了三个不同质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就可以反映或者是模拟万事万物。

道、零、太极,它们原来是不过是同一个东西,用老子的话说就是“谷神”,是“玄牝”,是“天地根”,是“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众妙之门”。

【易数论】(81)  爻与位

爻是一个数的群体,但这个群体不是悬空的,它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这就是“位”。六个爻就有六个位,这六个位不是平面六画,也不是垒砖头式的六画,而是分据上下东西南北或者上下前后左右。

位不是绝对的虚空,而是由天地之数构成。天地之数是位的物质内容,位则是天地之数存在的方式。

爻与位都是由天地之数构成的,在某种意义上说,位就是爻,爻也就是位,没有位的爻和没有爻的位一样,都是不可思议的。

但是,位与爻也还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位关心自己的数,不管是天数还是地数,只要是九个数就构成一个位。爻也关心自己的数,但更关心的是天数有多少?地数有多少?它们的比值怎样?

位与位的区别是上下前后左右,或者是上下东西南北;爻与爻的区别是刚柔,表现出来就是阴与阳。阴阳是爻的属性,不是位的属性。位是无所谓阴阳的,传统易学以为位有阴阳之分,实在是一个误解。

爻不离位,位不离爻,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给爻下的第二个定义就是,爻是具有方位性质的一个数的群体。

【易数论】(82)  “六位成章”

位是一个空间概念,与阴阳没有直接关系,只有上下前后左右的区分。为什么一个卦有六个爻?并且只能是六个爻,不能多,也不能少,这是由空间性质所决定的。我们知道,现实世界是一个三维空间,一维、二维不过是抽象。三维有六个端点,这六个端点就是六爻。中国古代常有“六端”、“六合”、“六虚”等词汇,其实这是三维空间的另一种表述,如果说它们与三维有什么差别的话,那就是三维强调的是事物的发散性质、初始状态,而“六合”等等则是强调是事物的聚拢性质、终极状态。

六爻分上下前后左右,这就不难理解,六爻当中还可分为“三个对立面”、“三个层次”。“三个对立面”就是下与上、前与后和左与右。“三个对立面”的区分有相对的一面,例如没有上,也就没有下,没有前也就没有后,没有左也就没有右,但是这种相对同时又是绝对的,是上就不是下,是前就不是后,是左就不是右。上下前后左右,是不可混淆的。“三个层次”是说下爻为一个层次,上爻为一个层次,中间四个爻为一个层次。三个层次的区分,也是既相对又绝对的。

六爻之间还可以分“相对”与“相邻”两类,“相对”是指三个对立面,它们分别处在对立的位置。“相邻”是指爻与爻在空间上彼此为邻,例如下爻与前后左右爻为邻,前爻与上下左右爻为邻,右爻与上下前后爻为邻,如此等等。

位与位的关系还可以有许多,但惟独不能说什么“阴位”、“阳位”,因为位是无所谓阴阳的。

【易数论】(83) 数在爻中的空间分布

我们已经知道,爻无论阴阳,每个爻都是九个数,那么这九个数在爻内是如何分布的呢?

前面我们曾经谈到了“定位数”,所谓“定位数”就是用天数或地数表示某个爻。最初的定位情况就是下为“●”,前右为“○”,后左为“●”,上为“⊙”。“定位数”固定在每个爻上,相对于这个爻来说,不能运动,因此我们又叫它为“静数”。

在特定的时间内,每个爻有一个“定位数”,其它八个数是怎样分布的呢?原来这八个数就是以“定位数”为中心,成井字型排列,分四边、四角,每个边上为三个数,角上各有一个数。

由于是四个边,这样数就又可分为“边数”与“角数”。所谓“边数”就是处在边上的数,这种“边数”共有四个。所谓“角数”就是处在角上的数,这种“角数”也有四个。

“边数”与“角数”都可以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角数”每运动一步,就有可能脱离开这个爻,进入别的爻的领域。“边数”每运动一步,就会变成“角数”,但没有脱离开这个爻。

从一个爻容纳九个数来说,爻也可以叫做“九宫”,“九宫”在这里的意义就是能够容纳九个数。“中宫”就是定位数的所在,“中宫”的外围有八个方位,这八个方位简化就是“四方”,这“四方”不论是上下左右还是东西南北,每一方都有三个数,“四方”共十二个数。四方有“四边”、“四角”,这也可以叫“四正”、“四隅”。由于“四隅”上的数为两方共有,所以在这十二个数中,去掉重复计算的四个数以外,就只有八个数。“四边”是四条通道,但这四条围绕定位数的通道连接起来后却不是“圆周形”,而是正方形,因此数的运动,也就不是围绕这个爻的中心的运动;“四角”是直角,是数通往另外爻的“门户”;处于中心的数由于不在任何一条通道上,因此是不能行动的,这就是我们把爻内的数分为动静的依据。

从一个爻中的数可以流动到其它爻的角度讲,每个爻都有四个“门”,这四个“门”也就是四个角。

    以上就是数在爻中的分布情况。

【易数论】(84)  数在卦中的空间分布

上文我们谈了数在爻中的分布,那就是一个定位数居中,八个大衍数围绕着定位数成井字型排列。这个分布就好比中间是一座房子,四边是四条马路,房子不能动,马路上的车可以行驶。数在卦中是如何分布的呢?原来就是六个爻组成一个卦以后,每个爻的四个边便与其它爻衔接,构成一个个圆圈。例如下爻当中的两个竖边,就与前、上、后这三爻的竖边衔接,形成两个圆圈;下爻当中的两个横边,与右、上、左爻当中的横边衔接,又形成两个圆圈;前、右、后、左这四个爻当中的两个横边,相互衔接,也形成两个圆圈。这样在卦体上就有了六个彼此相互垂直的圆圈。每一个爻的边,都不过是圆圈上的片段。

在这六个圆圈上,每个圆圈因为是由四个爻的边构成,每个边容纳三个数,因此每个圆圈上也就只能容纳十二个数,六个圆圈上共有七十二个数,但因为六个圆圈相互交叉,数也就有重复计算,去掉重复计算的数,净剩数是四十八个。

【易数论】(85)  数的运动就是周流

在卦体上有六个圆圈,每个圆圈容纳十二个数,数的运动就是周流。例如下爻有一个数向前爻方向运动,前爻的数就会向上爻方向运动,上爻的数就会向后爻方向运动,后爻的数就会向下爻方向运动。再如前爻有一个数向右爻方向运动,右爻的数就会向后爻方向运动,后爻的数就会向左爻方向运动,左爻的数就会向前爻方向运动。如此等等。

大体说来,数的每一步运动,势必影响到四个爻十二个数,不论是纵向、横向还是平移。这种运动,不是爻中的边数绕着定位数运动,而是一种“三旋运动”,这“三旋”就是三种形式的旋转。例如下爻的数向前爻方向的运动,就是以左右两爻定位数为轴的绕轴运动;下爻的数向右爻方向的运动,就是以前后两爻的定位数为轴的绕轴运动;前爻的数向右爻方向的运动,就是以上下两爻的定位数为轴的绕轴运动。

因为是圆周运动,所以这种运动也就无所谓起点与终点,也无所谓正向与反向。

这就是《系辞》上说的“周流六虚,上下无常,不可为典要”。

【易数论】(86)  数的交流与置换

我们已经知道,在卦体上有六个相互垂直的圆圈,每个圆圈各有十二个数,这十二个数,可以在不同的爻之间流动,例如下爻的一个数向前爻方向运动,这就势必推动前爻的一个数向上爻方向运动,上爻的一个数就会向后爻方向运动,后爻的一个数就会向下爻方向运动,从而填补下爻的一个空白。这十二个数的绕着左右两爻的定位数为轴的运动,我们就叫数的周流,周流的结果,就是下前上后者四个爻的数得到了置换,比如说下爻对前爻输送了一个天数,可能从后爻得到了一个天数,也可能是一个地数,就爻而言,爻的数没有变,九个还是九个,但天数与地数的比例可能有所变化。

就下爻而言,向前爻输送一个数,只能从后爻得到一个数,不可能从前爻或其它爻那里得到数,因为这种周流是有方向的,只能顺,不能逆。但是,连接下前上后的圆圈不是一个,而是两个,这两个圆圈可能同时朝着一个方向旋转,也可能一正一反,这样一来,下爻的一个圆圈在向前爻输送一个数的同时,前爻另一个圆圈上正在向下爻输送一个数,这种情况也不影响爻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九个数,但天数与地数的比例可能有变化。对于下爻与二爻来说,这就是数的交流或交换。

数的每一步运动,势必影响到四个爻和十二个数,不论是数朝着什么方向运动。但是,由于卦体上的六个圆圈彼此相互垂直,这样每一个圆圈就会与另外两个圆圈交叉,从而形成四个断裂口,在这四个断裂口上,数也有可能脱离原来的圆圈,进入一个新的圆圈。这种进入也不影响圆圈上的数目,因为处在断裂口上的数本来就属于两个圆圈,所谓进入,不过就是改变运行方向,或者说是“变轨”,六个圆圈上,每一个圆圈在任何时候也都是十二个数。

数的运动有周流,也有“变轨”,变轨以后的运动还是周流,只不过不是在原来的圆圈上。由于有变轨,因此数的运动也就不限于四个爻,而是六个爻,这就是说,除了定位数以外,其它任何一个数,都有可能周流到六个爻当中的任何一个爻。

【易数论】(87)  什么是卦爻之数?

我们已经谈了数在爻中的分布,也谈了数在卦中的分布,现在我们就说说什么是卦爻之数。所谓卦爻之数,就是卦爻内部所包含的数。就数而言,卦爻之数就是天地之数,天地之数也就是卦爻之数,两者没有任何差别。

但是,卦爻之数与天地之数还是有所不同的,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方位上,表现在运动的轨道上,再有就是形象上。单就天地之数来说,这里没有方位概念,也没有数的分布与动静问题。卦爻则对天数与地数赋予方位性质,区分了数的动静,确立了数的分布与运行轨道,因此,我们说卦爻之数是具有方位性质的天地之数,是受到制约与规范的天地之数。卦爻是天地之数存在形式,天地之数则是卦爻的物质内容。在卦爻当中,天地之数既不受天一、地二等等这样的序列的束缚,也不是一堆散落的珠子,而是严格的限制在卦爻当中,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运动。

前面我们谈到,天数与地数,是构成卦爻的“素”,卦爻之数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就是“素”的堆垒,或者叫“堆垒素数”。

易数有三个基本环节,一是天地之数,二是大衍之数,三是卦爻之数。天地之数经由大衍之数进入(准确说是构成)卦爻,从而完成了易数的最后一个环节,自此以后,天地之数凭借着卦爻这个舞台,将要出演一幕幕有声有色的活剧。

天地之数与大衍之数是无形的,是以概念形式出现的,因此对天地之数与大衍之数的研究,只能依靠抽象思维与逻辑推理。卦爻之数凭借卦爻这种形式,变成了实体,这个实体,也就是“器”,或者说就是模型,因此对卦爻之数的研究与探讨,也就不再依靠抽象思维与逻辑推理,而是运用一个个的形象,依据一定的规则,也就是易道,进行比较、判断,这也就是具象思维。

【易数论】(88)  什么是爻的运动?

我们已经知道,所谓爻就是数的一个群体,因此,所谓爻的运动也就是数的群体运动。数的群体运动与单个数的运动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单个数的运动,我们已经知道,一个数的每一步运动,势必影响到同一个圆圈上的另外十一个数,必须是这十二个数协调运动,才能实现数的周流。

由于六爻分处上下前后左右,因此在卦体上六爻可以分别构成三个圆圈,即下前上后、下右上左和前左后右,作为数的群体的爻的运动,也要遵循这三个圆圈,例如下爻要向前运动,就会推动前爻向上、上爻向后、后爻至下;下爻如果向右爻运动,就会推动右爻向上、上爻向左、左爻至下;前爻如果是向右爻运动,就会推动右爻向后、后爻向左、左爻至前。这也是一种圆周运动,也要影响四个爻。与单个数的运动不同的是,在卦体上,数的运动轨道是六个,爻的运动轨道是三个;单个数的运动可能影响爻的阴阳变化,爻的运动不影响爻的阴阳变化,但会影响爻位的变化。

单个数的运动存在着“变轨”的问题,爻的运动也存在着“变轨”问题,例如下爻向前爻方向运动,抵达前爻以后也可能不再向上,而是改道向左或向右,改道以后的运动也还是周行。

单个数的运动有一个“绕轴”问题,例如下爻的一个数向前爻方向运动,就是绕着左右两个爻的定位数构成的“轴”;爻的运动也有一个“绕轴”问题,例如下爻向前爻方向运动,也是以左右两个爻为轴。

【易数论】(89)  卦体上的“八门”

由于在卦体上六爻分居上下前后左右,因此六爻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有了“相对”与“相邻”之分,相对的如下与上、前与后和左与右。相邻的则是,每个爻除了与之相对的那个爻以外,与其它四个爻都为邻,例如下爻就与前后左右这四个爻为邻;前爻就与上下左右这四个爻为邻,如此等等。相对的爻与爻之间从空间角度上讲没有直接联系,相邻的爻与爻之间在空间上则有直接联系。

在卦体上有这样八个部位,就是每三个相互为邻的爻之间,有这样一个关节点,例如下爻与前后左右爻为邻,前爻又与上下左右爻为邻,那么下前右这三个爻就是相互为邻。除了下前右这三个爻相互为邻以外,三个爻相互为邻的还有下右后、下后左、下前左、上前右、上后右、上后左和上前左。这八个部位,正是六条数的通道的交汇点,数只有通过这里才能周流,也只有在这里实现“变轨”,因此,我们把这八个部位,就叫做数的枢纽、通衢、编组站、交换平台,它们是彼此相互为邻的三个爻共有的“国门”。

卦体上的“八门”也可以叫做“八卦”,只是这“八卦”不是独立的卦体(经卦),两个“门”也不能重叠为一个六爻卦,它既不能定位,也不能取象。卦体上的“八门”之间的关系有相对,有相邻,还有既不相对也不相邻,但每个“门”都不是孤立的。“八门”共用爻为二十四个,其中每个爻重复使用为四次,去掉重复使用的爻,净剩爻为六个,这六个爻就是卦体,这才是八卦的真正意义。

上述内容我们也可以用正方体做个比喻,正方体有六个面,八个角,每个角由三个面构成。如果是把面看做爻,那么角就是八卦,它们无所谓先后,无论是面还是角,也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传统易学把三爻卦叫做“经卦”,可以定位、取象,可以和五行、天干等相结合,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八卦学说”,并以此解释经文。把六爻卦叫做“别卦”,以为“别卦”就是由“经卦”重叠而成。这个“学说”在易学上的影响十分巨大,殊不知这是一个绝大的谬误。

【易数论】(90)    六爻卦的分类

对六爻卦的分类有多种,这里我们依据阴阳爻的数目分类。按照卦中阴爻与阳爻的数目多少,六十四卦可以分为这样几类;

1、六阳之卦。计有一个,即乾卦;

2、六阴之卦,计有一个,即坤卦;

3、一阳五阴之卦。计有六个,即复、师、谦、豫、比、剥。

4、二阳四阴之卦。计有十五个,即屯、蒙、临、观、颐、坎、晋、明夷、蹇、解、萃、升、震、艮、小过。

5、三阳三阴之卦。计有二十个,计泰、否、随、蛊、噬嗑、賁、咸、恒、损、益、困、井、渐、归妹、丰、旅、涣、节、既濟、未濟。

6、四阳二阴之卦。计有十五个,即需、讼、无妄、大畜、大过、离、遯、大壮、家人、睽、革、鼎、巽、兑、中孚。

7、五阳一阴之卦。计有六个,即小畜、履、同人、大有、夬、姤。

    我们之所以这样分类,是因为同类的卦,在数结构上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易数论】(91)  定位数对爻的数构成的影响

    前面谈到,每个爻都有定位数,定位数的作用在于固定在某个爻上,以示与其它爻的区别。六爻由七个数定位,其中天数为三个,地数为四个,七个数中,有一个天数与一个地数轮流给一个爻定位。最初的定位情况是:下为“●”,前右为“○”,后左为“●”,上为“⊙”。“○”表示一个天数,“●”表示一个地数,“⊙”表示一个天数与一个地数轮流定位,有了这样的三种数,六个爻便区分开来。

爻的定位数与大衍数一起,共同构成了爻数。这样在特定的时间内,每个爻都是九个数,在决定爻的阴阳或刚柔性质上,定位数与大衍数没有区别,这就是说,不分“原住户”与“外来户”,只要是共处在一个爻中,它们都有行使自己权力的“一票”。

但是,由于定位数是固定在某个爻上,这种固定对爻的数构成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从理论上说,爻有十种数构成,也就是天数零至九或者地数零至九,这样爻就有了十个量级。但由于有一个(或两个)定位数被牢牢地镶嵌在某个爻位上,这样对于这个爻来说,它就不是十种构成,而是九种构成。因为由天数定位的爻,永远也不会出现纯阴爻;由地数定位的爻永远也不会出现纯阳爻。即便是那个由天数与地数轮流定位的爻,在特定时间内也是九种数构成,是天数定位就不可能出现纯阴爻;是地数定位就不可出现纯阳爻。

【易数论】(92)  六阳之卦的数构成

在考察卦的数构成时有两个前提,一个前提是一个卦必须有五十四个数,其中或者天数为二十五、地数为二十九。或者天数为二十四、地数为三十。另一个前提是每一个爻为九个数。

根据以上两个前提条件,我们先看看六阳之卦。六阳之卦只有一个,即乾卦;设天数与地数的量比为一比一点五,那么乾卦就有两种组合形式,如下表:其一:

爻序 初 二 三 四 五 上 合计

定位数 ● ○ ○ ● ● ⊙

天数 4 4 4 4 4 4 24

地数 5 5 5 5 5 5 30

其二:

爻序 初 二 三 四 五 上 合计

定位数 ● ○ ○ ● ● ⊙

天数 4 4 4 4 4 5 25

地数 5 5 5 5 5 4 2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189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57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85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03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05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2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95评论 3 39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56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98评论 1 29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3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20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95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82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5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5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907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72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