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外之意几时得(读《随园诗话》之杂感)

诗无言外之意,便同嚼蜡。杭州俞苍石秀才《观绳伎》云:“一线腾身险复安,往来不厌几回看。笑他着脚宽平者,行路如何尚说难?”又:“云开晚霁终殊旦,菊吐秋芳已负春。”皆有意义可思。严冬友壮年不仕,《韦曲看桃花》云:“凭君眼力知多少,看到红云尽处无?”——《随园诗话·卷二·一九》

第一句就戳着我了。言外之意,言外之意,千呼万唤出不来……

即使理解言外之意对于诗的重要性,也读过不少前人今人的佳作,可轮到自己动笔时,又是另一个模样了。经常一写就写成了白开水——看上去一目了然,喝一口全无味道。想从旧作里挑出哪怕一个正面的例子,都很困难。

这两首可能勉强算得上有言外之意,翻出来晾晾:

线上观武大樱花有感

嫩蕊繁枝细剪裁,流云浮雪拥楼台。

年年花下人潮涌,今岁春深惟燕来。

送友人

柳堤处处扬飞絮,春水朝朝送落花。

相念何忧千里远,东风今已遍天涯。

功力不够,不能稳定发挥。所以继续努力是必须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