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曹丕:一棵不容小觑的豆萁

魏晋史中,有这样一位帝王。现世对其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首待考证的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关键,他还是其中的反面角色。

他擅击剑骑射、好博弈弹棋,文韬武略皆为上品,但他却落得个尴尬的位置,鲜少有人为其颂功德、列传记。

他,就是魏文帝——曹丕。

曹丕是个官二代,父亲曹操为大汉丞相,后为魏王,谋得了整个北方的统治权。曹丕虽然登位之时岁数不小,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但他直接就获得了汉朝丞相、魏王和冀州牧的职位,地盘、权力、军队、皇帝,都被他牢牢掌握在手里。

历史上,开疆拓土打江山的帝王大都能力卓著且青史留名,而作为守江山的后代,却鲜少在“功”“德”二字上超越祖辈的。莫说有什么治国之策、盖世之才,能将帝位安稳传到下一代手中便是不错,更有秦二世、隋炀帝之辈,残暴不仁、贪图享乐,生生断送了江山。

如此说来,曹丕可算得上不错的。就“文”来说,留有诗作,与曹操、曹植并称“三曹”,也是建安文学的代表;就“武”来讲,擅骑射,十岁时便因擅骑免于张绣的屠杀,可谓能文能武。政治上,他执政时魏国也还算清明。

既如此,为什么大家都不太愿意为他歌功颂德呢?


(1)德行有亏,冷血无情。

曹丕德行有亏,比其父曹操更甚。众所周知,他逼得汉献帝禅让。但高明的是,他并未舞刀弄枪、以死相协,甚至谦让了二十余次,表示“薄得”“不敢当”。但,也仅仅是粉饰而已。

220年,曹丕亲率10万余众,声称南征江东,但一路上走走停停,最后在曲蠡安营歇息一个月之久。曲蠡距汉献帝所在的许县仅五十余里,十万大军进又不进、退又不退,汉献帝还能食甘味、寝安枕么?

汉献帝无奈,只得写下禅位诏书。可怜的是,一次不允、二次不接,直到下达了四次,臣僚也上呈劝进表奏多次,曹丕才显得勉为其难地吐出一个字:“可”。

曹丕篡位之心已久。但父亲在称王时便有很多人反对,尤其是那些士族大夫,更是以死谏言。更不要说要取而代之、改朝换代了。所以,曹丕导演了禅位这场闹剧,但这却无法抹杀他“不忠”的事实。

除了不忠,还有不孝、不悌、不爱。

曹操一死,他便将其侍妾占为己有,生母斥他为“狗鼠不食”之人。对待兄弟,他为帝之后也空前严酷,甚至残害同胞兄弟,生母痛哭“汝已杀我任城(指曹彰),不得复杀我东阿”。对待昔日情深的妻子,他也毫不手软,亲赐自尽,且一代佳人,死时以糠塞口,以发遮面,十分凄惨。

如此德行之人,恐怕无甚可推崇之处,这是其一。

但仔细翻看历史,篡位、强占侍妾、残害手足、赐死嫡妻的帝王们也大有人在,后代千秋称其为“圣主”的也不在少数。曹丕为何就被“忽略了”?


(2)尴尬的“平庸”之道。

曹丕家世不俗,但成也由此、败也由此。

曹操出身并不好,但击破青州黄巾军后,得兵三十余万,之后一路披荆斩棘,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且他诗文也不俗,后世便有“曹孟德诗如摩云之雕,振翮捷起,排焱烟,指霄汉”的高度评价。

曹植几乎没有什么政治才能,但诗文极佳,备受推崇,仅《洛神赋》一文就可实力碾压众人,最明显的是常把它与屈原的《九歌》和宋玉的《神女》诸赋相提并论。且在铜雀台上同作《登台赋》时,曹丕便略逊一筹。谢灵运赞他“才高八斗”,钟嵘亦赞他“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父亲为乱世英雄,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弟弟才气逼人,又在他之上。所谓,“功不及父,文不及弟”,曹丕就是这么一个尴尬的所在。

但曹丕,却是一位不容小觑的帝王。

在开疆拓宇方面,他虽然没有曹操那样的丰功伟业,但是政治上听从陈群建议创建九品官制、严禁宦官干政,军事上重新开通西域,礼制上严厉禁止厚葬,也都算得上不同凡响之举。但真正使他名留后世的,还是在文化领域上的重要贡献。

在文化上:他深刻,是中国将文学的社会功用提升到“经国大业”高度的第一人;他时尚,是中国开创文学沙龙的第一人;他大度,是中国能够客观公正评价同时代的作家和作品,完全没有“文人相轻”恶习的第一人;他前卫,是决定编纂首部中国式大百科全书,即所谓类书的第一位皇帝。他知道“立德”太难,再说自己的德也实在不突出;而“立功”,此生要超过父王曹操怕是无望;所以自己唯一可以施展拳脚的空间,是在文学的“立言”上。也算是他看清局势,才得以留名不朽。

由此看来,他倒算得上一位不差的皇帝。古今的学者、大贤们,对他的评价虽然莫衷一是,但就其政治上的作为和文学上的建树,还是基本给予肯定的。如:

王勃:文帝富裕春秋,光应禅让,临朝恭俭,博览坟典,文质彬彬,庶几君子者矣。

张说:周文王之为太子也,崇礼不倦;魏文帝之在青宫也,好古无怠,博览史籍,激扬令闻,取高前代,垂名不朽。

郭沫若:曹丕在政治见解上也比乃弟高明得多,而在政治家的风度上有时还可以说是胜过他的父亲。如令宦人为官不得过诸署,禁母后预政,取士不限年资但纠其实,轻刑罚,薄赋税,禁复仇,禁淫祀,罢墓祭,诏营寿陵力求俭朴等等,处处都表示着他是一位旧式的明君典型。

马植杰:从曹丕的政治设施来看,也有些不错的。拿曹丕与其他封建帝王相比,尚属中等偏上者。

《世说新语》上说,《七步诗》一出,曹丕“深有惭色”,便免了弟弟曹植的死罪。

但曹丕,作为一位不可小觑的帝王,会因为一首诗而良心发现,免了煎迫其弟之心?

此事还有待考证。

                                                                                                                                                                                                                  (图片均来自网络)


此事还有待考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来都没想过,胆小如我的人也会爱上丛林飞跃。 现在想想,行程前一天还在和别人倾诉害怕心惊的我是多么的无知与矫情。即...
    鱼不羁阅读 363评论 0 0
  • 四月清风欲送晚 池前飞雪不见凉 似是冤案在人间 却道天晴好个春
    南有乔木刈阅读 206评论 0 1
  • 风卷云舒 只余下苍白的回忆 擦肩而过 还有依依不舍的迷离 相遇 不在你春暖花开的世界里 终只能流水落花随风逝去 假...
    谭诗佳阅读 281评论 0 1
  • 嗯~这周就只上一张图吧~
    停针不语时阅读 184评论 0 0
  • 今天是他生日,昨晚纠结了很久才决定跟他说句生日快乐,打电话或者微信直接唱生日快乐歌恐怕我还是没有勇气,所以录了好几...
    Dear果阅读 26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