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韵悠悠

图片发自简书App

     醒来看见儿子在微信朋友圈里说:“给百老汇音乐剧配了两天乐,目测可以靠拉琴走穴挣外块了”开心地笑了,悠扬的旋律在脑海中响起。眼前浮现儿子学琴练琴的很多情景,真的如放电影一样。我必须来定格剪辑一下,封存在文字里,成为我生命中永久的美好回忆。

      音乐是我生命中最亲密的朋友,我从小就喜欢唱歌,更渴望能学门乐器。可那时的父母认为拉弹唱跳都不是正经事,加上子女多经济不富裕,不可能给我们提拱相应的投资.好在我父亲尚能投我所好,上中学时就给我买了砖块头收录机,名为学习英语,实际上我常用此来听音乐。怀儿子时已经知道有胎教的科学知识,但是却不知选择哪类音乐更适合腹中的孩子,只是经常听一些自己喜欢的歌手的歌曲,基本没听过高雅的对孩子智力有较大提升的纯音乐,更不要说交响乐等古典音乐了。幸运的是这些简单的无以复加的胎教或者我对音乐爱好的基因影响了儿子,他蹒跚走路时听到电视里放点歌的节目就能立即停下来,专注陶醉地沉浸在其中达几个小时,还时不时跟着瞎哼两句.呀呀学语的他在进出玩乐之时,嘴里常々含混不清地哼着“天天走一回"和"三月里的小雨淅泥泥(沥沥),因老公是南方人,孩子好多年也是n、l不分,左邻右舍的人们都喊他“小南蛮"来逗笑。

       儿子四岁半时的某一天,我带他去租住房子附近的少年宫玩.有一个房间的民乐班正在排练,扬琴二胡笛子等乐器演奏的曲目深々吸引了他,他站在门口目不转睛地看着听着,像一个雕塑样矗立在那儿一动不动,神情是那么专注,那么投入,我几次想拉他走开都没成功.直到近一个小时乐器班排练结束,他才依々不舍地跟我离开.至今每想到这次经历我都感慨感动不已.感慨一个纯真的孩子那忘我专注的神情深刻诠释了“热爱、衷情”的含义,感动于人类创造的音乐这一艺术形式的魅力,她能如此强烈吸引一个纯真幼稚的孩子发自本能地原始地对美好事物的虔诚热爱.

      从那开始,我们母子就开始了八年之久的学琴之路.由于当时我们的收入有限,钢琴学习的费用太高,携带太不方便,我选择了让儿子学小提琴.去买琴的时候虽然买的是那个店里最小的琴,找到教琴的老师才知道那琴是四分之一的,儿子的年龄段用八分之一才合适.可当时卖琴的店铺太少,琴价当时已是我们工资的几倍,我也就让儿子凑合着用了。教小提琴的老师说他们当年的班已开课四个月了,让我儿子跟第二年七月份的那个新班吧.我跟老师商量就跟这个班,我让儿子每天多练几个小时,把前面的课补起来,老师勉强同意了.从此几个月晚上的七点以后,出租房里就响起小提琴"呕呀嘲哳难为听"和我大声唱谱说话的声音.小提琴属于弦乐器,需要经常调弦、打蜡,初学时不懂也不会调,那拉出的噪音特别刺耳,以致于房东儿子常说"你家吃过晚饭以后还杀鸡呢”.

       学琴路上悲喜交加,故事不断。儿子上小学以后晚上要做作业,练琴时间就放在中午了。我下班做中午饭的三四十分钟里,我边做饭边唱他练的谱子,他在自己的房间拉琴,听不到琴声了,我就大声督促他不要偷懒.他有时会用要给琴弓打蜡来拖延,有时会说弓毛脱落了不能拉了,有时要喝水……学琴到三四年的时候是最枯燥最难熬的时候,有一个月儿子用手连续拆坏了四把琴弓的弓毛来逃避练琴;每个周末下午一点半的上课时间要放弃看父母、娱乐和午休感觉很疲惫;刮风下雨下雪去上课时路途行走艰难;亲戚朋友不理解说我逼孩子太紧……我咬牙坚持了下来.带孩子去参加级别考试,他拉完琴出来小脸紧张得通红,手心都攥出了汗;去省城参加少儿艺术大赛,第一次单独带着八岁的儿子住旅馆既新奇又有些害怕,没有单人房,担心另一个床位有陌生人入住,让儿子练琴壮胆到晚上十一点才睡。比赛时抽签抽到倒数第二个出场,从下午两点到晚上八点的等候,耗尽了热情,正式演奏时草草收场,拉着儿子跑去火车站赶最晚的一班火车;十级考试时淘汰率较高,和孩子一起的五个男孩只过了我儿子一个,看榜时我娘俩紧张得大气不敢出,心提到了嗓子眼,看到了通过的榜上有名兴奋得跳了起来……我今天回想起来还是那么充实甜蜜,那是一段多么美好的亲子时光啊!

儿子上中学以后就不再跟老师学琴了,我也不督促他天天练琴了。但还是提醒他周末的时候,写作业累的时候拉拉琴,调剂一下心情,不要让手法太生疏。有一次晚上家里停电,百无聊赖的他主动拉起了琴,他把跟老师学的一些曲子拉完以后,又自己尝试着把近期喜欢的歌曲拉了出来。一片漆黑的夜晚,那悠扬的旋律从他的手下自如地蔓延开来,弥漫在我们的四周,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其愉悦美妙绝伦之感真是穷尽字典上所有的文字也难以描述。而他自己更为能自如驾驭小提琴而欣喜若狂,兴奋不已。那时他的小提琴还是最低级的机械琴,虽然音色不是太好,但由于他八年之久的不懈努力,自己学会了调弦正音,拉出的曲子早已悦耳动听了起来,初高中每次晚会上都有他独奏的身影,主动练琴的时光越来越多。

      考十级的时候,一起学琴的孩子中许多孩子都换了昂贵的手工琴,我考虑到他当时还没有能力自己选琴,就和他约定等他拿到大学通知书的时候,让他自己选一个自己认为最好的手工琴。高二升高三的暑假,我们母子去东北三省游玩,在哈尔滨中央大街附近的乐器一条街上,见识了数以百计的小提琴,儿子当时过了一把瘾,在各家乐器店拉了许多高档琴,但最终怕有质量问题不方便调换沒有买。后来在北京,我们跑遍了所有的乐器店,看到了在哈尔滨看上的那把琴,就果断地买了下来。

       如虎添翼的儿子与音乐的缘分越来越浓了.刚上大学的的第一个月,其他新生要进行军训,而他和另一个会弹钢琴的同学去练习合奏《梁祝》去了;中秋晚会上又和一个吹萨克斯的同学齐奏巜良宵》;学校举行班歌比赛,同学做词,儿子即兴作曲,用小提琴给同学们伴奏,引来无数赞叹;大三作为交换生去美国后的第一个月就被同校的一个美国校友拉去给他的婚礼演奏助兴;如今他加入了一个交响乐团,更是演出不断……

       很欣慰儿子能够拥有演奏小提琴的技能,悠悠的琴声充实着他的心灵,陶冶着他的情操,让他未来的生活快乐而美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