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教育的尊严

【20190412】过去有个财主请人盖房子,谈好了工钱,开始动工修建,进度很快,主人很高兴。为表示感谢,他就请工匠们吃饭,吃完第二天进度明显慢下来,又不好意思问。过了一周,又安排工匠吃饭,工匠们坚决推辞,后来拗不过,去了。第二天进度更慢了。主人赶忙问,是不是工钱太少,还是别的原因,工匠笑而不语。房子建成五年后,最初建的开始漏雨,属于正常;十年后,第二批房子也有漏雨,已经很好了;但第三批房子却从不会漏雨。主人恍然大悟。

      朱永新老师说,新教育的彼岸是什么模样?我想,彼岸是一群又一群长大的孩子,从他们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这不仅仅新教育的彼岸,也是整个教育的愿景!观照现实,我不仅想到了教育的尊严。

      从前,农村学校里没有食堂,公办教师如果不在本村任教,吃饭是在村民家里轮的,有时候是只在有小学生的家里轮,这可是村里的一件大事。记得父辈们都叫老师“先生”,村民在街上见到老师都恭恭敬敬,如果轮到谁家管饭,那可是提前几个月都订好了日子,早早地打扫好院落,准备好饭菜,然后到学校请老师。吃饭的时候,哪怕是借,也要给老师一张桌子放饭菜,摆在屋子中间,家人都要等“先生”吃饱了,才开始动碗筷。老师离开,必然是全家人送出家门,连连说没招待好。那时候,村子里的大事小情都要请“先生”神断,在他们眼里,“先生”就算不是“文曲星”,也是满腹经纶的读书人,可以给他们带来希望和未来。

      记忆中的老师,并非什么名校毕业,也完全没有名车靓装加持,一个个儒雅睿智,高深莫测。那时候的课本,低年级只有语文数学;那时候的校园教室,几乎没有标语;那时候学校的软件硬件条件都很差……可是老师们却教给我们阅读、音乐、体育、书法、历史、地理甚至审美情操,学校让每个人全面发展,不为功利。

      那时候,教师的惩戒很普遍,但他们不是为了考试成绩,只是觉得对不起人家的尊重。也从来没有家长到学校闹事,因为怕丢人:“先生”是对的,你去找事儿就一定是错的。常常是,学生挨了惩戒,回家家长严加管教,还要主动到学校给老师道歉,希望要求更严格。

      美国2009年的全国年度教师托尼•马伦说:最优秀的教师有一个共同的品质:他们知道如何读懂故事。他们知道走进教室大门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独一无二、引人入胜,但却没有完成的故事。真正优秀的教师能够读懂孩子的故事,而且能够抓住不平常的机会帮助作者创作故事。真正优秀的教师知道如何把信心与成功写入故事中,他们知道如何编辑错误,他们希望帮助作者实现一个完美结局。

      这都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呀!我们向往。新教育不是刷刷墙壁,挂挂标语,组织多少活动,建立多少社团就ok了,而是要回到教育的起点,尊重教育的最本质意义,做真教育,做心教育,做“人”的教育。我们要用阅读去接近高贵的灵魂,用写作去梳理生活的繁芜,用课堂传播人生的智慧,用活动开启高远的梦想。

      只有尊重教育,教育才能更好的传承,新教育一直都在路上,路上很美,希望有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很好很好很好 与光影中穿行,品人生之百味 花间一壶酒 静看往事种种 我风尘仆仆 一路打拼一路走来 成熟二字依然爬上...
    志死防御阅读 3,921评论 0 1
  • 前段时间因特别想知道人类是怎么来的,以及为什么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如是上网搜索了相关书籍,发现了这本由著名历史学家...
    笛暮阅读 6,233评论 1 12
  • 昨天晚上二米长一米宽的绣图《琴棋书画》竣工了;从2008年6月24日绣第一针起,到2019年1月21日结束,总耗时...
    小安娘阅读 3,848评论 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