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读书笔记《行为设计学》
说到仪式感,大家都会想到《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心理学家荣格说:正常的身心需要一定的仪式感。
在你的记忆中一定有某些时刻难以忘却,历久弥新,这种感觉就是“峰值体验”,而这种体验是可以被“设计”的!高峰和结尾的体验,决定了我们对某件事的评价。
而随着我们年纪越大,会越难被打动,因为大部分人在13到29岁,是拥有体验最丰富的年龄阶段,29岁以后不是说体验不到了,而是比较难以像年轻时那样被感动。
所以更要学会对平淡无奇说不,用心抓住生活中的关键时期,给家人和朋友带来峰值体验,这些都会是记忆中的亮点。
如何打造峰值体验?先要来了解看看它的构成,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奇普·希思,在这本书中指出,所有的峰值体验,其实都是由欣喜、认知、荣耀、连接四种要素中的一个或几个构成的。
何为欣喜阶段?俗话就是焕发你年轻时心动的那一刻,尤其是要充分利用下面几个时刻,不要轻易忽视。
①转变事件, 幼儿园,入职第一天,结婚。
②里程碑事件,对于里程碑式的时刻,人生来就有一种渴望。比如自己坚持早起21天,孩子坚持阅读1000本绘本
③低谷事件。人生总是起起落落,得到负面的评价,失去所爱之人,努力工作却出现了失误……在人生遭遇低谷时,打造峰值体验不仅最有效,更是一种安慰和鼓励。这些时刻,是不是我们可以尝试做一个欣喜时刻?
再者是认知时刻,人生中总有那么几个时刻,被现实绊倒,这事过不去了,俗话就是顿悟。
要记住认知时刻的一个原则,关注问题而非解决方案?
首先想到问题有多严重,然后要突破自我认知。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遇到一个“高标准+有信心”的导师,既能给你方向,又能给你支持,那么那些决定性时刻将会点亮你的人生。
当你能把曾经的失败当成晚餐时的谈资,那你一定从中获得了学习和成长。很多经验来自于打击之后的成长,有可能产生认知时刻来记住它。
接下来,我们要谈一谈荣耀时刻。
除了铭记自己的荣耀时刻,还要善于为别人打造荣耀时刻。善于主动观察并挖掘别人的优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认可他人了。对他人真诚的赞美会带来莫大的力量,而这样的简单方法却总容易被忽略。
职场中真正做到这点的人真不多,正如《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中指出,"我们的大脑的习惯是关注与负面问题上"。
团队的领导需要特别关注这点,一句总结到位的话,
"你所做的,我都看在眼里,我很欣赏你。
除了特别善于倾听,如果还能送上量身定做的鼓励。可以写感谢信,用纸写下来。会把员工和你关心的朋友感动的不要不要的。
我记得在《幸福的客栈》中,刘涛和老公王珂就是非常会打造仪式感,王珂也是特别用心的老板,在结束时,送给每一位员工的礼物,都恰到好处的给予各位员工感动涕留的认可。
尤其说涛姐最后的送给王珂的礼物,提名为《我的王》一本DIY的纪念册,里面有两人从相知,相爱到相亲,还有两个可爱宝贝眼中的爸爸是什么样。把王珂感动的几度哽咽。让电视机前的我也哭的稀里哗啦,想象自己以后在我的是我的生活中也要用心去准备,给亲爱的他一个"峰值时刻"。
最后一点是"联结时刻",怎么样让一个团队产生同一个远景?
打了鸡血一般的工作激情虽然很好,但从长远来看,拥有共同使命感对一个团队来说更有意义。使命产生与他人的连接,自己的工作就具有社会性。即使你在下班回家时筋疲力竭,心中也会很充实,因为你又度过了意义非凡的一天。
怎么打造使命感?有一个方法,从非常现实的问题中不断问为什么?能最终找到你做这份工作或者事件背后的使命感,才更有动力。
最后,请留心每个时刻所包含的可能性。我们有能力创造欣喜,激起认知,引发荣耀,鼓励连接。这些超越寻常的时刻,才是让生活意义非凡的点睛之笔。
Part 2. 每日复盘
1.首先,"写"这件事值不值?
现在每天阅读,倒逼自己输出,写读书笔记,其实就是通过自律来制造""记忆隆起"",随着大脑皮层中的记忆隆起变的更多,会把我们的记忆时间拉的更长,让我们更接近年轻心态。
2.白天工作超级忙,如何完成自己的打卡任务?一定要善于调整时间:
现在尽量把英文口语打卡放在起床后。
把每天阅读一万字放在下班公交或者地铁上。
确保每晚足够的睡眠时间。
Part3 每日打卡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