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网络构建请求的基本流程:
- 创建请求:构建请求对象,包括URL、请求方法(GET/POST等)、请求头和请求体(如果有)。
- 发送请求:通过网络库(如Retrofit或HttpURLConnection)将请求发送到服务器。
- DNS解析: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
- 建立连接:与服务器建立TCP连接。
- 发送数据:如果是POST请求,发送请求体数据。
- 等待响应:服务器处理请求,并返回响应。
- 接收响应:接收服务器返回的数据,包括状态码、响应头和响应体。
- 处理响应:解析响应数据,处理成功或失败的情况。
- 关闭连接:释放网络资源,关闭连接池或网络连接。
二、DNS缓存时间决定因素
1.DNS 服务器的 TTL(生存时间)
- TTL(Time To Live):每个 DNS 记录都有一个 TTL 值,表示该记录在 DNS 缓存中可以存活的时间。TTL 值由 DNS 服务器在响应查询时指定。过期后,DNS 客户端需要重新查询 DNS 服务器以获取新的记录。
- 如果 DNS 服务器返回的 TTL 较长,Android 设备将会在此时间内缓存该记录,直到 TTL 到期。
2.Android 系统的 DNS 缓存策略 - Android 系统会使用系统级的 DNS 缓存来存储解析的域名信息。系统会根据 TTL 值来决定何时清除缓存。
- 一些 Android 版本可能会在系统 DNS 缓存中应用自己的限制或策略,以提高解析性能或避免 stale DNS 信息。
3.应用层 DNS 缓存 - 一些应用程序(如浏览器或网络库)可能会实现自己的 DNS 缓存,依据 TTL 和自己的策略管理 DNS 记录的有效期。
- 应用程序的 DNS 缓存通常不会影响系统级缓存,但可以影响特定应用的网络请求行为。
4.用户或开发者的设置 - 用户或开发者可以通过网络设置(如修改 DNS 服务器)影响 DNS 查询的行为。例如,使用公共 DNS 服务器(如 Google DNS、Cloudflare 等)可能会获得不同的 TTL 值。
5.网络变化 - 网络环境的变化(例如 Wi-Fi 和移动数据之间的切换)可能会导致 DNS 缓存的刷新。Android 可能会在网络切换时清除 DNS 缓存,以确保连接的新网络使用最新的 DNS 信息。
6.系统重启 - 系统重启时,所有的 DNS 缓存都会被清除。
总结:DNS 缓存时间的管理是由 DNS 服务器提供的 TTL 值、Android 系统的 DNS 缓存策略、应用层的实现、用户或开发者的设置等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了解这些因素可以帮助开发者和用户更好地管理网络请求和性能。
三、网络连接池
1.最大请求数:连接池中最大可设置的请求数,当超过连接池最大连接数时,新的请求将会被阻塞,直到有可用的连接释放。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 阻塞等待:新的请求会等待,直到有空闲连接可用。
- 超时处理:如果等待时间超过设定的超时限制,可能会抛出异常,通知调用方请求失败。
- 拒绝策略:某些实现可能会采用拒绝策略,直接拒绝新连接请求,而不是阻塞。
- 连接释放:当已有的请求完成后,连接会被释放回连接池,新的请求就能继续执行。
通过这些策略,连接池能够有效管理并发连接,防止资源的过度消耗。
2.最大并发数:连接池中最大并发请求数,当超过最大并发数时,处理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 请求排队:新的请求会被放入等待队列,直到已有请求完成并释放连接。
- 抛出异常:某些实现可能会在超过最大并发数时立即抛出异常,通知调用方请求无法处理。
- 请求拒绝:新的请求可能被直接拒绝,返回一个错误响应,指示用户当前无法处理更多请求。
- 动态调整:在某些场景中,系统可能会动态调整并发限制,试图平衡负载和性能。
- 超时处理:对于排队的请求,可能会设置超时,超过时间后仍未获得处理机会的请求会被终止。
这些策略可以帮助有效管理并发请求,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性。
3.最大空闲连接数:连接池中可以保持的最大空闲连接数。超过这个数量的空闲连接将会被关闭,从而释放资源。
4.连接保持时长:连接在空闲状态下可以保持的最长时间。
四、网络连接池复用流程
网络连接池的复用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连接池创建:初始化连接池,设置最大连接数和空闲连接数。例如,在 OkHttp 中,可以通过 ConnectionPool 类来创建。
- 请求发起:客户端发起网络请求时,首先会检查连接池中是否有可用的空闲连接。
- 连接复用:如果连接池中有空闲连接,则复用该连接,避免建立新的连接。这能显著减少连接建立的时间和资源消耗。
- 连接创建:如果没有可用的连接,客户端会创建新的连接,并将其加入连接池中。
- 连接使用:发起的请求会通过使用的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 连接关闭:请求完成后,连接不会立即关闭,而是返回连接池,标记为可用状态,以备后续请求复用。
- 空闲连接清理:根据设置的空闲时间和最大连接数,连接池会定期清理不再使用的空闲连接,以释放资源。
通过这个流程,网络连接池能够有效地管理连接,提高网络请求的效率和响应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