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和孩子沟通了报考综合评价事宜,最终达成共识: 今天上午,孩子去找班主任老师签条子,到教务处打印成绩单,准备申报南方科技大学,为提前批做准备。
今天中午吃饭时,孩子一声不吭,两眼满含泪水。
我小心翼翼地问: 怎么了?在学校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了?还是这次考试没考好? 你遇到什么事儿或者有什么心里话给妈说说吧,说出来会好受一些,否则,憋在心里会很压抑,很难受的。
妞默不作声,只是埋头吃饭,委屈的泪水顺着脸颊滚落到嘴角,我连忙帮其擦拭。
现在是个关键期,也是个敏感期,我生怕哪句话说不对了,引发口舌之争,也只好选择了沉默。
吃完饭,妞回屋写作业,我洗碗。然后各自午休。
1点50准备上学的时候,妞叫我到她房间。一进门,发现她躺在床上仍然在默默流泪。
“孩子,想哭,你就哭出来吧!放声哭出来,发泄一下,心情会好受一点。”
眼泪,是情感的宣泄!压抑太久,终要释放。
“呜呜呜”,孩子再也控住不住自己,竟然嚎啕大哭。
哭完,妞郑重其事地说: 妈,我知道该怎么学习,你以后能不能不要管我那么多!我一到家,你就给我唠叨,说我不该背英语了,应该补理综了。好像你的建议都是正确的,我就应该听你的安排。如果我住校,哪有这么多事。
“好好好,妈以后啥也不说不问,只管接送你上学,给你做饭,做好后勤。”此刻,倾听是尊重,顺从是忍耐,家长要甘愿做孩子的出气筒,让其尽情的宣泄,把负面的垃圾情绪统统的倒掉。
反思: 1.可能是昨天晚上和孩子谈论报南科大的事影响了孩子心情。孩子本不想报,作为家长觉得是一次机会,不舍得放弃,就和孩子两次沟通(每次都谈话快一个小时),最终勉强答应报考。2. 可能今天早上,我见孩子背英语,提醒她弱科提升空间大,要多复习理综。其实,孩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和计划,家长的唠叨,只会给孩子带来焦虑和烦躁。3.学会忍让,闭嘴不说。再有40天就高考了,在最后的日子里,孩子的压力本来就大,家长做好后勤,莫问学习,还孩子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保持良好心态、规律作息就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