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天才,我们马上能联想到很多人,他们一般都是拥有自身天赋或天分,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发现并加以利用,取得了举世闻名的成就。有没有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是天才,只是没有正确的练习,所以才没有显现呢?先来看三个小故事。
一个实验
美国一所大学曾经做了一个为期三年的研究,了解教授快速阅读的最好方法,研究人员测试了一千多名读者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第一次,在没有教授任何方法的前提下,统计一般读者每分钟读90个字,而优秀读者每分钟读350个字。
而在教授了快速阅读方法之后,一般读者增加到了150个字/分钟,而之前每分钟读350个字的优秀读者,在经过了快速阅读方法的学习后,竟然增加到了2900个字/分钟,打破了我们以往认为的“起点低,进步大”的观点。
一位名人
再来看一个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例子。富兰克林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因为对电的研究而声名远扬,同时,他还是一位备受欢迎的作家及出版家,是美国第一家公共借阅图书馆的创始人,卓有成就的外交家及发明家。
但他最痴迷的却是国际象棋,他下了三十年的国际象棋,年迈的时候把更多的时间用来下棋。以他的聪明,再加上投入大量时间的练习,是否水平很高呢?没有,他的象棋水平只能算中上,不能与当时欧洲优秀棋手相提并论。
一份职业
伦敦的道路交通堪称世界之最,它并没有由大道构成的道路网络来指示方位和路径,相反,其主干道相互之间都形成奇怪的夹角,主干道呈曲线弯曲,单行道、环形交叉路和“断头路”随处可见。如果游客想找一个地方,基本都会选择出租车。
而伦敦的出租车考试更被誉为“世界上最难的测试”:以查令十字街为圆心的9.6千米半径范围内,约有2.5万条街道,应试者必须熟悉这些街道的建筑物及地标性建筑。而应试者往往都要花数年时间,详细记录建筑以及到那里的最佳路径。
从第一个实验中我们看到,针对自己的优势进行训练,往往能起到飞速发展。从上学的时候起,我们就一直被灌输一种错误的理念:“你的数学已经很好了,要花多点精力在语文上”,而且那时往往都美其名曰:全面发展。
所以我们往往都误以为,某方面自己特别突出,所以可以不用管它,而是分散精力去弥补自己的不足。自己写作很好,但是英语不行,就报名课程去学英语,唱歌好的学画画,画画好的学吉他,专注副业一百年,却从不关注自己想要什么。
其实我们缺少的,都是自己与自己对话,对自我的认知。我们都太过关注自己没有什么,而通常会忽略自己拥有的,穷尽其力去查缺补漏,而从来都没回头看看,这一路走来,自己的感受是什么,擅长什么,往往我们缺的不是能力,而是反思。
光与自己对话还不行,还要练习,而且不是普通的练习。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提到的“一万小时定律”相信大家都听过,而近几年实验研究表明,我们不仅要持续的关注、实践和练习,而且还要刻意练习,i+1的练习。
i+1理论是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教授提出的,核心理念旨在纠正人们不要重复做简单的练习,而是每次都要比自己能力略微难一点,这样的练习才是有效的,才是可以不断获得提高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公交车司机的开车技术和意识普遍比出租车司机的差,因为公交车走的路线相对固定,在同一路段的路况相对变化较小;而出租车不仅每次路线不同,有时路况相对复杂,小区、胡同或是丁字口,都会时常锻炼着司机的行车意识和技术。
因此,你有可能是天才,只是缺乏与自己的沟通,没有更好的认识自己,没有过多的关注内需;即便认识了自己,也要通过正确的练习方式,不要总是意图用时间长短来评判自身成长,而应该更多的关注自己的变化和提升。
“一个实验”引自刘佳老师在橙子学院中讲的天赋才干课程
“一位名人”和“一份职业”引自安德斯·艾利克森的《刻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