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一位博士生火了。他创作了一首歌曲《平凡从医路》,晒在网上仅一周的时间,总播放次数就已经达到了500万。报道这则消息的文章,阅读量轻松过10万+。
这首歌走红后,他被网友称为“医学界的周杰伦”。
“你发誓要做个医生,拼命去挽留,战胜了病魔,让每个家庭幸福能长久,放弃了骄傲,将信念深藏,向困难说不,怀揣着梦想,努力去走好这平凡的路……”
近来,我发现网络上,具有如此艺术天分的医生特别多,也许他们一直都在,因为互联网,才让我们发现了他们。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几位“85后”博士生,2014年组建了青光眼乐队,乐队创作方向定位于医学科普,学科涵盖肿瘤外科、心内科、急诊科、中医和眼科,每首歌唱一种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精神分裂》、《宫外风云》……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乐队创作已经推出了11首单曲。
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科主任缪中荣教授,热爱画画,学习并坚持原创漫画长达15年之久,其笔下无论医生还是患者,动作神态生动有趣,笔触酣畅直接,极具漫画名家丰子恺的神韵,他的公众号“小大夫漫画”,在自媒体界小有名气。
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谭先杰,工作之余,开公众号撰写科普文章,出版《子宫情事》一书,除了专业科普文章,他更注重记叙生活感悟、童年趣事,奋斗历程等有温度的文章,感人至深,有声有色,即将出版自己的另一部新书《致母亲:一个协和医生的故事》。
医生群体中还有很多人创作诗歌、绘画、小说……
-2-
长期以来,音乐、小说、绘画等这些所谓艺术,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是茶余饭后可有可无的东西。在医疗行业的群体中,更是如此。
医生的职业,每天和病患、痛苦打交道,充满着紧张、忙碌和焦虑,需要更多的付出理智和果断,医生的形象向来是以严肃冷峻、不苟言笑示人,是冷静客观的超然姿态。是不需要感情化和艺术化的。
艺术,被人们视为理性工作的对立面,是不被支持和鼓励的。
所以,医生每天除了生活就是工作。八小时之外,依然一头扎进专业领域,沉浸在一种线性缜密的思维和顺序推理之中。
医生的工作充满了理性、刚正、逻辑、演绎等冷冰冰的气息,似乎越来越缺少美和情感性的东西,越来越缺少人情味。
这不是信口而来,在我们的行业已经看到,医生的学历越来越高,医疗科技水平越来越先进,但是,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没有提高,医生对自己的职业满意度也没有提高。
病人是有血有肉,有温度,有情感的人,医生何尝不是。精神追求对每一个人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写作、绘画、音乐等这些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具有天生的“柔和”能力,可以引发思考和情感的表达,让我们精神世界得到丰盈的重要方式。
-3-
著名妇产科专家郎景和院士曾说过:科学家需要更多地付诸于理智、艺术家需要更多地倾注于感情,而医生则必须集冷静的理智和热烈的感情于一身。
无论是绘画、音乐还是写作,这些感性的艺术创造需要审美力的观察、心灵的体悟和生活的关联,这样的锻炼无疑会让人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在艺术中找到自己的快乐并感染他人。
艺术的魅力在于,它能够有益补充医生的理性思维,能够从全新的角度看待问题,看待病人,从器官、组织、细胞中的线性分析中跳出来,看到不同的世界。
就在我要结束此文的时候,我看到了“协和谭先杰”公众号更新了文章,他告诉读者,今晚21:50,CCTV13新闻频道《面对面》节目,播出他的《一台手术背后的故事》的深度访谈。
他在文中有这样一段记录:
“访谈当中,有一小段我很压抑,就是我谈到回家后看到桌子上的孩子妈妈留下的纸条的时候。因为那一刻,我真正的感到,脱下白大褂,医生就是普通人。”
是啊,医生也是普通人。
对精神和艺术的追求,才能让每个人更有人情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