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的灾难像一只巨手抺平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家园……
滔天巨浪中,一双双惊恐的眼睛,一声声凄厉的尖叫,以及一张张痛苦抽搐的脸庞就这样被永远的铭刻在每一个经历过的人心中。洪峰过后,满目的疮痍,满身的伤痕,满心的悲痛,满腔的无助,他们该等待谁来救赎……
于凄风惨雨中,他们匆匆赶来,在断壁残垣中,他们来不及坐下喘口气,来不及端起杯子喝口水,甚至来不及看看这地势到底有多危险,救援到底有多难,就一头扎进了废墟堆中。此时他们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早一分钟投入救援,就能给生命多一份存活的机会……
蓝色的队服给阴郁的天空划开了一道豁口,这让阴霾笼罩,泥泞不堪的洪灾现场透进了希望的𥌓光。在这道曙光中我看到了一束飘逸的长发……
虽然白色的头盔,蓝色的口罩挡住了她的面庞,但我还是从那束漆黑的长发中看出这是一个女人。她的身上沾满污泥,她的长发凌乱不齐,她用自己暴起青筋的双手与队员一起从废墟中挖出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
如此艰巨而又痛楚的灾难救援现场怎么会有女人的身影?我万分震惊也万般疑惑。然而,此后的数天里,她就这样一直与灾民同在,与灾难抗争,她的目光坚毅, 她的神情忘我……
她嘱咐我,要写她可以,但千万不要把她塑造成女强人的形象。我说,要写你,我不但要写你坚强的外表,我还要直面你柔软的内心。
在群山环抱的优美环境中,流水潺潺,莺歌燕舞。微风吹拂着窗外的树林,树叶应风而动,轻柔的声响尤如一段婉转悠扬的旋律在林间回荡。聆听着这大自然演奏出的绝佳乐曲,看着身着一袭蓝白相间飘逸汉服的美人用芊芊细手优雅地泡茶。“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抚柳。眉梢眼角藏秀气, 声音笑貌露温柔。”此情此景,你是否会怦然心动?
这是一个柔弱的女子,披肩的长发,齐眉的刘海,灵动的双眸,优雅的举止……她说,她喜欢听琴品茗,她喜欢设计服装,她喜欢游山玩水,她喜欢穿汉服,酿果酒,她浪漫,有品味,懂生活……
如果不是那样的一场灾难,或许她永远叫另一个名字而非“水草”。
“我是水草,2008年参加汶川地震救援后深受震撼,于2009年成立了福建蓝天救援队,展开防灾、减灾教育培训,参与各种灾害事故救援行动,先后带领队员参与过玉树地震、云南盈江地震、云南昭通地震、四川雅安地震、云南鲁甸地震、尼泊尔地震等大大小小上百起救援工作,八年来拯救数千人于危难之中。如今蓝天救援队已经形成了一个建立在风险处理及预防基础上的综合性应急管理体系,成为一个涵盖生命救援、人道救助、灾害预防、应急反应能力提升、灾后恢复和减灾等各个领域的专业化、国际化的人道救援机构。”这是她的自我介绍,于我看来有些轻描淡写。
“救援队成立之后,我意识到预防大于救援,2009年4月起开始筹备海上救生演练,却在装备上犯了难,培训要钱,专业救援装备也很贵,当时找一些部门借却无果;有人介绍了一个酒吧拍卖募资公益款的机会,我满怀希望去参加却被酒吧老板不检点的言行激怒,愤而离席……当时我忍住眼泪回到家,队员们还在家等着我,等着装备款……最后我自己掏腰包把装备一次性买齐。
6月份的海上救生演练做的非常到位,从此以后我每天都带着队员跟着潮水在海边执勤。当时我孩子刚上幼儿园没人照顾,安全起见就每天“栓在裤腰带上”跟着我在海边巡逻。
7月31号晚上我们巡逻到八点多刚吃完盒饭,突然看到海面一百多米处有一只手在挣扎,我就喊有人溺水了!四个队员立即跳下去,岸上的队员打120。捞上来是两个人,一个19岁的小伙子套泳圈被浪打翻了,他的叔叔从正面去救,结果被侄子抓住,脱不了身,剩下一只手在扑腾。捞起来后叔叔没有大碍,小伙子却没了呼吸。我们马上给他做控水做心肺复苏。当时海边的人都围过来,大声喊着:加油加油,蓝天救援队加油!
最后,经过及时的心肺复苏抢救,这个小伙子终于醒了,120也刚好到了。当时海边的人都欢呼起来,我们的队员们都很激动,说:我们今天救了一个生命,我们做到了!大家都哭了!”
她说:“这是蓝天救援队成立之后的第一起救援,当从死神手里夺回那个孩子的时候,我们深刻感受到救援的意义,再苦再难,也抵不过抢救回的那个生命!大家更坚定了救援的信念。从此之后我们加强天天执勤,对整个海岸线划出安全区域,危险区域,只要有游客游出四五十米外,队员都会游出去把他们喊回来。我们无数次提醒带孩子去玩的家长要注意别顾着自己游泳,别把孩子丢了。”
这些天道听途说了太多关于她的故事,我可以想象,从那古老的年代以来,人跟人之间的沟通,都是起源于一种渴望。不论是电视、电影、或者是书,都是在说故事。这种说故事的强烈渴望是全人类共有的。至于听故事呢,那种感觉就像跳出自己的人生,走进别人的人生,即使只是短暂的片刻。而那种感觉,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一扇神秘的门,连接上那种与生俱来的神秘力量。今天这股神秘的力量正牵引着我走进她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
在叙述的过程中她一改往日的果敢坚毅,声音几度颤抖哽咽,虽然我无法亲临现场与她面对面的交流,但通过录音我听出了她内心深处的波涛汹涌,有那么几段话让我喉头发紧,眼眶泛红。
跟她在一起二十几年,如今也在参与救援的闺蜜说:“原来的她养尊处优,过着人人艳羡的幸福生活。当年的她有着如日中天的事业,她勤奋好学,是个高级评茶师;她极度爱美,业余喜欢服装设计,称得上是个高级服装师;她信佛,乐善好施,每年都会到寺庙里去做义工。不仅如此,她经常会自酿水果酒分发给亲朋好友,并在每瓶酒上都写上贴心的祝语……她的生活小资而又惬意……
但自从亲眼看到汶川地震中无数的死难者后,她变了,她义无反顾地抛下了自己曾经拥有的幸福,走上了这样一条不归路……”
水草说:“其实我真的没你们看到的那么坚强,我的内心充满迷惘与彷徨乃至是深深的无助。当每次救援结束回到家看到有上顿没下顿,一直要别人帮忙收留的孩子的时候,我的愧疚是无以名状的。孩子12岁的时候,因为他的不理解,家庭宣告解体,我不知道这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伤害,更多时候我根本就无暇顾及这些问题,一旦投入到灾区,我什么都忘了,甚至忘了我还有一个孩子……”
“但卸下队服后,我内心的孤寂无人能懂。我害怕过节,什么传统佳节,乃至情人节我都很害怕。我也害怕生病,某次生病发高烧,身边没有一个人照顾。我在家躺了两天,连起床倒水的力气都没有,当时内心无助到极点,也就在这时对自己这些年所做的一切产生了怀疑:这到底值不值得?我这样付出一切代价去救援,甚至,为了让救援力量更为强大,硬生生让自己负债五十多万的结局,到底是在拯救苍生还是自作自受?”
她在灾区用双手拯救了无数的灾民,却在不经意间让自己和孩子变成最大的无人救赎的灾民。
然而,她却在一阵沉默后吿诉我,现在的她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她一起扛起整个救援队,让更多需要帮助的灾区以及人民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更好地救助……
她说,社会给了她很多荣誉,但这并不是她想要的,她多希望这些荣誉能变成更多实际的救灾器械,救灾物资,好让她的救援行动更加高效。
蓝天下的水草,柔韧而又顽强,恰似水草队长那始终飘逸着的长发——带着蓝天救援队的信念与执着,也带着她性格中最为珍贵的善良大爱与无限柔情……
(后记:从未写一个人写的这么痛苦,无数的图片,无数的故事都在讲述这样一个传奇女子。而她的亲口述说让我从一大堆堆砌的材料里看到了她不为人知的一面。面对她的迷惘和痛苦我也一样迷茫痛苦,或许我不该同意朋友的请求,因为我发现我无法把她写得有血有肉。但我又欲罢不能,因为虽然我没见过她,但她又是那么真实地䇄立在我面前。两天里我都在想我该如何下笔,乃至也忘记了本该有的离愁别绪。读者们,原谅我的无能,我没有把你们的蓝天女神完整真实地还给大家,我深表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