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加入了一个写作小组,每天写文打卡写得不亦乐乎,也没人点评,傻傻地写阿写,就这样乐此不疲地坚持了半年多。中间虽然偶尔也能写出一点好玩的文字,由于一直无法找准自己的定位,到底也没有写出点什么名气。后来下定决心换工作,忙忙碌碌了几个月便彻底将写作这件事放了下来。
养成的习惯虽然能够很简单地抛弃,心里到底还是放不下的,于是又一次拾了起来。在这期间,同时期和自己一起奋斗的“笔友”们不乏连广告都接到手软的,亦不乏文字被广泛转载名声大噪的。而我呢?依旧是那个样子,人数寥寥的公众号,半年后完全不懂各专题模式的简书,还有专门为了写小说注册的每天读点故事,别无其他。
说不羡慕也是不可能,毕竟人总是喜欢向往一些在现阶段来说自己比较欣赏或是羡慕的事物。但倘若掌握不好这个度,由羡慕转化为嫉妒最终连自己都找不到,那就得不偿失了。
早上在上班的路上翻了翻王路写的《沉住气,吃硬饭》,这篇文章里面写到了作者自己的写作技巧:
四千字的稿子,看起来已经尽善尽美了。我会在文档开头写两行:第一,删到2500字。第二,三个小时后再发。
三个小时后,原来的4000字只剩下1000字,在删改过程中又添加了2500字。这3500字,显然比以前的4000字好,删去的是相对差的,新添的至少不会比留下的差。但它仍然没有满足第一条目标,怎么办?把最早的两行目标去掉,重写两行:第一,删到3000字。第二,两个小时后再发。每篇稿子,重复三到五遍这个过程。
其实总结起来很简单:写完之后多改几遍,别急着发,多改几遍。
我性子急,写文章也有些坏习惯,和王路刚好相反,我写文章很少修改,一气呵成之后迅速发布,有的时候连错别字都没发觉,直到发布出去之后才惊觉我的天呀怎么这么多错误!于是红着脸修改,修改的过程中又会不断发现这篇文章中不通与不合理之处,此时懊恼之情更重,甚至会连改都不改直接删除了来的干净。
看起来这样很畅快,但扪心自问,这样不断重复的过程,除了输出我有限的学识与经验之外,我还收获了些什么?
好像也没有什么吧。
单纯地追求短、平、快与爆点,写作无疑变成了一项充满功利与目的性的动作。当然,现在的自媒体时代求的不就是这个,新闻在10点出来,你的文章10点20分出来都有可能被淹没而无人问津,更何况是写了之后还要像作者那样花三个小时去修改?那样的文章简直没有生存之地了!
有段时间我便陷入了这样思维怪圈,我写,我疯狂地写,找出一切能用的新闻、社会事件来写,我觉得自己好像写得还挺好,甚至有高三的学生给我发简信要摘抄我文章的段落用来准备高考政治!
可人总是会变的,现在的我再去翻看以前写的有些文字,我真是充满了羞愧。那些在当时的自己看来牛X无比的宣泄,为了追求阅读量而写下的“我有个朋友”和俗到不忍直视的情感文,如今都变成了可笑的哗众取宠。看的书越多,越能感觉到自己的局限与浮躁。不过我还是很庆幸自己能够有这样的认知,不然我也会变成刚愎自用而不自知目空一切却脚下空空的小丑,多可怕。
写作的过程中不免会不断地对自身产生怀疑,每到自我质疑的时候,在羡慕着别人所取得的成就时,我总会问问自己:你写作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红?为了成为爆款?为了钱?还是为了名利?
每一次的问题不尽相同,但答案都是一致的:都不是,我写,仅仅是因为我喜欢写,再没有其他的原因了。在写的过程中,也许会因为一时的冲动迷失自己的初心,变得急功近利患得患失,可再过一阵,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初心便又会重新回来。
所以说,写作,最终极的技巧便是慢下来,沉下去,慢下来去斟酌你的一字一句,沉下去去沉淀你的思维与行文方式以及每一篇文章背后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欲速则不达,写得太快总是容易出错,尤其是错别字上;浮躁则易迷失,风口上的猪看起来飞得很高,譬如最初开公众号的凤姐,但倘若没有沉下来的魄力与积累,也会摔得很惨。
会写的人很多,它是一件上手起来再容易不过的事儿,但能写到最后的人却少,写着写着,写不出时坚持不住沉不住气便放弃的人太多;写着写着,写不出时仍能坚持不懈日积月累的人很少,所以,还是把写作当成一种修行吧,在这个不断自我否定自我质疑的过程中慢慢地静下来,慢慢地慢下来,多积累多思考,去体会平仄之间的起承转合,去观察生活中藏在烟火气中的奥妙;慢慢地沉下来,去发掘文字中所包含的智慧与美妙,去挖掘更深层次的自己,到最后,也许自己也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变得更加美好呢,谁也说不定呀。
至于红不红,赚不赚钱,别眼红别人,回头去问问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