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照例良好,今早照例太极。
昨天下午去了一趟万科云山北门口的美容院,岳姐每次看到我都喜笑颜开。
她一个外行接手了这家小美容院,经历了学习和摸索,最重要的是她为人真诚,而且服务定价不高,她的顾客和朋友越来越多了。昨天我去的时候美容师们都在忙着,好几个顾客都因为没有预约而不得不离开。
好在我不把自己当外人,看到她们忙,就该喝水喝水,然后把自己放倒在一张空床上,该休息休息,一直等到岳姐有空给我做艾灸为止。
上次的文字提到了不少姐的留言,好几个人都说姐说得好,连黄铮教授也夸姐有大智慧,我说我不得不承认,并坦言姐从小到大一直是我的精神榜样。同时我截图给姐姐看黄教授的原话。
这姐肯定高兴得不得了,一早发来大篇文字。
开头就这样写道,太阳花恩菁早上好,看到留言,得到了黄铮教授的评价,十分欣慰。看来黄教授不愧是教授,能对我做出正确独到的评价。
哈哈哈,真够不谦虚滴!
腻害了我的姐姐。
姐接着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和学习历程,客观而简洁,思路清晰,表达完整。有辉煌、有遗憾、有心愿。
最后总结到,心有所想、综上所述,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完善人生,知识获得财富。知识会让你得到一切你想要的。
这一大碗鸡汤实在给力,一早上就让我营养足足滴。
这两天畅姐去深圳参加活动了,我和阿梅联起手来要搞定两个孩子的作业,自觉比她在家时更顺利些。
因为,我和阿梅貌似比他们的妈妈心肠硬一些,有些事情我们觉得不容商量,错了的必须改完才能玩,没读的英语我一定要把他们抓过来读完再放手。
哈哈哈,好爽啊,偷偷地背着他们的妈妈管她的孩子!
好在今天她就会回来,不然时间长了估计她得心疼死了(此处有偷笑)
对了,还说个事。
今天是第五十三天了,从第五十一天开始,我就开始把第一篇文字发到知乎上了。
这是自己跟自己的约定,要做到,不管结果。
昨天开始,我还接受了当初晖的建议,把那两篇也发到了新浪博客里。
知乎上是我自己操作的,每天写完新的,就找出那篇该发的旧的,浏览一遍,改改错别字和觉得不通顺的语句,复制粘贴到知乎上去。
新浪博客上的我试了一下,貌似手机上搞不定,于是我就求助了一起去惠州杨梅水村的张舒瑞老弟。
他答应我每天帮我把知乎上的上传到新浪博客上去。
这将是一个持续100天的事儿,再此感谢小张老弟的热心帮忙。
好了,进入正题。
此刻,阳光比昨天还好。
我坐在小院子里,照例背朝太阳,享受阳光的抚摸。
关于评价,上次只写了一点点,觉得根本没表达清楚,怕误导我自己,于是今天就细聊聊。
judge的英文含义是评价,但是尤指批评,也就是说是负面的评价。
换句话说,以批评为主的评价才是judge,其他的都不算。
但是在中文里,评价的意思是指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这么看来,英文和中文的意思稍有偏差。
英文的judge是带有负面的批评感觉的,而中文里的评价则是中性的不带色彩的。
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评价”两个字前面会带有其他的形容词,例如今天早上我姐说的正确的独到的评价,我们还可以组成其他的词组,比如说负面的评价、很高的评价、客观的评价等等。
如此分析,英文中Don't judge指的是不要轻易地对他人做出负面的评价,而不是不要轻易地评价别人。
我说的有道理没亲爱的们?
其实细细想来,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评价人或者事物,甚至每天都在评价。
今儿天真好啊。
这是对天气的评价。
你可真逗亲爱的。
这是对你的评价。
我常常觉得自己是个后知后觉的小傻瓜。
这是我对自己的评价。
离开了评价,我们无法表达,无法沟通,甚至无法生活。
因为,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我们生活在人群中。
我们需要沟通、交流、表达,需要喜怒哀乐悲恐惊,我们具备各种感觉。
因为我们是人。
那天偶然读到几段话,内容如下;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管是被安排来的,还是自愿来的,我们都不是来做评判的,我们是来打开我们的眼界和增长我们的见识的,也是来寻找快乐和幸福的。
我们要在这样一段从生到死的旅程中,学会用各种方式去与众生和谐共处。
好吧,这里又出现了一个词——评判。
评判的汉语意思是指评论性的评价和判断。
我自己的通俗理解是,评价是一种阐述或者说是一种感觉,可以从别人的也可以从自己的立场和角度来说,或是对的或是错或是偏激或是中立的客观的都可以叫评价,只是它可以带有个人色彩,且评价的内容因此可以因人而异。
评判跟评价比起来,却是带有结论的,看起来更加严谨。既然是有判定的结论,那么就应该有标准,或是有理有法有规则有根据的,最起码也是有一个固定的被大众认可的标准,以这个标准作为前提而做出的公正的中立的不带个人感情色彩的评价。
再有,因为是带有结论性或者权威性,因此可能作为评判的主体,通常应该是具有一定的资格标准的主体,而不是任何人任何机构都能随便地做出评判。
呵呵,貌似是咬文嚼字哈。
算了,不研究了,我又不是文字专家。
只是弄清楚了我想知道的就好了。
典型的不求甚解型(再次偷笑)。
接着说说不要随便评价或者评判吧,为啥不要呢?
我个人觉得,就是为了和谐共处嘛,为了和谐社会嘛,为了和谐发展嘛,为了自己不拧巴,不纠结,为了让这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多些美好、快乐和幸福呗。
除此之外,还能为啥?
我承认,我就是那种不希望在斗争中求发展的人,我是属和平鸽的。
好吧,如何做到不轻易评价?
俺觉得,第一需要善意,第二需要理解,第三需要尊重。
或者可以打乱顺序,或者只把任何一个拿出来,都可足以使我们不会轻易地对别人做出负面的评价来。
接下来就是那天那句话了,咱不知道别人都经历过什么,咱就拜轻易地对别人做出负面的评价好不好?
哈哈哈,终于表达完整了。
接下来聊这个,不轻易做负面的评价,那说点啥呢?
中国有句老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其实这句话最早是先秦一位儒家代表人物的荀子所表达的,《荀子》的《荣辱》篇说,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人说好话,比棉袄还暖和;对人说不好听的话,比用长矛扎的伤还深。
到了明朝的《增广贤文》(当时的儿童启蒙读物),就有了这句“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这句话要告诉我们的是,要学着用“爱语”结善缘。
圣经箴言书也有这样的语句,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
这是用来形容一句话说得好,不但别人得帮助,自己也非常喜乐。金苹果与银网子是相得益彰之意,事情解决了,人也处于和睦,正是现代人追求的双赢。
恶言不出口,苟语不留耳。此谓君子也。这是«邓析子·转辞篇»里的话。
自己不恶语伤人,耳朵里就不会听到不中听的话。
古人种种关于如何说话的箴言,就是为了使人明白,说话要留“口德”。
俗话说的口德,值得就是说话要积德,不能出口伤人。
讲真,有大修养大能量的人一般会具备这两个特点,一是说话和沟通会让人觉得入耳和投缘,二是做事会让人觉得感动。
综上所述,还有一说是,即使一个人心地再好而嘴巴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这也就是咱们口里所说的“刀子嘴豆腐心”。
亲爱的们,请不要自己对号入座地觉得自己受了伤害,或者说,如果觉得自己确实是刀子嘴豆腐心,如果觉得俺说得在理,请思考。
爱咋咋,吼吼哈哈。
讲真,除了会说合时宜的温暖的不伤人的话之外,其实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一个词“讷言”。
这个词被解释为说话谨慎,出自《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更深一点的理解是,人们应该说话谨慎,因为祸从口出,言多必失,如果说话不谨慎,既有可能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往小里说,也许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往大了说,甚至有可能因此招致灾祸。
记得那个东北笑话吧,你瞅啥?瞅你咋地?不服啊?就不服咋地?那就干呗?!
说起来像笑话,可是前些年还真有这样的事发生,其实那不就往往是因为说话引起的冲突吗?
而做事情呢,则应该干练勤奋。总之此话是告诫人们要少说话多做事,这也是当今社会大多数人应遵循的准则。
说了这么一大堆,是不是很多亲们会觉得,哎呀妈呀,那以后不说话得了,到底咋说话啊?生活里是需要语言沟通交流的啊。不能从此把嘴安个拉锁或者尽量闭嘴不说话了吧?!
可不咋的,该说的还得说啊。
关键就在于,说啥?咋说?
工作中,该咋说还咋说,废话少说,表达准确简洁。需要讲述事件时,尽量客观,不带私人情绪和感觉,以迅速解决问题、井然有序地安排工作为主。
生活中,该放松放松,该笑闹笑闹,只是玩笑也要有度,不要过分。
前几天我不就是一直在练习“得瑟”及收住“得瑟”嘛!不然有时玩笑过了头,效果不仅适得其反,还有可能乐极生悲。
关于如何评价别人的话题呢,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
首先尽量少评价,能不评价就不评价,只讲事情。这指的是负面的哈。
前几天我跟刚晓寒同学还就这个事探讨了几句。
插播一件事,当外科医生的刚同学已经写了两个病案回顾了。
在他的病案记录里,生动地把自己每天的重点病例都进行了描述,那些大肠和小肠瘘,那些引流液和终生造口,那些肠梗阻和肠攀坏死等等,都是平时的我很少见过的字眼。
文中,他还记录了一点身边的人和事。在如何写其他人这个话题中,我俩有过小小的讨论,我的个人建议是,只说事实而不去评价,这样可能会更客观。同时被评价和被描写的人也会接受,无论是当面,还是背后评论,都不犯毛病,因为所记录和描述的都是事实。
其实生活中,咱们每个人都大可不必纠结别人是否会当面或者背后说我们这个那个的。
中国有句老话,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人说?
再有,如果我们面对第三者去评价第二个人的时候,不带主观色彩和评价,只讲事实本身的时候,第三者也自会有他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但是,这些判断和评价与我们无关。
这对第三者和被评价者来说,都是公平的。
呵呵,我表达清楚没?
今天早上突然看到了门诊马宗淑主任转发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不随便评价他人,是一种修养; 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是一种修行》。
真是天上下起了及时雨啊。
以下的四个小段落是我从文章中摘抄下来的,分享给大家;
这一生,太多人都是在负重前行。你永远都不会知道别人经历了什么,因此也不要妄自评价。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谁都没有权利去指手画脚。
看见优秀的人欣赏,看见落魄的人也不轻视。
层次越高的人,越喜欢专注自身,而不是评价他人。
这几句话写得杠杠滴,对吧?!
另外,记者经历还带给我一个非常重要的性格特点,那就是倾听。
你一定得认真地好好地倾听被采访者的话,听他表达了什么,想表达什么,为什么表达这些?表达出来的东西背后还有什么?
这些经验是我后来在深圳法制报跑零度新闻的时候积累的。
那时候总是跑深度报道,潜力是被逼出来的。
记得那时候去采访一个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女,恍惚记得刚刚20出头吧。韶华舞流年的年龄,却因杀人锒铛入狱,而且还被定为团伙犯罪的主谋。
采访是在室外进行的,阳光里,草地上,她坐在我对面。
她是东北沈阳人,没有前科,自小在缺少家庭关爱和父母管教的环境中长大,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成年后误交损友,吸毒后跟友人一起为凑毒资,绑架并勒索一个香港人,后不慎致其死亡。
那次,我除了简单地询问几个问题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倾听。
听她说她的童年,说她的父母和爷爷奶奶,说她的青春期是如何度过的,说她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听她的悔恨,听她对亲人的思念……
也许她内心深处已经隐约知道,她将被处以死刑。面对着我,她知道这或许是最后一次表达,所以她毫无保留。
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倾听,心中五味杂陈。
所以,无论是否评价、如何评价,还需要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