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大家!我昨天一直瞎忙没有按照约定更新~都是我的错!
一七一夏
那么回到今天的话题~
说出“何不食肉糜”的是不是一个善良的人?
惠帝执政时期,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栗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所以“何不食肉糜”现在用来比喻对事物没有全面认知,也指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对别人的处境或行为妄加评论或建议。
有人觉得,没有亲身经历过,就妄加评论或建议,那是不善良的体现。
还有人觉得,哪怕是“何不食肉糜”,也是对百姓有所同情,对这种现象有所思考,可以称之为善良。
他们这样说,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觉得善良请回复“1”
觉得不善良请回复“2”
如果还有别的想法或者理由欢迎统统发给我
这里等你,不见不散~
一七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