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会说话起一直到现在,我称呼我的父亲都是“爹”,从来没有叫过“爸爸”。我是很羡慕那些能够叫自己父亲为“爸爸”的人的,在我看来,两个字的称呼意味着亲切,还有富裕。“爹”这个字,我一直以为是穷人家孩子的专有称呼,电视机上很穷的村子里称呼都是“爹”,而那些富有的人家孩子们却可以称呼父亲为:“爸爸”。
无论怎样称呼,人都是同一个人,不会因为称呼而改变。奇怪的是,有时候,父亲会赶时髦似地在电话中说:你爸我怎样怎样。我听到后,就感觉他像是一个孩子,喜欢一切新奇的东西。
关于父亲对我如何好的一切,我都深深记在心里。虽然自己的生活并不是十分优渥安适,却在精神和物质上都能够自给自足。我想,这离不开父亲的影响和教诲。写到这,感觉有些像写初中的周记(一周一记),只不过那时候为了得到老师的高分故意去弄些华丽的辞藻添加到文章中,现在想来那时候的自己真是虚伪地无耻,连文章都没有勇气纪实。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父亲对我实在是太好,以至于我每每想起来都会觉得有愧于他。他会和大多数的父亲一样对我说:只要你们过得好,我就满足了。我很想快一些买大房子,然后把他接到身边。我想好好让他跟我待在一起,让自己有一个幸福安乐的晚年。
穷人家孩子的生活总是充满着回忆和感动,带给他们这些感受的往往只是一件件芝麻小事,因为这些事情在那些有钱人眼里并不算什么。幸运的是,这些感受是这些孩子们成长中最宝贵的生活教材。
我上小学的时候,一次下连雨,那场雨开始的下午,我一个亲戚刚好在我家,走的时候把唯一的一把雨伞带走了,恰好他家离得还很远。我当时已经有了一种计划事情的能力,我立马想到第二天我上学怎么办。我噘着嘴,不情愿地吃了晚饭,我知道我第二天要顶着那种最不好看的工具去上学了——头上顶一个用装麦的塑料袋做成的雨披,要不然呢?我知道家里是没有多余的钱去再买一把雨伞的。
我不知道那时候自己怎么那么爱面子?现在想起来,简直是太过幼稚,想打自己一耳光。
在第二天早上,天还微微亮,我听见父亲推门的声音,还有他在地面上踢掉脚底胶鞋沾的泥巴的声音,我从床上爬起来,看到他头顶着一个塑料袋,手里拿着一把雨伞——不知道是从谁家借来的一把花雨伞!他推开门,用毛巾擦着身上的雨水,把雨伞放在我床边的桌子上。当时我很小,是的,与现在比起来,那时候真的太小。很小的我,却对父亲在微亮的雨天头顶塑料袋手拿雨伞的情景念念不忘。
后来,在初中读了朱自清的《背影》,我想起来那个微亮的清晨,从雨中回来推门而入的父亲,不仅潸然泪下。
此文章为 红颜识君陌路人 原创,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