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学读到硕士研究生毕业,先后做过中学、大学教师,又于教育前沿研究、实践二十余年。我做学生时感叹:几未遇见一位明师。我做教师时感叹:绝大部分学生都被教“残”。综合起来更感叹:当代流行之种种教育理念及模式,多于教师、家长与学生有害。
有害的根本原因在哪?有人以为教材不切实,有人以为教法不先进,有人以为教师不优秀,有人以为社会太复杂。其实根本原因在于:教育理论以心理学、成功学、科学技术为基础,教师或机构以金钱、商业、可复制为追求,学生或家长以考纲、分数、好工作为导向,皆不“靠谱”。
比如当代西方教育与中国应试教育,本质上都是知识技术教育。前者的先进性在于:所学与科学、应用前沿密切联系;特别强调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决不被政党、主义掌控;普遍追求“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然而,皆与善念与神性,渐行渐远。
中国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各类教育机构与项目,七成是为学科应试,二成是为才艺过级,一成是在故作噱头。为此,便可常见如下之口号:“要从胎教开始”,“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仔细想一想,哪一句不在炒作、不在误导?
那么,教育究竟应该以什么为基础,生命究竟应该以什么为导向?基础务必在于:天地、生命之真相。导向务必在于:
一是拥有道德灵魂。此是“做人”根本,是能通天、通神、激活天赋才华、赢得美好命运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生命便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既不持久,更谈不上永恒。所以教育,首先就是要播撒“道德”的种子,并尽早让它生根、发芽。任何一种教育,倘若它只在传授知识与技术,并无“道”、“德”、“天”、“神”的内涵,它就一定无根。
二是长于学习应试。此是现代社会之必需,不仅纸上谈兵须应试,生活处处在考试。学会学习,掌握高明有效的学习方法,而后可让一切学习变得简易,何须天天埋在试题堆里,只为应试而应试?可是现状却是:大家天天在奔“学习”,连周末都不放过,却仍然应试不轻松,高分得不到。一言以蔽之,应试教育,教不会你学习。
三是善解现实难题。个体与身边许多人,几乎每天都会面临诸多难题。其中绝大部分,都得依赖一己之力去解决。没有这种意识,更没有这种能力,生命就会陷入完全被动,就会成为许多人的负担。比如英语要学好,我能够独立思考、并找到学习法么?心理有障碍,我能够自个儿设法克服么?想学舞蹈,没有地方学,没有人可以教,我依然能创造条件,自学自练么?没有亲手解决现实难题的能力,人即废人,只能仰仗他人,或坐以待毙。
四是具备创造才华。我们每天都在输入、运用、享受前人与他人的创造成果,我们也不能不为这个世界做出奉献。越是具有创造才华的生命,越能做出更大奉献。缺失创造才华,我们就只能适应普适性工作,就只能在社会既定的“圈套”里折腾。很多时候,只有创新,才能帮助自己与他人,摆脱一个个困境。东、西方都断言,只要这个学生在中国按部就班的把高中读完,这辈子便与诺贝尔奖无缘。莫言为什么能得诺贝尔奖?原因之一,在于不学都没读毕业。如果继续读下去,就读成机器思维了,哪里还能拥有惊人的创造力!
我不主张“快乐”教育:“人生不如意事八九”,生命需要坦然面对一切,包括在逆境、危局、重重打击之下,也要坚韧以待将来。我不主张“赏识”主导:生活的现实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有人赏识你,也有人责罚你;故而赏识与责罚,必得并行。我不主张“考级”教育:仅仅拿到文凭、证书,而不具备相应气质、风度、才华,又有何益?我不主张“通灵”教育:以低灵、附体、装神弄鬼等方式,要来开发所谓“天赋”,害人最烈。我不主张“诵经”教育:天天读、背国学经典,却不解经、用经,比应试教育还可恶。
我虽读书二十年,从来就没陷入教科书的思维里,从来都不接受老师们的平庸观念;我虽按照“规范”应试当学霸、得高分,却从不相信那些标准答案。我以磅礴的阅读、独立的判断、神性的思维、天胆的创新跳脱出来,当然不会成为某种牺牲品。
我一再强调,教育的最高明、最简易方式,便是“自然发现”、“整体熏陶”与“系统磨砺”。可是现实却是,你一不小心,就让自己和孩子躲着“中枪”,一伤就伤得很彻底。许多人劝我说:你可宣说你的观念与做法,何必批评它者?
我说:都看见杀人放火了,还能不喊一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