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直觉更准确,至少避开这两个坑

很多人善于用直觉来做判断,但很多时候直觉往往并不准确。

那为什么直觉会出问题?它错在了哪里?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来说一说直觉判断时很容易出现的两个问题,它们分别是:

基础比率忽视信息质量误判

字都认识,但放到一起可能就不一定知道它想说什么。所以,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不妨拿出10分钟时间读完下面的内容。

先来做一个测试:

李雷是某大学的一名研究生,问他研究生读的可能是下列哪个专业?(注:李雷的挑选是在这所学校的研究生中随机挑选的。)

1.工商管理
2.计算机工程
3.建筑工程
4.法学
5.社会科学
6.人文与教育

有人说条件太少,没有什么依据怎么判断?

好的,我现在再加入一个已知条件,即李雷读研究生那年,这些专业的招生人数。

1.工商管理(招10人)
2.计算机工程(招2人)
3.建筑工程(招1人)
4.法学(招6人)
5.社会科学(招50人)
6.人文与教育(招60人)

这个时候有一个简单且相对准确的判断就出来了:哪个专业招的人多,他就越有可能读哪个专业。

这就像你在上班高峰期的地铁里,看到一个读科学杂志的人,问这个人是上班族的可能性大还是一位科学家的可能性大是一个道理。

所以,从研究生专业的招生人数来看,李雷就读 人文与教育社会科学 专业的可能性最大,原因就是它的招生人数最多。

这里的招生人数、上班高峰期地铁人群属性就是我要说的 基础比率。从概率角度上来讲,这个 基础比率 功能是:以更准确的方式反应事物的真实情况。

基础比率忽视 呢?

很简单,就是我们在做判断时,总是容易忽略 基础比率 的存在。

是这样吗?

如果不相信可以接着往下看。

还是以上面这个测试为例:

李雷是某大学的一名研究生,问他研究生读的可能是下列哪个专业?(注:李雷的挑选是在这所学校的研究生中随机挑选的。)

李雷的心理测试结果:创造力稍显不足,但智商很高。性格上比较孤僻,但独立思考和专注力很强。喜欢简单且有规律的生活,自制力强。社交方面,对人比较冷淡,缺乏同情心,不愿主动与人接触。

1.工商管理
2.计算机工程
3.建筑工程
4.法学
5.社会科学
6.人文与教育

这个时候,请你再来判断一下李雷可能读的专业是哪个?

很显然,当我们看到“智商高”、“专注力”、“有规律”、“对人冷淡”这些描述以后,大部分人一定会联想到“计算机工程”、“建筑工程”、“法学”等专业,也会觉得李雷读这三个专业的可能性要远大于其他专业。

但当我们这么认为的时候,就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

  • 计算机工程、建筑工程、法学总招生人数为9人。

  • 社会科学、人文与教育总招生人数为110人。

这就是 基础比率忽视


下面我们再来说 信息质量误判 。这里我们先来观察两个现象:

第一个现象:大脑的合理性构建

下面是对张三和李四的性格描述:

张三:聪明——勤奋——冲动——爱挑剔——固执——嫉妒心强

李四:嫉妒心强——固执——爱挑剔——冲动——勤奋——聪明

看完以上描述后,我们可能会对这两个人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张三:一个聪明又勤奋的人,只不过时长有点冲动和固执。

李四:一个嫉妒心强的人,而且还固执。

你看,虽然用了相同的文字对他们的性格进行描述,但因为顺序的不同,我们就产生了不一样的感受。这个现象的背后就是 大脑的合理性构建

大脑的合理性构建:大脑思考和认知事物的一种方式。即我们的大脑在得到一定信息后,会不由自主的构建一个合理性的场景。

但这个合理性的场景可能仅适用于自己的大脑,而没有考虑事实的真相。

第二个现象:眼睛的错觉

看下面这幅图,找出最高的那个背影。

很多人看完后,一定会觉得最远的那个背影最高。这就是眼睛给大脑传递的第一手信息。大脑这个时候会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相信眼睛的判断,给出最远那个背影最高的答案。

另外一种是,大脑对眼睛的判断有所怀疑,于是拿起了尺子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三个背影是一样高的。

从这个现象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大脑懒惰时,我们就很容易被眼睛看到的信息欺骗,而忽略真实情况,最终做出错误的判断。

以上两个现象要说明的是,我们的大脑极容易被先入为主的信息和眼睛看到的东西所误导,这种现象就是 信息质量误判


再回到李雷的例子中:

李雷是某大学的一名研究生,问他研究生读的可能是下列哪个专业?(注:李雷的挑选是在这所学校的研究生中随机挑选的。)

李雷的心理测试结果:创造力稍显不足,但智商很高。性格上比较孤僻,但独立思考和专注力很强。喜欢简单且有规律的生活,自制力强。社交方面,对人比较冷淡,缺乏同情心,不愿主动与人接触。

1.工商管理
2.计算机工程
3.建筑工程
4.法学
5.社会科学
6.人文与教育

“智商高”、“专注力”、“有规律”、“对人冷淡”这些对于李雷的性格描述,就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在大脑中构建了一个“合理”的李雷出来,而这个李雷最适合的专业就是计算机工程、建筑工程、法学。

这就是 信息质量误判 的表现。


说完 基础比率忽视信息质量误判 这两个概念和表现,我们来为直觉判断中的这两个坑做个总结:

我们的直觉总是倾向于相信我们看到的,以及看到后在大脑中构建出的“合理性”,而忽略招生人数、地铁人群属性的存在。这就是 基础比率忽视信息质量误判 造成的结果 。

所以,要想让你的直觉判断更准确,就一定不能忽视这两个坑。

参考书籍《思考,快与慢》 作者:丹尼尔·卡尼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看电影 快放完暑假了,课也补完了,在家也是很无聊,我拿着手机一直看,突然,我就看到了...
    一杯空气_577a阅读 838评论 0 1
  • (稻盛哲学学习会)打卡第100天 姓名:王建凤 部门:杭州安简 组别:努力三组 一、诵读诵读《京瓷哲学》第一章“度...
    又昂阅读 1,079评论 0 0
  • 我们,都是这个世界微茫的存在。但每一个微茫的我们,却构成了这个世界。 平凡,似乎是最适合我们的词语,但又不仅仅是如...
    黎明晚安阅读 1,16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