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记》/粉蛇小丫
轻抚古老城门上的锈渍
历史卸下盔甲,抹去血迹
带着硝烟味儿和马汗味儿向我走来
遍体鳞伤的斑驳城墙
经历了多少
往来互市或兵戈碰撞的交流
每一块带着暗记灰蓝的城砖
每一条被靴底擦亮磨凹的青石
掺着糯米汁与石灰的坑洼土墙
顶着靛蓝云围起伏的祁连山脉
喊杀声与马蹄声
燕鸣声和笑语声
这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明墙暗壁,展开怀抱
迎接,守护,见证。
我
今天就站在这嘉峪关墙上
恒久不变的西北风
吹着旌旗猎猎作响
关照上面我的名字墨迹未干
大印“砰”地落下
闭上眼,金戈铁马
抬起头,游人如织
张掖—嘉峪关—敦煌,我们正走在传说中的丝路上,戈壁日炎炎,历史的车轮缓缓扬起微尘。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比山海关早建了九年,明朝将军冯胜发现了河西走廊这处仅有三十华里的关隘,于是申请建造长城,以旁边嘉峪山为名,断断续续建造了一百六十八年才造好。嘉峪关依山傍水,像是一个巨人,张开两只强壮的臂膀保护这古代的咽喉要道。以关城为界,能看到的一部分叫明墙,另一部分看不到的叫暗壁。从下面看去,仅有九米高的城墙十分威严雄壮,像是能挡住千军万马。城门口,我们整个团队愉快合影留念。
嘉峪关内城楼外,有民道、关帝庙和戏台,小小戏台上绘着很不正经的《和尚偷窥图》,一说是为士兵娱乐,二说是当年道教为贬低佛教。戏台有对联,上联曰“离合悲欢演往事”,下联曰“愚贤忠侫识当场”,横批是“义正乾坤”,我想,这小小的戏台,不仅是士兵们的娱乐,还是一种人生教育吧。
进入内城朝宗门时,刚好遇到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出来,这是嘉峪关景区的演武表演,很有穿越感,可惜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去欣赏。匆匆进门,听了形容城墙高的“击石燕鸣”故事,走上内城古城墙,背后是高楼大厦的嘉峪关市,远处是连接戈壁与天空的褐色祁连山脉,扶城远眺,几多感慨。
内城楼墙上绕了半圈,到了西翁城会极门旁,门楼上放着单另的一块砖,导游又开始讲故事,说在建造嘉峪关的时候,有恶官吏刁难,要求必须精确预算,多一块砖就扣工匠三年工钱,有巧匠精心设计准确预算,完成整个工程只多了一块砖,就放在城楼上,告诉恶官吏那是神仙放在那里的定城砖,不能动,一动城会塌,于是这块定城砖就一直放在这里了。嘉峪关官方给的是一个工匠“易开占”的故事,我感觉还是导游讲的更有趣一些。下城墙的时候,导游给我们指出了刻有暗记的老城砖模样,古代也是有防伪保护的说。
下楼进入内城后,我们直接走向出关的地方,在古代,出关需要有通行证,明朝时这种通行证就叫做“关照”,相当于现在的护照。据说那时很多人不符合办理通行证条件,就走后门要求“关照关照”,现在的“关照”一词由此而来。出了关,就能看到城楼上乾隆皇帝题写的“嘉峪关”三个大字。想想这要是在古代,我们其实都是关外的少数民族啊,也许来了也只能望着关隘兴叹。
关外是一些骑骆驼沙滩车等娱乐项目,我们没有久留,又回到关内,城门口地上的条石已经被踩的极为不平了,看上去都是经历了岁月的样子。回到关里找到大将军去办理关照,关照有各种类型,从百姓、官吏的开始一直到西游专业关照都有,大将军字很漂亮,盖大印的时候也特别坚定,在发放关照时,要通过大喇叭宣布过关缘由,蓝蛇姑娘是探亲、问到我时我直接蒙圈,大将军就告诉我,我是出关和亲的,要嫁给沙特王子,笑翻了关照办理处一群人。
回到内城,路过一群卖特产的小摊,一边是不让进的游击将军府,另一半是正在操练的演武场,我们没有向人群那边凑热闹,而是慢慢感受城墙、旌旗等古韵,想象着当年嘉峪关的情景与辉煌。出了景区,一条木栈道与两边荒草,走离历史,路边小摊的桂花糕很香。
从嘉峪关出发,我们继续沿着丝路继续前行,沿途风景就是白戈壁与黑戈壁,我们经过现在的玉门,经过铁人王进喜的玉门油田,经过被双塔水库淹没的唐代玉门关旧址,经过瓜洲和沙洲,来到传说中的敦煌。
来到敦煌,入住的酒店到处都能见到丝路文化,飞天的雕像、油画和剪纸等。我们买了敦煌本地的水果品尝,李广桃和李广杏都一般,蜜瓜和葡萄玻璃脆特别甜,推荐品尝。
晚饭后,去看王潮歌的《又见敦煌》大型实景剧(为了配合王潮歌,某人还把辫子拆掉弄了个跟王潮歌一样的发型),剧的内容就不写了,网上已经剧透成不像,但是看现场的那种震撼与感动,却是看什么剧评都不能代替的。这个剧诡异的场景不适合带小孩子去看,里面没有什么太华丽的地方,很实在的古人与今人的对话,实实在在的人名与故事,好像是把一个个跟敦煌有关的古人从时空中拉了回来,活生生的放在我们的面前,很多地方让我热泪盈眶,当最后主题曲《千年一瞬间》响起时,心情无比的压抑,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的人生都是一朵小小浪花,千年也不过是一瞬,我们又能留下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