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乡村集镇:热闹的安徽宣城狸桥集镇


 ◆ ◆

图文丨蓝音久儿

在我现在所居住的花联村田家、蒋山村隔壁就是安徽的狸桥。在狸桥镇也有一个蒋山村,不过一个属于江苏一个属于安徽。

狸桥镇,地处皖东南,是宣城的东北门户,北与江苏南京接壤,处于苏、皖两省交界处。经查询得知,现镇域面积228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人。距宣城市区40公里,距南京110公里,距南京禄口机场80公里。

狸桥镇因桥而得名,该石桥位于镇北,始建于隋开皇年间(582-600年)。关于这个名字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整个狸桥被一条溪流分割成山场和农田。一个心地善良、美丽端庄的女农庄主雇用了一个忠厚、诚实的老长工为她家打理农活。每年开春前,老长工都要淌过齐腰深的溪流,去对岸山边的铁匠铺杠回犁头。春雨说来就来,有一天,当老长工杠着犁头返回时,山洪暴发,他急待回庄,在溪流中被洪水卷走。女庄主等到深夜也不见人回,第二天在河中发现了老长工的遗体,他的手中还紧紧攥着犁头。女庄主很是感动,念及老长工平时的任劳任怨,为了纪念他,决定在河上修一座桥,取名“犁头桥”。久而久之,人们口口相传,便有了今天的“狸桥”。

因为相离较近,狸桥的方言和高淳的方言、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不过狸桥镇的人口要比固城镇多了2万多人,相比固城镇街上的冷清,狸桥镇上要热闹的多。早上的菜场及集镇街道来来往往都是前来买早点买菜的人。因为离狸桥镇比较近,所以深处隔壁的一些村庄的村民会经常到狸桥逛一逛。

早在前几年,通往狸桥镇的宣狸路还没有整修,每次去狸桥一看到路开始变得坑坑洼洼就知道到了安徽的地界。每到下雨,连镇上的超市门前都是积水。这几年路修好了,对于隔壁的我们想经常去狸桥的村民来说是本是一件好事,不过随之而来的建好的收费站。所以,现在去狸桥的次数也变得少了起来,偶尔需要去买东西的时候都是骑着电动三轮车过去。

备注: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拍摄时间:2015年5月4日

拍摄地点:安徽狸桥镇街上

拍摄者:蓝音久儿

▲清晨前来购买小鸡小鸭子的村民

▲菜市场入口处

▲小时候爸爸去集镇上卖菜会用这种称

▲镇上卖的吃的特别多,面包、鸡蛋糕、面条、包子、葱油饼等,还有各种小吃。

▲菜场来往卖菜买菜的人

▲本地产的小土豆

▲不管是高淳还是狸桥人都爱吃的腌菜

▲高淳和狸桥同样的特色:团子、豆干

▲来往匆忙的人群中,略显悠闲的商贩。

▲一家修理铺门前的狗

▲商贩和命不久矣的鸭子

▲菜场外的路上,一排卖蔬菜瓜果秧苗的商贩和前来选购的村民

END」

「 喜欢久儿,就分享转发吧~

本期作者蓝音久儿,真名仝久宏。左手捉蟹,右手执笔,用心发现与记录生活之美。生于苏北,坐标苏南,辞职返乡,扎根农村创业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自古就有本性难改。 但,“本性难改",并非是“本性不改"。所以本性是可以改的,只是难了点而已。 本性可以改,又如何...
    心莲心阅读 2,600评论 0 0
  • 从宴会厅出来,玲珑煦暖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慵懒的伸伸腰,好舒服吖!趁着中午的空档,趁着明媚的阳光,我步行回家。...
    ai爱莎07阅读 1,254评论 0 2
  • 不期而遇的相见, 是圆了来日可期的久念, 还是碎了幻念。 ​​​
    小橙呀阅读 1,677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