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从表面来看,老子想说: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上面的意思可以映射如下:
管理者不要推崇贤能,则下属就不会互相之间恶意竞争;管理者不看重难得的宝物/工作业绩,下属就不会用下三滥的手段来获得它们。
但这是不可能的。公司里经常会表彰工作积极上进的人,号召大家学习,手段登峰造极:比如,听从高层命令的,重奖到他心惊肉跳。
以下出自 冯唐 《小通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1c53520101irvf.html
没有任何经验的商鞅在推进有史以来最重大变法的过程中,
不交流,不说服,不辩论,而是采用了最简单粗暴的办法树
立威信。
第一,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立信于民。让老百姓做一件简单
到白痴都认为够白痴的事(现代管理里,这类事情被称为
“防呆”举措,“傻子都会”的意思,比如多用PPT,少用WORD,
PPT里多用图片和视频,少用文字),听从命令的,重奖到
他心惊肉跳。
从上面的反例可以看出,公司激励政策的初衷与老子“不上贤,使民不争”不相容,那么老子到底想说什么呢?
有个角度是能说得通的:对我自己,不上贤,使我自己不争;我不看重难得之货,那我就不会去盗;不见可欲,那我就不会思维乱,这样我的生活就能变得简单,我的内心才能变得不受外界影响。这可能是“道家”对提高自我修养的建议。
进一步分析,老子并不是想让我成为一个清心寡欲的人,他肯定希望我能多做事,那这些话又想表达什么呢?
演进的观点:对我自己,不推崇普通的贤良,去探索更能力更高的能者,使我自己不与大众争;我不看重普通的难得之货,那我就不会去为世俗的小利去偷盗;对小的“可欲”视而不见,那我就不会为琐事分心,才有精力去追寻更高深的目标,也才能活得像一道光。
想到这儿,突然感觉一阵舒坦,深吸一口气,有点想飞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