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业务】国内目前的机器人消费情况如何?

国内目前的机器人消费情况呈现出快速增长、市场潜力巨大的特点,具体如下:

消费规模显著增长:2025 年 “E-TOWN 机器人消费节” 机器人相关产品及区内商圈总销售额突破 3.3 亿元,售出机器人及相关产品超 19 万台。消费节创新推出的 “E-TOWN 机器人消费券” 杠杆效应凸显,撬动销售额超 7000 万元,其中线上渠道京东打造的专区消费券核销率达 100%,直接带动销售额 4000 余万元。

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2024 年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 30.2 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为 1051.9 万套,同比增长 34.3%。随着老龄化加速、人力成本上升、“懒人经济” 等多重因素叠加,医疗康养、家庭服务、教育娱乐三大场景的机器人市场被广泛看好。

消费者认知逐渐转变:消费者对智能机器人的认知正从 “新奇玩具” 向 “实用好物” 转变。例如,2025 年春节售价 9.9 万元的人形机器人 Unitree G1 迅速售罄,电商平台各类 “AI 仿生陪伴机器人” 也热销,智能机器人开始承担养老陪护、家庭管家等多元角色。

精神消费影响力增强:围绕机器人产生的精神消费规模在中国达到物质消费的 2.5 倍。社交媒体是精神消费的主阵地,智能机器人相关话题在各大平台累计阅读量超 200 亿次,互动量 15 亿次。教育与培训构成了精神消费的核心,2025 年中国机器人教育市场规模达到 40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25%。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层面,工信部 2023 年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地方层面,各地积极响应,如北京成立了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上海成立了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北京的机器人消费节还发放了专属消费券,个人购买机器人产品最高可获得 1500 元补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