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合做社群的业务特征:满足购买频率高(地域限制强是加分项,犹如瓮中捉鳖,就看你行不行。)、购买决策门槛高、利润率高。通过在社群提供答疑和服务,来提升业务转化率和服务率。
案例一(地域限制强):
钢琴一对一,区域性非常强且单价贵,仅上海地区可以学习。适合做社群嘛?
只要你能提在社群里供差异化的特色、贴心教导服务,跟区域性又有什么关系呢。无论是小区生鲜拼团还是会计培训机构群内付费转化率达15%等等,我认为大多数的生意在未来都可以通过社群来解决销售问题,社群的服务最终目的是获取信任,跟传统门店的销售渠道获得信赖感是一样的。
社群运营的温暖、服务贴心=门店给人感觉环境好,服务态度好。
案例二(购买频率高):
水果店商家会员群,群活跃度不错,老板每天刷优惠券(代替了发传单、优惠卡以及化被动等为主动撩,且群内成员不仅可以第一手了解优惠信息,还可以在群内下单买水果,商家送货上门。)这种通过优化销售形式的本地化生鲜社区应该也算是新零售的一种吧。
这个玩法还是在于服务是否到位,首先取决于在店内购买的体验以及门店的长期信誉,老板的为人热情。
案例三(购买门槛高):
购买决策门槛高意味着用户需要获取足够的信息来做决策。与其通过电话询问,不如通过多边社群。相对而言,社群的活跃以及人数,给人心理暗示要靠谱可信。
某商务俱乐部的预定酒店、机票、以及专业管家一对一服务,卖的是价廉服务到位还节省用户的决策时间。定制或半定制产品,产品的包装和逼格都很高,且定制周期一般很长,给用户一种期待感;种种因素下,引发顾客收到后晒朋友圈的强烈冲动,从而促使社群用户二次暴涨。
决策成本高低除了跟价格有关、时间成本,还和机会成本有关。比如妈妈给孩子选择幼儿园,害怕万一选错了。而如果在社群里听听其他妈妈的声音和社群宣传却没有反对,从信心和信赖感上无疑是很具有决定性的。
案例四(高利润率和复购率):社群运营是重人力投入,利润率太低是不足以支持那么高投入服务成本的。
百词斩,400人群,20天运营。带给学员价值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在群体的相互影响下,促进学员完成目标,毕竟每天有对比,谁都不想落下。
第二,改变对英语学习的看法,不再是应试学习,而是培养兴趣。
知识付费和在线教育是利润率相对可观的业务(60%左右),非常适合用社群作为服务的落地工具。
2、用社群实现用户拉新
运营岗位分类在2016年新增了一项工作——社群运营。
社群运营有好的趋势发展,但是问题也非常明显。近期发现蛮多运营在做社群时会习惯性的把重心放在如何吸引用户加入社群、怎样防止用户在社群里边发广告......这些对于社群管理固然重要,但过多沉迷其中,而忽略了对社群运营价值本身的思考,得不偿失。
因此,我们除了要判断业务是否适合做社群,其实还需要根据不同的运营目的,对自己适合做的社群做进一步划分。
拉新社群(通过免费课程、分享资料等引导感兴趣的用户到社群参与学习,过程中运营设置关注公众号、转发图文、注册网址、填写报名信息等进入群门槛,达到拉新目的。还有最近火爆的社群裂变玩法。)
图片
社群作为一个新兴的销售渠道,便利性、精准度、辐射广、可信度、自带光环远远胜于朋友圈微商等其他营销模式,且应用十分广泛,可以说没有不能运营的社群的产品,只有运营不好社群的人。当然,类似淘宝批量卖丝袜、极端薄利多销的产品除外。
3、用社群实现用户活跃
如果你的项目满足的是用户的低频需求,其实可以考虑拿社群做用户活跃。
案例五(线上到线下):
某装修APP属于低频需求,在冷启动时靠微信社群来实现用户的活跃和业务信息的流通。他们整个社群的玩法是建立了33个城市群,每个城市分别设置设计师群和材料商群,运营将群内的用户打标签(如设计师标:风格+昵称,材料商标:材料+昵称),定时的管理群的秩序,通过表单的方法进行材料商与设计师的需求对接。
在社群运营半年后,他们开始招募城市合伙人来一起运营城市群,让合伙人聚集当地设计师、材料商,进行线下培训收费。
4、用社群提升转化率。
如何将公众号上的粉丝,通过精准运营转化为付费课程学员?
组建各种跟课程相关兴趣社群,然后在公众号里边去发布社群招募信息,对某方面感兴趣的人自然就会到相应的社群。
“和秋叶一起学PPT”,就是社群转化做的比较好的,让每一位购买了课程的用户加入QQ群,通过定期分享和课程答疑,与学员建立紧密联系,从而获得更多的二次直接营销机会,提升用户的重复购买率。
此外,还有像课程费用在万元级别的小马快跑家长社群,通过各种线上和线下的社群体验活动实现用户转化和复购。
5、用社群做用户留存。
汽车、房产、美容、旅行......等互联网产品,从注册到用户产生需求,往往有很长的周期。在这些高决策业务做潜在用户的留存,除了可以用公众号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还可以基于用户兴趣做社群运营留住他们,类似高尔夫群、足球群、摄像群、养生群、母婴群。
由于这些兴趣和主营业务有点远,建议将社群的管理权限发给个人。(招自愿者)从用户中选择一个有时间愿意做的人做群主,让他们参与干货的输出和群的管理,你只需要管理好这些群主即可。当社群用户量大以后,社群需要有一个连接点,这个连接点可以是公众号,也可以是你的APP,这样就可以做到以群养公众号,从讨论中选出优质的内容,以公众号补充社群的运营,比如用公众号招募更多的自愿者。
以上前提均在于满足做社群的“购买决策门槛高、购买频率高(地域限制是加分项)、利润率高”。
最后,四个建议:
1)社群经济就是找到一个共同点,然后用微信号、论坛等方式聚集这部分人,提供最符合他们共同点的服务,实现更好的转化率。
2)除了低利润、低决策门槛、低购买频率的业务,其他基本适合。
3)做垂直于某一人群的小而美的社群随时都有机会,毕竟社交的需求是人性的常态,精细化运营也是社群的进化方向。
4)如果你现在拥有社群,但是没做起来,最大的原因是执行不到位。
不要走开,请继续关注,三天后更新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