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再一次打开了《席慕容》,我第1次看这本书的时候,还是在2017年的时候。席慕容是台湾著名的画家散文家诗人。他写的都多半都是随记,都是平常发生的散文,还有一些爱情诗。
我记得我当年买这本书的时候是在淘宝上搜的。我只是抱着试试的态度买他的书,因为我挺喜欢看诗的。那个时期的我,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我会把我自己的所思想发表在某个平台上的。
我只是看到席慕容的著作的时候,我想到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像她一样给孩子做完饭,进入自己的画室画一幅画,在自己的书房里待两个小时,写一篇自己想写的事情。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呀,这是多么惬意的生活呀,那是我的理想。那也是,当时的我想做的事情,想过的生活。
2017年的我,是不好的。那个时期的我是焦虑的。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家庭上,都是焦虑的。经历了一系列事情之后的我是焦虑的。可能是因为生活,也可能是因为经济,也可能是因为责任。那个时期的我,一直想去放松一下,想去旅游,但是一直没有去。
如果不是这本席慕容,我可能还走不出来。
我很喜欢席慕容的人生态度。我也喜欢她那种安逸平和,平稳的那种处事风格。她的文章让你读起来很舒服。他的散文,她的每一篇文字都让你能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可能短短的几句话让你就能。穿越到当时的事情当中,感受到当时事情的美好。我可能从那时起就知道了,原来文字的魅力这么厉害。
我记得那时的我是第1次萌发了,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出书就好了,如果有一天我也能把我所思所想写出来就好了。
我当然也会抱怨如果能像 她一样出国留学就好了。如果我也能看到威尼斯的水上城市的浪漫。如果我也能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教堂里看过画作。
那是多美好的经历的回忆啊。
我无疑是很羡慕她的,羡慕她的家庭,羡慕他的经历,羡慕她婚后的生活,羡慕她实现了自我。还可以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热爱的画画,热爱的写作,热爱的写诗。
其实席慕蓉最初写诗的时候,写散文的时候,也并没有说是一定要出名。 她只是用心的在努力的输出,努力的写自己的所思所想。但是她成功了。
我前一段时间听周文强老师的课。他一直在讲宇宙吸引力法则。其实我当时是不能理解的。直到今天我翻出席慕容的书。当时的我是从内心迸发的,是真正的想去把这些东西写出来。我是在心里由衷的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一个写作家。不是为了挣钱,也不是为了名利,只是为了能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这应该就是周文强老师说的,向宇宙真诚的发出邀请。就像席慕容一样。他是真心热爱写作跟写诗的。她更是热爱自己的画作的。所以她成功了。所以我在今年2021年6月份,也真正的走上了写作之路。
她有很多喜欢她的读者。 她的散文她的诗帮助很多人度过迷茫的青春。今天我翻出他的书来,我突然间原来无论你写了什么,哪怕只是对别人有一点点帮助,你都是有成就感的。
我记得席慕容在书中写了很多关于她童年的经历。我每次看到她写的童年经历,我都会想起我的童年。
她出生在一个大家庭里,她家有5个小孩。他有两个姐姐,一个妹妹,还有一个弟弟。他书中有句话说,总觉得妈妈是不爱我的。因为两个姐姐很聪慧。妹妹很乖巧,弟弟又家里唯一的男孩。所以他总觉得自己是多余的。妈妈从小也不怎么抱他,因为妈妈的怀里总是有弟弟或者妹妹。
但他有一篇散记写了,妈妈抱着他的孩子的时候,把他的一小团暖暖弱弱抱在怀里一顿猛亲。他妈妈说和你小时候一样可爱。她心里猛一颤,原来她妈妈是爱她的。
其实我也曾一度觉得妈妈不爱我。我小时候特别倔强,不听话。所有的事情都跟我妈对着干,在我记忆里我妈妈总是。对我很严苛,对我很凶。
我的记忆里,我妈妈好像也没有怎么抱过我。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我妈妈总说不想那么早的嫁给我爸爸。更不想那么早的生下我。可能这句话对我来说当时就是因为有了我,我妈妈才过这样的生活。当时的我心里不太懂那种深奥的事情,可能觉得我就是多余的吧。
所以在我小小的心灵里就埋了一颗种子,我要离开我的家乡。去往更大更远的地方。当时的我可能不懂,我的想法可能只是想逃离那个环境。
现在的我也当妈妈了,我也会时常冷漠的和我的儿子说出冷漠的话。可是我只是出于恨铁不成钢的苦恼。我忘记了,我也是从他那么大的时候走过来的。我忘记了,曾经的我也是那样的。我忘记了,妈妈是爱我的。我忘记了,曾经的我是无法理解我妈妈是不是爱我的。
其实无论你的家乡童年是什么样子的。在你内心最柔软最深处的话,都有一个回忆。这份成长的回忆会影响你的一生。席慕容是这样,我也是这样。也许所有人都是这样。
也许你的梦想在你不经意的某个点,就已经烙印在了你的灵魂深处。只是你年少轻狂,可能不知道。可能被你知道的时候已经像我这么大了。
我们中国人都是内敛的。都不是爱表达的。也不是可以通过肢体热烈的表达的种族。我这些天一直在想,我到底应该写什么类型的文章?我到底未来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我的写作。我到底是为什么开始写作?
原来我忘了最初的梦。我们在所有的前行的路上,都需要一个灵魂指引。需要一束光。一束可以给你指明方向的光。
理想不是妄想,也不是白日梦,更不是幻想。而是一个有着美好期许的梦,一个想要把它实现的过程。一是你想走出这个黑暗,迷茫的光点。
我记得我看过以前写过的一份,大概是调查吧。就是说。人物传记和人物他记是不一样的。我不知道别人,但我知道。你是无法脱离社会,然后把自己真实的展现在大家面前的。你每次写自己的时候都会有顾虑。
这可能是好多作家最后都会写小说的原因吧。因为小说都是虚幻出来的,可以把自己所思所想,加载在人物身上,自己可以创造一个人物出来。其实就是凭空你创造了一堆人物,然后她们的所有经历跟所思所想成为这样一个作品。
我其实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出来。为什么想把生活中的小姐妹记下来?直到今天我再一次回顾席慕容的书。我知道了。
因为:不舍得忘记。
生活中有太多的经历,你想把它刻画出来,想把它记下来。只有你的大脑是记不住的。可能画家是通过的画作记录他的生活。音乐家是通过他的音乐,通过他的创作记录生活。科学家是通过他的发明记录他的生活。
可能普通的农民她们是通过她们的土地耕作进入她们的生活。她们一年又一年耕作的土地就是她们,一步一步一年一年走过的路。
那对于我们这样的人呢。我们又要通过什么把它留下来呢?
我想通过文字把他们留住。席慕容说她是一个喜欢回顾的人。其实我也是一个喜欢“回顾”的人。
其实我有时候也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我看到秋天黄叶落下,我会莫名的悲伤。我有的时候甚至想把把树叶给他写一篇文章。我想把小叶子的一生给他记录下来。我可能每次出去旅游的时候,看到夕阳西下那种唯美画面。我也想把它记录下来。那都是我生命走过的过程。
我想用我的笔记录下我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事情,好的,坏的,悲伤的,幸福的,快乐的,难过的,难忘的。我想把我每一次的愤恨转折都用我的笔把它记录下来。
我总会想着10年后的我,20年的后的我,看到我现在写的文章,是不是会有另一番感触呢?这样的话,我现在写的每一篇文章是不是对未来的我在聊天呢?
我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一直有记日记的习惯。直到有一个同班的男同学偷看了我的日记,当着全班的同学读出来以后。我从此封笔没带写过。其实一定要记日记的,你可以把你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全部都记录下来。
等到过了5年10年后,你翻出来看到当年的自己,那是多么美好的回忆啊。
我去年学理财以后有了记账的习惯。虽然没有系统的技术当天发生什么事情,但是我会通过我花的每一笔钱去找到当天的影子。这也是一种记录生活的方式。
身为一个普通人,一个平凡人,真的很想把自己的一生记录下来。把自己发生的每一个点记录下来。不为别的只为自己,回顾自己的一生有来源。
我不想做一个碌碌无为,最后什么都没留下的人。
有的人活着是为了吃饭,有的人吃饭是为了活着。
我第1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是震动的。我一定要做一个吃饭,只是为了活着的人。不能做一个活着就是为了吃饭的人。
原来写作一直以来是我的梦。原来从高中起,甚至更早的时候起写作就是我的梦。
就像昨天我看到中国天空天空站,我看到我们中国科学家那么伟大那么牛,我真的很想把它写在我的文章里。我真的想让,全世界人宣布我们中国人很棒。我更想对未来的自己说,你看我生活在这个繁华厉害的国度。
我想要10年后20年后的我,看到我现在的状态。一个充满热情,充满洋溢,充满阳光,充满爱国情结的我。我觉得60岁的,我70岁的我看到30岁的我的话,应该也会重拾当初的我。
如果未来几十年后的我,经历了什么事情,然后有什么难过做不出来的事情的话,看到我现在写的文章的话。看到这个时代的我,应该对自己也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帮助。
这应该就是我写作的魅力。我可以为写作终身奋斗的原因吧。不为别的,只为自己。可能本着这个初心,在我的创作之路上的话,我会走得更远更久。
人的梦想一定要是自己蹦一蹦能够得着的。然后。在你够到这个梦想的时候,你想开启一个新的梦想的时候,要垫一块砖,刚好又是你蹦一蹦能够得着的阶段。我觉得这样的人生才不会那么累。
我们把我们的梦写给未来的自己。人的思想和美丽的音乐是全世界通用的。就像你看到2000多年前年孔子写的文章。你依然可以跟他产生共鸣。
他已经是几千年前的人了。可是你就能理解当时的他,当时的感受。这就是文学的魅力。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随记
2021.3.22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