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相对

        也许很多人以为,沟通就是“讲道理”。其实能沟通的远远不止道理,情绪反而才是沟通时要处理的主要内容。又有人认为,所谓情绪沟通,就是要让自己或者他人的心情变好,其实没这么简单。情绪是我们性格的一部分,它没有所谓的“好”或“坏”。情绪沟通,也不是要强行压制一方推崇另一方,而是要在沟通中察觉到自己正处于什么样的情绪、勇于面对自己所处的情绪,并知道如何释放自己的情绪。

如何面对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每个人都有,也都有宣泄情绪的欲望和冲动。情绪在我们教育中,而“情绪”是一个贬义词。似乎“有情绪”就代表着不理性,所以是不应该的、低能的、缺乏自控力的表现,自己需要尽快克制或者摆脱。

    而相对而言我们推崇淡定,强调内敛,赞美喜怒不形于色,我们有太多形容词是专门赞美那些隐藏情绪的表现。

最典型的影响直到今天,每当遇到小孩哭泣的时候,我们的反应依旧不外乎两种:一是“禁”,二是“哄”:

“不能哭,你是男生,不能随便哭哦!”

“乖,别哭别哭,好啦,没什么大不了的,别哭了……”

      这两种反应,前者是要求小孩应该克制情绪;后者是要求小孩尽快摆脱情绪。但是这种克制和逃避的训练,往往只会让当事人在陷入情绪后,也同时对自己“有情绪”这个事实产生自厌心理。而努力压抑的结果,或者是莫名其妙的冷漠,或者是毫无征兆的爆发,这对人际关系的建构是极为不利的。

      很多人都以为,承认自己有情绪是一件丢脸的事情。然而,一旦我们否认自己处于情绪之中,甚至将别人问起“你是不是正在情绪中”的行为当成一种指控,在情绪中沟通可想而知了!!

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种对话:

“你别急,冷静一点!”

“我哪儿急了?我很冷静!你才急呢!你全家都急了!”

所以,情绪沟通的第一步就是察觉情绪、小幅释放、提前预告。

比如,别人跟你开玩笑,你觉得被冒犯了,你可以平静地地跟对方说:“这个笑话让我不太舒服哦,你们再这样说,我可要生气喽。”

这种说法就称为“预告”,意思是让大家知道你已经进入“黄灯区”,有点不开心了,请别再继续了。这样后面就不会发生不愉快的事了。

所以说【坦言相待】有多重要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