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初鉴 其一

引: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南川子曰:人皆有佛性,不悟是众生,悟了即是佛。

引:惠能對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餘物。

南川子曰:六祖立志坚且明,成佛有余。

引:惠能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

南川子曰:此言大有智慧,非有慧根者不能言讲也!五祖闻此言,当已知六祖慧根不浅。

引: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

南川子曰:不离自性,即是福田。自性者,天然之性也,未经后天染杂者也。

引: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南川子曰:生死苦海,众生之所以煎熬者也。脱离苦海,其唯佛何?

引:思量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見。

南川子曰:无需思量,一念可成魔,一念亦可成佛。

引: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南川子曰:时时拂拭,是心中尤有外物也。心中无物,自然不必。

引: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白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

南川子曰:自识本心,本心不动。本心常在,惜乎多被物欲遮蔽。

引:惠能向別駕言: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既有無量無邊罪。

南川子曰:不轻人,即是自重。

庚子年腊月二十

西元2021.02.01于帝都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