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终要自己站起来

怎么说呢,兜兜转转,还是看了这部电影。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开头的不耐烦,到中间为李玩感到揪心,到最后,和李玩一样,挣扎着学会大人模样,终于将情绪隐于心底。一路走来,放佛也是一生了。

网上很多影评,喊的酣畅淋漓的也罢,怒斥教育怒斥家长的也罢,看过,就算了。道不同不相为谋。

对我来说,哪有这么复杂。一路走过来,是有义愤填膺的少年气血涌动,是有发泄一般的快感,是有波涛汹涌的真情。只是最后,暴风雨之后的水平面,还是趋于平静。

13岁的李玩。

剧起,李玩同父异母的弟弟,出生于家人热切溺爱的目光之中。一扇木门的合起,或许阻隔开李玩与父亲,与她新母亲的距离。李玩的父亲为了抚平与女儿的伤口,为女儿买了一只小狗。爱因斯坦。李玩归家从发现小狗的惊喜,到因为父亲的缘故故意疏远,再到接纳,不过是一个晚上的事情。也只有13岁的年纪,能这样快地转变到接受,这样毫不犹豫地去爱。就是13岁的少女,短短几天便将爱因斯坦视若至宝。

其实很羡慕李玩吧,能这样无所顾忌就将爱尽数倾注,虽然有了弟弟但是家人们怕她难以接受都选择隐瞒,不破坏她现在的生活,甚至她的弟弟直到两岁才第一次走进李玩的爷爷奶奶家中。并且,她的爷爷奶奶,爸爸依然如故地全心爱她。

爱因斯坦丢了。是爷爷早上买菜时自己跑走了。很晚了吧,李玩发疯一般地搜寻,发疯一般地在整个小区嘶吼。初看觉得,过于夸张,现在想想,李玩因为亲生父母的离异而缺乏的安全感,或许她不愿意再让另一个生命受到同样的伤害。受过伤的人,往往不愿意让别人受伤。何况,或许爱因斯坦是李玩唯一的知心朋友吧。

晚风很凉,刺人肌肤。李玩的爷爷的一声声,晚了,天凉,跟我回家吧,换来的却是李玩任性的出手一推。即便跌倒在阴影里依旧目送着李玩的背影,依旧不懈地呼唤孩子回家。而李玩,却决然转身,让背影消失在巷子里。

李玩的奶奶,在李玩一次出走许久未归,一个多少年没有再出过门,视家外世界为猛兽混杂之地的老太太,为了孙女,独自一人出门寻找,这么多年来,陌生的地形,七七八八的路口胡同,当然困住了她。可困得住她对李玩的爱吗,直到她一人倚在冰冷的墙柱边,头顶昏黄的光芒投射下她一人颤巍的影,终于被焦急寻人的李玩父亲找到后,她的第一句话,还是,孩子没事吧?

李玩的父亲出门寻母前撞见醉酒归来的李玩后,将酒瓶狠狠砸碎在家门上。碎片划破李玩的掌心,血绽开成花,一点点地滴落。当再次被打的李玩孤自一人蹲在浴缸之中,淡淡的水雾愈聚愈浓,血花,渐渐凝结成不可触碰的回忆吧。或许从这里开始,她就明白了,少年,终究要磨平棱角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很多网友到这里都觉得都是李玩家人的错,不理解李玩,不懂她,不懂她的悲伤与失望。但我觉得,是李玩的任性使然。爱因斯坦的走失,并非全是李玩爷爷的责任,一位上了年纪的老爷爷出门买菜加遛狗本就已是不易,既是李玩有托,爷爷毫无怨言接受了,丢失狗狗的这个风险,李玩便也要承担下。何况是两个耄耋老人。那声声的跟我回家吧,和义无反顾独自出门寻找,对李玩的纵容和爱,不言而喻。

很多人觉得李玩的父亲很糟糕。他自己也说过,我不是一个好爸爸。在打过李玩之后,他轻声与李玩道歉,表示是自己工作太忙,容易动怒。这种上班唯唯诺诺,回家宣泄情感的做法对么,当然是错的。可是反观之,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包括厉声谴责李玩爸爸的那群人里,又有多少,都是白天在官场阿谀奉承低声下气,而导致晚上回家从来没有好脸色给妻女家人的呢。包括原本答应李玩去天文馆,为了应付应酬而失约,在现实的生活里,怕大家经历的都不是少数吧。

包括李玩的后妈,很多人觉得她好虚伪,用假的爱因斯坦欺骗李玩。但是在女儿因为一只狗连日郁郁寡欢疯一般搜索无果的情况下,她为了使李玩心情好转实在没有办法的注意,虽然不可取,但起码表明她对李玩,还是有关心和爱的。

李玩的确很任性。但我们的那段青春期,又比她好到哪里去呢。李玩只是被放大了任性,而我们对待家人的不耐烦,因被学习忙的焦头烂额而抑制不住地对最爱的人发脾气,和她的行为,又有多少区别呢。

李玩想过,假装接受了新爱因斯坦,把它抛弃在高高的栅栏上一走了之。但是她回头了。在目睹老师放走闯进教室的蝙蝠之后。有人说她是开始变得事故,麻木地接纳了,我觉得,她是学会放下,学会博爱了。她明白了不仅仅是她的爱因斯坦需要她的爱,这只新的爱因斯坦也是无辜的,她更加没有理由伤害啊。这一次从冷漠到接受,与她对爱因斯坦的少女对狗的喜爱相比,更多了一层博爱。这是李玩在一步步地成长。包括饭局上李玩眼看父亲失约却只能默默等待,虽然最后她还是一人拂袖离席,但是她不再任性地大喊爸爸的错,不再任性地哭闹,或许她也从父亲并不是很情愿的神色中看出了端倪,多多少少摸到了大人世界里圆滑世故和不得已为之的无奈。但她还不能完全接受,于是愤然离去。

弟弟的生日宴上,她面对自己被忽视和冷落,没有过多的挣扎,她也会戴上面具跟着假笑了,只是最终还是默默退到角落,独自默默流泪吧。

弟弟的到来与小孩子被宠多了的跋扈和任性,导致了新爱因斯坦被送走的结局。当弟弟肆无忌惮用木棍捅伤新爱因斯坦之后,面对狂吠不止的新爱因斯坦,母亲说它疯了,父亲只是拿拖把以暴制暴,只有李玩蹲在它身旁,抚摸着它倔强的脑袋轻声说,不怕,不怕。只有李玩的抚摸,让新爱因斯坦平静下来,委屈地低头。那一刻,他们两个都只是孩子的年纪,李玩却默默承担了安慰者的角色。她或许感受到了任性渐渐离她而去,她理解一条狗的任性与委屈。她跌跌撞撞地长大了。

新爱因斯坦还是将被送走,爱子心切的后妈狠心叫父亲送去狗肉店。李玩跟在车后一遍遍拍打车窗地乞求,我们知道,她终于完全接纳了这条小狗。再一次的搜寻,她没有再大吼小狗的名字。她开始慢慢成熟,只是默默走过每一家狗肉店焦急地张望,最后失落地醉酒,归家。

她开始学会了克制和隐瞒。她不再显露自己对小狗的思念之深切,而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一直等到获得物理一等奖那天,一直等到父亲问她有什么愿望,她才压制着自若着提出想知道小狗去了哪里。她开始明白了想提要求,要有资本。用一张荣誉证书取悦家长之后再提出自己的目的,便再也没有人可以指责她的任性。终于没有找到。

等到了车上,面对父亲含泪的道歉,或许她早已想一个人大哭过,却只是弯弯嘴角,轻飘飘地吐出一句,谢谢。

谢谢你,终没有将小狗送到狗肉店而是送到宠物流浪站。

谢谢你,带我来看它生前的最后一个地方。

谢谢你,让我感受到大人世界里也会有善良与爱。

谢谢你,在前路不可绕过多黑暗中给了我一点光明和力量。

再后来的饭局,李玩开始更加成熟与事故。面对叔伯的敬酒,她不再犹豫一饮而尽,甚至面对最忌讳的狗肉餐,她在原地愣了很久,但为了不让亲人们尴尬,还是挤出微笑,装作很爽快的样子吃了下去。一句带着微笑的谢谢叔叔,叮叮当当碎在餐盘之中,戳在心上。从此,再无任性纯真的少女李玩,从她仰脸将酒杯里的白酒一饮而尽开始,她自愿也好被迫也罢,卸下少年的锋芒,戴上不合脸的硬邦邦的面具,被扔进大人的世界。她学会了隐忍、伪装、冷漠,将真实的自己隐藏于黑夜之下。有趣的是,这里面设置了一个出奇的反讽,李玩学英语,学到了一个单词,hypocrisy (伪善) ,  饭局上坐而论道的同事们,生活在李玩身边整天耳濡目染之人全部伪善,也难怪李玩的英语演讲竟然是平行宇宙理论,她觉得这个世界里找不到的东西,兑现不了的承诺和实现不了的要求,都会在别的宇宙以完美的姿态出现。她说,这样想就会好过很多。或许,平行宇宙,也是在这个黑暗的大人世界里给李玩残留的唯一一点孩子气的光与希望了吧。

影片最后,李玩托腮静静目睹弟弟在滑冰场摔倒后教练逼着他自己一步步站起来,跌跌撞撞的无奈,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与呼喊,换来无情推开的手。知道他自己独自站起来吧。

她明白了,每个人都要这样跌跌撞撞地一路走过,甚至没有人扶你,看不到希望。他们逼着你独自一人闯进大人的世界,逼着你成长。逼着你学会世故圆滑直到足够强大。

一路跌跌撞撞走来,正如她自己的青春。再胡闹,再任性,再哭哭喊喊,最后,终究要我们自己站起来。戴上面具,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与全世界为敌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将再次重复她的人生,是最沉重的收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