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山海 与国同庆

祖国母亲75

  国庆年年过,年年不一样。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应该有诗和远方。

  27号晚上儿子回家,经过“家庭会议”讨论协商,一致认为今年的国庆待在家里显得甚是无聊,应该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长长见识。正好好姐妹一家也有出行的打算,于是一拍即合,等假期到来一起出发。

国庆氛围感拉满

  2号早晨七点出发,一路向西,沿着银昆高速、青兰高速,穿过青岚隧道——兴隆隧道——定远隧道——和平隧道——定远一号隧道等二十多个隧道,在庄浪服务区稍作休息,一下车冷风迎面,直打哆嗦。车内温度3度。上百公里的地区差温度差别竟如此之大,仿佛一时之间,秋天就被冬天换了衣裳。

晨光中的神峪隧道

  经过五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来到第一站———兰州水墨丹霞。

儿子拍的水墨丹霞地貌

  中午阳光正好,不冷不燥,景区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尽显假期出游盛况。

打卡

“ 沉睡亿万年 ,一醒惊天下”,在水墨丹霞,我们脚下的土地见证了亿万年的岁月变迁,山的痕迹、风的形状、水的样子都向我们讲述着白垩纪的故事。

水墨丹霞观光台

  惊异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叹于水墨丹霞丹霞蔽日的无限美景。游览完此地已近黄昏,驱车向兰州市区 ,经过几十分钟的时间到达孩子们早已定好的酒店,稍作修整,下楼叫上滴滴直接到达兰州市中山大桥打卡地。

铁桥石碑

  夜幕降临霓虹闪烁,中山大桥周围人潮涌动,摩肩接踵。中山桥已成为兰州的一处地标建筑和网红打卡点,每天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拍照打卡,感受“黄河第一桥”的魅力、触摸兰州的历史脉搏。

夜色中的中山大桥

  随着人流穿过桥面,远处灯火通明  ,半山坡的白塔山若隐若现。

灯火中的白塔山

      因河而生、因河而兴,兰州成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黄河浩浩汤汤带来氤氲水汽、古韵灵气,肇起兰州历史,激活了独属于兰州的文化脉络。东流不尽的黄河水畔,有品不完的西北风味,有赓续不绝的文明足迹,有现代生活的气息,也有绿水青山的黄河情怀。   

半城山水半黄河

  时间很快,凉风扑面,奈何饥肠辘辘。八点多乘公交前往民族小吃城品兰州小吃。

南关夜市炒拨拉

  每一道美食都让人垂涎欲滴,最终选一样没吃过的“炒拨拉”,味道不错,洋葱太多,价格偏高,但胜在吃的尽兴。

白塔

    3号早晨七点来到白塔山。白塔山不仅因为这座历史悠久的白塔而闻名,还因为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山上树木茂盛,曲径通幽,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此外,白塔山上的建筑群也十分壮观,包括白塔寺、三星殿、罗汉殿等,这些建筑依山而建,飞檐红柱,参差在绿树丛中。白塔山及其白塔已成为兰州市的重要象征之一,与兰州黄河铁桥共同构成了雄浑壮丽的景观。攀登白塔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兰州市区,感受这座城市的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魅力。

牛肉拉面

  到了兰州不吃一碗牛肉面等于白来。逛完白塔山,在山下黄河边咥了一碗美美的牛肉拉面。集“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五大特点的牛肉面让每个人的味蕾得到满足。十点多离开兰州一路南下。

刘家峡水库

      一个多小时后来到了甘肃临夏永靖县城西南1公里处位于黄河上游的刘家峡水库。在这里黄河河水转了一个九十度急弯,然后穿过峡谷向西流去。刘家峡水库兼有发电、防洪、灌溉、养殖、航运、旅游等多种功能。 水库地处高原峡谷,被誉为“高原明珠”,景色壮观。

游船内仓

        购票乘游船游览半小时,乘坐舱内观山水,水泛涟漪旗飘飘。

拉扑楞寺

  从刘家峡出来,一路穿行在山谷之间,历经几个小时,下午五点左右来到夏河县的拉卜楞寺。

虔诚
喇嘛

穿藏服的姑娘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

转经筒长廊

  下午的拉卜楞寺周围群山环绕,天空不再清澈碧蓝,低低的风略显寒意,寺内人多但没有喧闹声,随着人流穿过转经筒长廊。

 

仰望

    这里的一切变得庄严而神圣,漫步拉卜楞寺间, 不求永恒, 只愿此刻心安宁。

雍正题词

    一个年轻大个喇嘛带领一众穿堂进殿,讲解拉卜楞寺的前世今生。两个多小时的寺内停留,只不过走了一些角落而已。

出行的背影

  夜幕降临,在周围转了半圈,冷风迎面,感到困倦,就近在民宿安置。还是稍作休息,来到旅店不远处一家回民餐厅用过晚餐就休息了。民宿内藏民夫妇很是热情,室内干净整洁,炉火正旺驱散了一身寒意。第二天又是一个大清早,肉包子、油条(长方形,吃起来是油饼的味道)、土豆包子、酥油奶茶,味道一般,依然不便宜。吃饱喝足带着一身的酥油味出发了。

桑科草原

  沿着568国道,车辆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间疾驰,远处成群结队的羊群,牦牛群星星点点。

郭莽湿地

  在郭莽湿地稍作停留,沿213国道继续赶路……

在路上
郎木寺

  中午时分,到达位于甘、青、川交界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郎木寺镇郎木村郎木寺。

藏族阿妈

郎木寺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海拔3480米,占地面积55公顷。在郎木寺走马观花完已经下午三点多,吃完饭,再次启航。

花湖

        在248国道连续驰骋,下午四点多已进入四川地界,走到花湖景区,没敢太多停留,也是走马观花的远眺一番继续赶路。

花湖背影
沿途抢拍
若尔盖草原广告语

  若尔盖草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是若尔盖国家公园组成部分。若尔盖草原海拔3500米左右,属典型的丘状高原。冬季严寒,夏季凉爽,春秋短,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花湖、热尔坝大草原、松潘草原、红原草原、黄河九曲第一湾等景点。若尔盖草原是黄河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功能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固体水库”——若尔盖泥炭沼泽湿地,也是多种珍稀鸟类的栖息地。

迭部县城夜景

  从若尔盖大草原一直走到夜幕降临,到达了休息地——甘肃迭部县。

县城广场各民族载歌载舞

      迭部县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秦岭西延岷山、迭山山系之间的高山峡谷之中,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甘川交界处。迭部县北靠卓尼县,东连舟曲县,东北与宕昌县哈达铺镇毗邻,西南分别和四川省若尔盖县、九寨沟县接壤,总面积为5108.3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迭部县的常住人口为5.09万人,主要民族包括藏、回、蒙、汉等。县城不大,但城市建设相当不错,城内灯火辉煌,各种专卖店应有尽有。

美味羊头

  也许是饿了的缘故,一顿晚餐三个人干掉了一个羊头,二十串烤肉+一大盘炒面片。有干饭人在没有什么吃不了,餐馆内热情好客的帅伙计推荐的相当可以。

车窗外秋雨绵绵

  早晨起床,外面秋雨不决,没有走到最后不能退缩,原定计划的最后一个景区必须去,风雨无阻。

  从迭部县城出发,沿柏油公路经过四十分钟左右到了益哇乡扎尕那景区。


洛克之路

  洛克之路从卓尼县扎古录镇为起点,终点为扎尕那全长110公里,鉴于它陡峭险峻、崎岖不平海拔落差大且有垮塌落石之险,没有选择这条路,错过了“眼睛上天堂,轮胎下地狱”的切身体会。

游客集散中心

        扎尕那是一个天然石头城,藏语意为“石匣子”。被誉为“东方伊甸园”

冒雨只为拍个背影

      这是一片广袤无垠的绿色地毯,与达日观景台隔空相望,是观赏扎尕那峻岭雄峰与四村全貌的绝佳位置,也是守候迷人日落的理想之地。由于雨下的大,没能到达仙女湖。

寻找飞的感觉

两小子

nice

偶组合

村标

达日观景台

      达日观景台这里是观赏日出的经典拍摄点,可以看到扎尕那的全景。可惜今天没能看到。看到的是另外一番景象,雾气蒙蒙,似人间仙境。因天气、赶路原因,从达日观景台驱车一路下山,离开扎尕那。毋庸置疑,扎尕那的美,不言而喻,只需一眼,便能铭记一生。

仙人家


雨中合影

  返程600多公里的路程,未上高速之前儿子驾车100多公里,减轻了孩他爹长途驾驶的疲惫与辛苦。而我一路躺在后座睡醒醒睡,避免了晕车风险。 从中午1:00左右离开扎尕那到回到家里,历时9个多小时 ,中间在服务区停留2次。一趟历经四天,往返1800多公里的国庆小游画上句号。

                    游后小记

      回到家,连夜洗衣服,明天清晨儿子就要返校了。刷鞋、洗衣,整理物品,一直到十二点多洗了两桶,还有未洗完的一堆,实在乏困之极,倒头睡了。一觉醒来6:00出头,弥补了出门三个晚上失眠上火的闹心。 7:30出门,陪儿子吃一顿豆花泡馍,上高速直奔南站。

落寞的回头

    目送儿子进站上车,心中难免有一些不舍,一点伤感,正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

    国庆假期,赶赴了一场秋日之旅,欣赏了大自然的美丽变幻、无限风光。体验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互包容,和谐共生。在陌生的城市邂逅熟悉的温暖,在山水之间欣赏最美的风景,在有信仰的地方参悟信仰的力量。

    用影像记录美好,用文字书写回忆!!!

                            2024.10.11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