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谁在收藏中国

文--放牛的徐二小

思维导图

收藏背后的黑幕
1.盗墓,海捞:从斯文 赫定第一次进入中国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盗墓,海捞的方式赚钱,发财,使得中国的文物大量的流失和遭到破坏,由于盗墓的猖獗,在考古有“十墓九空”的说法,笔者从刘秀才,和“福建女人”作为切入点,揭示了从盗墓到走私,出境,拍卖,的一条黑色链条。
2.拍卖公司假拍:在我们看似公平公正的拍卖现场,假拍已经成为行业内很正常的一个现象,虚假宣传,炒高价格,甚至拍卖现场不乏一些赝品被拍出几千万的高价。
3.潘家园,香港古玩市场:前后形成对比,社会在发展,潘家园的市场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笔者通过走访潘家园的一些小贩,和潘家园一些“打眼”,“捡漏儿”的故事,呈现潘家园内文物的真真假假。
4.造假,制假:笔者通过走访一些造假点,了解到现如今的高科技造假,就算是专家也会看走眼,通过高科技仪器检验,已不在有用,并且闹出了,国家用国库的钱去收购高仿“北魏陶俑”的闹剧。
5.文物盗窃走私:作者通过“承德博物馆”盗窃,通过仿制,盗取,走私,拍卖等手段发国难财,更甚至将领导带进博物馆内,看上哪个拿走哪个的腐败现象。
6.所谓的文物专家:在许多利益的诱惑下,不少专家参加各种各样的鉴宝节目,抬高文物价格,甚至出假鉴定证书,在由于不少专家思想腐朽,以“中国元青花只有300件,而且都在国外”为线索引出“一砸千金为正名”的故事。
虚假的所谓的鉴宝节目:虚假宣传,为提高收视率作假,得出结论:真正有身份的专家不会参加这种电视节目,怕咋了自己的名声。
思考
收藏缺乏管理,制假,作假,不负责任,造成制假成风,海关把关不够严格,使得我国文物大量的外流,造成很多珍贵文物在国外古玩街卖不上价格,反到国内卖的很贵,盗墓,海捞,走私,腐败,充斥在收藏当中,使得行业混乱。外国人把我国的文物通过侵略,盗窃的手段到国外,通过拍卖会抬高价格,不少人出于爱国情结,将其高价买回,这种无本万利的买卖,谁是真正的受益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的生活裁出了一个转角 时刻背在身上 走着你可能经过的路线 杂乱的脚步 是彩排后来不及抹掉 轧到的花草 干脆就躺在...
    鲍滨阅读 307评论 2 6
  •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大学毕业,是老师,引领我们一路走来。只是,一直默默无闻,游离在社会的底层,没脸去联系那些给予我...
    小考拉俱乐部阅读 359评论 15 7
  • 我也不知道我在寻觅什么 我也不知道我在寻觅什么 是寻觅这一筐诱人又可爱的山樱桃吗? 我也不知道我在寻觅什么 是寻觅...
    风中的一粒沙阅读 649评论 4 2
  • 今天又出门了,在街上一个人走啊走。我突然意识到我现在走路和小时候有很大的区别了。烈日高照,我不再去享受街边店子前的...
    几点鸿阅读 22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