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的宅院里,有一块空地。去年闲来无事时,我突然想到,不如将其整理成一个小菜园。一来能让退休在家的我和妻子有些事情可做,二来也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荒芜。
我和妻子都退休在家,没什么特别的爱好,日常时间充裕。看着这块空地,总觉得种上应时的蔬菜,既能打发时间,又能让生活多些乐趣,总比让它一直荒着好。
去年秋天,我们便着手整理这块空地。先是把地里的杂草和碎石清理干净,接着翻耕土地,让土壤变得松软。
之后,我们种上了几畦白菜、一畦胡萝卜和白萝卜、一畦大蒜、一畦韭菜、一畦小葱。种下种子后,我们每天都会去菜园看看,浇水、除草,精心照料着这些蔬菜。
到了冬天,收获的喜悦如期而至。我们收获了七十多棵白菜,还有一堆胡萝卜和白萝卜。看着这些丰硕的成果,我们心里满是欢喜。我们拿出一部分送给亲戚朋友,让他们也尝尝自家种的蔬菜。剩下的则成了我们夫妻俩一个冬春的主要蔬菜来源,吃着自己种的菜,感觉格外香甜。
收获完白菜萝卜后,我们把几个空出来的菜畦全部深翻,进行晾晒。记得母亲说过,这样深翻的菜畦,土壤经过一个冬春的风吹日晒,会变得比较疏松,病虫害也会减少。于是,我们耐心地等待着土壤的变化,为来年的种植做准备。
而剩余的一畦大蒜和小葱,则需要长到今年才能收获。在整个冬天里,我们偶尔也会去菜园看看它们,给它们松松土、浇浇水,期待着它们茁壮成长。
今年春暖花开之时,菜园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韭菜开始冒芽并快速成长,绿油油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烁着光泽。头一次收割是在清明节前后,韭菜成了包饺子的主要菜品,那鲜美的味道至今让我回味无穷。
小葱也长成了,成了我们今年春天的美味佳肴。或凉拌小葱,清爽可口;或小葱拌豆腐、拌香椿,别具风味;还能做鸡蛋小葱盒子,香气四溢,吃法多样,每一种都让我们赞不绝口。
过几天,麦收之前,大蒜就到了收获期。看着蒜苗渐渐枯黄,我们知道,收获的时刻到了。
清明节前,我们又将空地收拾起来,准备种些应季的蔬菜。但整个过程并不轻松。虽说自己与妻子从小都是在农村长大,也时常帮着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就像那句俗语,一看就会,一做就废,协助与实际操作还是有些差距的。
从翻耕土地到选择种子,每一步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精心操作。凭着我们自己的记忆和理解,我们先将几畦菜地普浇一遍水,让土壤湿润,便于种子发芽。又从同学农场运回一些牛粪均匀铺撒在菜地,作为底肥,为蔬菜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再将菜地深翻一遍,让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之后才是起垄撒上或点种的黄瓜、豆角、茼蒿、菜心、水萝卜等种子。种茄子辣椒比较方便,直接买回秧苗种上就行。种下种子和秧苗后,我们每天都会去菜园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及时浇水、施肥、除草、除虫。
经过一个月的生长,五一节的时候,嫩绿的小苗就冒了出来,并不断生长。最先成熟的是小白菜、菜心和茼蒿。我们迫不及待地将它们采摘下来,做成一道道美味的菜肴,品尝着春天的味道。正在慢慢生长的是豆角、黄瓜、辣椒和茄子,它们在阳光和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让我们对未来的收获充满了期待。
到今天,大蒜已经基本成熟,蒜叶变得枯黄,蒜头也变得饱满起来。再有几天我们就可以全部挖出。大蒜的用途不少,一是当佐料,为各种菜肴增添独特的风味;新采摘的还可以用来腌咸蒜。等到腌上一段时间,一般也就是麦收期间,就可以拿出来吃。此时蒜头经过腌制,蒜瓣通体透亮,状如玛瑙,脆咸可口,用来配着大饼馒头吃,别有一番风味。
小葱早已成熟,收割后的二茬也长得不小。过几天就可以移栽到另外的地方,让其继续生长。等到秋天,它们就成了粗壮的大葱,为我们的餐桌增添更多的美味。
种这个小菜园,让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新鲜的蔬菜,更是一种生活的乐趣和成就感。
土地真是个宝,撒上种子,就能生长出人们的食物。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最无私,珍惜土地对于我们这么一个泱泱大国来说,那绝对是国民大计,需要我们用心去珍惜和保护。
种地是一个技术活,看和听与实际干不一样,只有亲自下田,实际操作,才能掌握真本领,体会到其中的酸甜苦辣。
种一个小菜园,吃着放心的蔬菜,是一种兴趣,更是一种享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能锻炼身体、滋养心灵,还能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
一年又一年,四季轮回绵绵不绝。等到秋天,现在这些蔬菜就会退出生长舞台,我们又要开始考虑白菜萝卜的种植。
我们还会继续用心经营这个小菜园,让它在我们的呵护下,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幸福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