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是努力了而已。
文/漫随
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买了很多课,加了很多社群,每天都抽时间听课、学习、打卡,记了很多笔记,交了很多作业,最后却没什么根本性的变化。每次班长宣布散群的时候,你都会有点儿怅然若失,感觉好像收获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有。时间一久,学了些啥都忘了,然后又开始省钱买新的课程。
为什么我们明明很努力,既花了钱又花了时间,却还是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呢?
因为我们只是努力了而已。想要学习新东西,光靠一些《21天XX训练营》是不行的。我们必须要进行深度学习,才能真正掌握自己想要的知识或技能。
周岭在《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一书中讲到,学习不是一味地努力,深度学习才是人生为数不多的好出路。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聊聊如何深度学习。
1.为何深度学习
近几年来,知识付费盛行,我们越来越喜欢消费内容。在很多人看来,花钱=学会,买一个《21天XX变现营》,我们就可以靠副业赚到钱,并极大地缓解当前的焦虑。
我们总是这样被割韭菜。事实上,频繁地进行知识付费不仅浪费钱,还会损耗我们深度学习的能力。
因为这些已经加工好的信息,让我们跳过了学习非常重要的一环——思考。就像点外卖一样,不管花多少钱,买多少次,我们都学不会怎么做饭。
更严重的是,思考能力的降低会抑制理智脑的发展,我们会更多地被本能和情绪驱使,更加进入不了深度学习,也就难以习成一技之长。
除此之外,当前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海量涌现。但是我们的大脑运作模式还停留在几百年前。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习惯于接收一些碎片化、浅层化的信息,也就很难进行深度学习了。
2.何为深度学习
1946年,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提出“学习金字塔”理论。他将学习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并用数字的形式展示了采用不同学习方法的人在两个月后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
其中,被动学习包括听讲、阅读、视听、演示,它们的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为5%、10%、20%、30%;主动学习包括讨论、实践、教授他人,其学习内容留存率分别为50%、75%、90%。
显然,学习层次越高的人,他的学习内容留存率也就越高。这个理论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的日常学习,以阅读为例,从浅到深可以分为听书、看书、看读书视频、参加读书营、社群互动讨论、写作输出、成为讲书人。
当前市面上有很多听书软件,有的人会在上下班路上、做家务或者跑步的时候选择听书,但是这样听完就忘了,几乎等同于消遣。
看书是我们经常采用的学习方式,但一本书看完也很难记住,过一段时间后再回想已经没什么印象了。
读书视频通常都比较短,看完后只能记住一些关键的知识点,但不知道出处和论据,很容易断章取义,片面理解。
参加读书营会有专业老师精读一些书,可能会比我们自己看理解深一点,但同时也容易限制我们的思维,形成单一角度。
社群互动会增加我们的参与感,在遇到有感触的知识点时,我们可以和大家一起讨论引发共鸣,然后产生更加深刻的洞见。
当我们学到的知识可以指导我们实践的时候,意味着我们开始掌握它。它会成为我们认知体系的一部分,帮助我们更好地决策。
相比较而言,将学到的知识教给别人,并确保教会是最难的。虽然从知道到做到是很大的进步,但从自己知道到让别人知道,才是质的飞跃。
如《暗时间》的作者刘未鹏所说:教是最好的学,如果一件事情你不能讲清楚,十有八九你还没有完全理解。
可见,只有达到教授他人的程度,才是真正的深度学习。
3.如何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如此重要又如此困难,那我们该如何进行呢?
赵周在《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中提出三个读书步骤:先用自己的话重述信息,再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最后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简单来说,深度学习的层次有三个:知道、关联和应用。
首先,进行以输出为目的的输入。也就是说,我们要化被动为主动,用输出倒逼输入。只有当你目标明确时,你的输入才会变得有效。
以输出为目的,意味着我们一开始就要进行有思考的输入。如迈克尔·桑德尔所说:学习的本质,不在于记住哪些知识,而在于它触发了你的思考。
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触动自己的那些点,然后记录下来,想一想为什么它会触动自己,这会成为你输出的重要素材。
接着,我们要用自己的话转述重点信息。这样,我们接收到的知识才会内化于心,可以随取随用。如果转述不出来,说明我们还没有真正掌握,要么是知识点太难,要么是它没有真的触动我们。太难就联系上下文多读几遍,没触动就先记下来过段时间再看。
最后,我们要将学到的知识用起来。比如当你了解了R90睡眠法,你就可以将自己的睡眠时间调整为90分钟的倍数,保证有效睡眠。
还可以进行自我反思,觉察生活。当我们迷茫困惑时,多看些书,也许会在书中找到路和方向。对我来说,读书是最能解惑的方法,没有之一。
其次,关联新旧知识。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我们越来越习惯于浅层学习。任何时候,只要觉得有用的信息,就顺手收藏,结果再也想不起来用。这也就是我们明明觉得自己吸收了很多知识,却脑袋空空的原因。
收藏即冷宫,我们并没有将碎片化的信息关联起来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
周岭在《认知觉醒》中告诉我们,学习的原理是大脑中神经细胞建立连接的过程。从神经学的角度讲,通过大量的重复动作,大脑中两个或者多个原本不关联的神经元会在反复刺激中建立强关联。
也就是说,在获得新知识的第一时间,我们要在脑海中搜索相关的已有知识,并将其反复连接。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吸收新知识。
当然,有些知识能够关联,有些却不能。因为关联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你接收的知识得和自己有关。好比一个学中文的是看不懂量子力学相关理论的,自然也就无从关联。
二是这个知识是离你实际需求最近的,太远的我们够不着,还打击自己。只有对自己当前的生活有指引作用,或者能引起我们自我觉察的知识,才能关联内在,留存下来。
然后,获得有效反馈。《认知觉醒》中提到,是否有及时、持续的正向反馈,是产生学习效果差异的关键。《刻意练习》中也说,有意义的正面反馈是保持动机的关键要素之一。
事实上,传统的学习模式过于注重输入和练习,而忽略了输出和反馈,这也是造成学习痛苦又无趣的原因之一。
以前做老师的时候,我习惯于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完成后再批改返还,但这样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并不高。后来看《刻意练习》,我才意识到这原来是一种迟到的反馈,不但削弱学习动机,还会降低知识留存率。
后来我改变做法,在开课10分钟内让孩子们完成课堂测试,即做即讲,并着重错题。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对提升成绩很有帮助。
因为即时反馈能激发本能脑和情绪脑的行动力,使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像沉迷游戏那样沉迷学习。
从这一点上讲,深度学习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输入信息——输出作品——获得反馈——保持动机——激发本能——持续精进。
最后,要学会适当休息。每年考研季,都会有一部分同学在临近关头时放弃,因为实在绷不住了。战线太长,精神太紧,又意志力薄弱,很容易身心溃退。
因为深度学习的关键是保持极度专注。这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地消耗精力,而精力是有限的,一旦使用过度,就会触底反弹,全线崩塌。
所以科学的学习模式是:极度专注+主动休息,如此反复。比如我自己,一般使用“番茄工作法”,在阅读或者写作时,都会设置成“专注25分钟+休息5分钟”的模式。很好用,不但能提高效率,还能够保持精力。
学会休息,也是深度学习的重要法宝。就像长跑一样,获胜的从来都不是一开始就快的那个,而是急缓相交,调节呼吸,匀速前进的那个。
深度学习,是我们持续成长的必需品。但从长远来看,要想拥有持之以恒的动力,必须得先了解自己。足够深刻地探求自己内心的想法,找到心之所向,你才会勇往直前,自然而然就会努力起来。
千万不要在什么都没想清楚的时候就一头扎进去,用饱和的行动来感动自己。这样只会消耗自己的心气,久而久之就会习惯庸忙,变成“只是看起来很努力”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