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和小明

周日晚上,小明写完了作文,还有老师布置的网上安全作业,已经九点多了,开始困了。他让我6点15喊他起床,他要起床背数学定义,还有一点语文作业。

这学期连续两三个周末小明都是把作业拖到周日晚上,从这周他开始制定计划。尽管如此,还是没能早早完成。其实,我的本能是想教育他再把作业计划提前一点,但想到着眼于解决问题,应该给孩子赋能,我肯定了他的计划,说如果不是提前完成数学和英语,会更糟糕。很显然,他很同意我的说法。

周一早上,6:20喊他,没反应,等他醒来已经6点半了,背了十分钟数学定义,已经六点四十,他一看时间,开始埋怨我喊他太晚了,坚持要把作业写完再走。七点,搭班伴的两个小学生已经在南门了,无奈之下,给搭伴的家长打了电话,让人家先走。

我的情绪已经难以控制了,愤怒的我转身到了厨房。如果不跟别人搭伴送孩子,我可能不会这么生气,尤其是这周该我送孩子们,我觉得这么失约太不应该了,原因当然是因为他每次作业都拖拉。我带着怒气简单做了早饭,控制住没有给小明发火。

七点十分,小明作业写完,开始吃饭。因为没有我的狂风暴雨,所以他显得很平静。送他的路上,商量了以后起床让闹钟叫他。

下午六点半,小明在琴行等我,给我说不想练琴,作业可多,还提出要去迪卡侬买足球袜子,因为被选中到足球队,还提出去宝龙吃饭。我告诉他已经快七点了,让他计划,他一算真的没时间,就直接回家了。到家后,吃饭作业钢琴,晚上还兴奋地写了首小诗,可能是我没有打压,心情不错吧。孩子感觉好,才能做的好。

很鸡毛的一天,控制不住自己,哪一件事情都可以成为发火的理由。但同时,作为家长应该看到,孩子的问题是这么多年由于自己的教育不当造成的,比如作业,包办、催促的多,没有养成好的习惯。这也是我现在要改进的地方。

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他可以自己安排,直到他自己能真的安排好。王老师的分享也给了我启发,作业看似是孩子最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但实际上孩子学会安排是更重要的。催促、包办让孩子的学习更为糟糕,家长着急,孩子不着急,这样长期下去势必对学习没有兴趣。

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但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激发和引导他,让他在这件事上找到自信。

再说放学要求去迪卡侬买袜子的事,他可能是因为被同学认可加入足球队,内心很激动也很兴奋,所以急着要买到吧。孩子的很多行为,是在追求价值感和归属感,如果我当时不分青红皂白批评一通,或者否定他,想想孩子会多委屈。

总结:第一,看似孩子的无理要求,要思考行为背后孩子的诉求,做到温和而坚定,做到支持,或者让孩子自己看着办。第二,控制不住自己时,换个地方,不要和孩子面对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