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接纳-《积极心理学》

自我的构成:生理、心理、社会。自我接纳:正视缺点、消极情绪。

摘自冯林主编的《积极心理学》

“我”的构成

1.生理的我

生理的我包括:我的长相、身材、身体素质等

2.心理的我

心理的我包括:性格、能力、情绪状态等。

3.社会的我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我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家庭、学校、社区等)中;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又形成一部分的自我,这就是“社会我”,主要指我们的道德品质、人际交往能力等。

* 你能接纳自己的体貌吗?如自己的相貌、身高、体重等?

* 你能接纳自己的现状吗?如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学习成绩等?

* 你能接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吗?如开朗、乐观或内向、孤傲等性格?

* 你能接纳自己的情绪体验吗?包括正性情绪(开心、惊喜等)和负性情绪(焦虑、悲伤等)?

那么什么是自我接纳呢?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特征所持的一种积极的态度,不因自身优点而骄傲,也不因自己的缺点而自卑,即能够坦然接受现实中的自己。

一个人,如果能够清楚地认知自己、准确地评价自己,就能够制定现实可行的目标,进而采取有效的行动,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最终取得成功;相反,一个人如果不能清楚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对自身的评价并不稳定,时而自卑,时而自负,就会影响自身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能够接受自己,就说明他没有明显的自卑心理,能够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心理上比较平衡,他们采取的自我防御越少,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

如何做到自我接纳

那如何才能做到自我接纳呢?根据在咨询过程中的经验,我们归纳了以下几种方法,帮助大家有效地实现自我接纳。

1.正视自己的缺点

不论自认为有多少缺点和不足,做了多少傻事、坏事或蠢事,从现在起,都停止对自己的挑剔和责备,要学习为自己辩护,维护生命的尊严和价值。如果一个人能够正视并且接纳自己的弱点,那就意味着他不但正确地认识到了自身的局限性,同时也停止对自己的不满和批判。这可以使我们不把时间浪费在自责和沮丧上,而是集中精力去发掘自己的优势,或者增强自身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少走弯路。

2.正视自己的负性情绪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负性情绪,如:嫉妒、恐惧、紧张、生气、愤怒……如果我们产生了负性情绪,不要去压抑、否认或掩饰它,更不要责备自己,苛求自己。要先坦然地承认并且接纳自己的负性情绪,不论它是沮丧、愤怒、焦虑还是敌意。

3.无条件地接纳自己

无条件的接纳是心理咨询中以“人为中心”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它强调咨询师应该对来访者无条件的积极接纳。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应该无条件地积极接纳自己。绝大多数人从小就受到种种有条件的限制,或者父母、学校严格的管束,致使很多人以为只有具备某种条件,如漂亮的外表、优秀的学习成绩、过人的专长、出色的业绩等等,才能获得被自己和他人接纳的资格,于是,很多人背上了自卑的包袱。由于曾经被他人挑剔,也就逐渐习惯于用挑剔的目光看待自己,无法接纳自己。在这里,我们提倡的无条件地接纳自己就是,不管我们外表如何——美丽,平凡,甚至是丑陋,不管我们能力如何——过人,平庸还是低人一等,不管我们性格如何——被人喜欢的,不被人喜欢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一部分,所有这些构成了这样一个独特的我。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接受这样的自己,不带批判,没有是非对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知不觉接触思维导图已经快一个月了,现在在这记录下这一个月来我的感悟。 最早在我的观念中,思维导图和下图一样是表格...
    熊和芒果可兼得0v0阅读 11,116评论 4 126
  • 海昏侯刘贺墓的抢救性发掘,无疑是2016年最热最火的公共考古话题。普罗大众们关注的是精美的出土文物,那些纯度极高的...
    菜園子阅读 1,282评论 0 3
  • 记得大学毕业刚进公司的那一年,有一天我和胡哥到外单位去办事。事情办完以后,我们开车来到停车场的出口处,一个带着红袖...
    一点都不酷_67a1阅读 360评论 1 4
  • 西天,佛国。 佛主如来正与诸佛谈经,蓦然眉头微皱,双手一掐道:“金蝉子何在?“弟子在。”只见金蝉子双手合一而出。“...
    临窗控笔听雨声阅读 59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