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孩子不在家,去ao门玩两天,就走大街小巷,每次去都是跟别人去XX,去酒店,去网红餐厅,我就想背瓶水, 走到哪里是哪里,累了就睡一下,遇到什么餐厅就吃什么,不在大街上的店里吃,去那些小巷本地人吃的地方吃。”
“两天,我能熬,你行不行?你每天那么早要睡,我是要到一两点才睡的。”阿X说。
“没熬过夜,试一下。晚上人少。XX的人多,外面也会有人流动。”
“那些shu了的人会不会安全?”
“去试一下,见机行事,我们有俩个人一起怕啥。本身那座城市是很文明的,不然,哪里能吸引世界各国的人来玩,对吧?”
“我倒是希望孩子在家才出去,他爸有人陪,他爸会做饭。”
“我们家,我做的饭不是很吸引人,所以出去玩无所谓,他父子俩自己会解决。”
但XX还是成全了我。谢谢朋友间的这份回应,小小的心愿只是一次日常的聊天。
背上书包,一瓶水,两张证件。
“刚才在巷子里走,到处干干净净,各个年代的建筑都能看见,这到山顶看全貌就象广州城中村一样,低低矮矮的旧房。”
“这就要从不同角度去体验这座城市。”
“是的,你看路上的行人不急不忙,优优雅雅的走,红绿灯自觉停走,不象XX,有交警站在那里都不行,各个都是急急忙忙的抢,生怕迟了半分钟,不知道急的啥。没红绿灯的地方,车早早停下来让行人走。”
“建筑保留得多好,旧楼一看就是有年代的,有的象广州的骑楼岭南风格,有的一看就是外国的风格,什么巴洛克风,罗马柱,葡式,那些XX又象拉斯维加斯风,充满金钱与奢华,金碧辉煌。大街上开阔,畅通,小巷子,干净整洁,上坡下坡,房子顺地势而成,电线包扎一条线,车多,但无人管制摆放规整。”
“以前没什么体会吧?”
“以前就只是去X场呆一天,坐在车上看大街上的全部是酒店,连商场都少见。”
“商场,餐厅也设在酒店里。去到小巷,才有人间欢场。”
“我们不会用手机,即使导航也不知道路。”
不用手机,先换点现金。问路就问身边擦肩而过的人,吃饭去到小巷,有居民去吃的地方。没有目的地,就这样走一程,歇一程,到处都有歇脚椅,歇脚石,地上干干净净,随地而坐也是行的。
“这里怎么这么干净,一点灰尘都没有?地面全部是花岗石,碎石铺的。”
你看,这么晚十二点清洁工来收拾打扫,早上又大清早清洁工,人人又都自觉少垃圾,不乱扔,街上连声咳嗽都没见。什么样的环境引导什么样的人,人又自觉维护环境,自觉良性循环。海洋气候,常年温差不大。
“明显人的从容,淡定。”
就这么边走边聊,两个人,你陪我,我伴你……
记忆中点点滴滴编织的旅程。
……
随笔。
走街串巷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