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你打开这本书。”这是我想了很久跟你初次见面的开场白。其实我的内心激动无比,你不知道我酝酿了多久,成为一名作家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自我嘲讽中度过。我曾坚决的认定过自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不可能写出经典的作品、不会出一本畅销的书。然而一切的一切都在圣诞节的前一晚发生了转机,那天晚上灵感突发,给我的老姨写了一封信,写到动情之处,我不禁潸然泪下,被自己感动过到泪流满面。
给大家节选一段:“作为一个女儿,我深知一名母亲对孩子的意义。那是年幼时所有的安全感,是成长中最想讨好的观众。他们深知比起失败带给自己的挫败感,他们更在乎背后一直目不转睛注视自己的失落的眼神,她的言行早已成为自己为人处世的全部法则,她的一句指责甚至一声叹息,都能击垮自己战战兢兢、东拼西凑的全部自信。”是的,就是写到这里我痛哭流涕,这时不禁让我开始思考,究竟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好文章,难道感动了自己不应该算其中的一个评价标准吗?况且,我为什么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写一部经典之作或者完成一本畅销书?我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个不知名作家、写一部非畅销的烂书?也就是说我为什么非要做成、做好一件事呢?我能不能找到找另一种评价标准来界定我的书?这种标准可以是感动了我自己,或者只是把书写完了,又或者是把这件事做糟糕了呢?可能你觉得我的想法很疯狂,不过既然诗歌界有分行即为诗的《便条》、艺术界有把“小便池”搬上大雅之堂的《泉》,那么文学界怎么不能有我这本“烂书”《圆梦作家之路》呢?的确,人类发展史上在不同领域有太多创新的艺术实验,我不敢自诩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可是从小到大,我们一直被提醒,做一件事就必须要做好,你可曾想过,像我一样,仅仅是为了完成而完成,或者把一件事做糟呢?哈哈,这样想,是不是一切都变得有趣起来了呢?是的,你该换个角度看事物了,相信你的直觉,翻开它吧,它会带你走进另一个平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