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特邀了知乎高赞作者言载给大家推荐一本他逢人就会推荐的书,这本书就是来自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
正如言载君所言:“有时我们需要撕掉粉饰的表面,直视人性的复杂,因为只有真正认识其存在,才能更好的接受自己。”
《罗生门》的各种版本在 Kindle 电子书店里随处可见,我们会发现,收录在 Kindle Unlimited 的版本就足足有六个,今天言载君给大家推荐的就是林少华的译本。
《罗生门》: “善”的遥遥无期,“恶”的无可回避
作者 | 言载
01
提起《罗生门》,多数人脑海的第一反应是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操刀的电影,但其实这部电影的主要情节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密林中》(《竹林中》),只有少许背景细节来自芥川的代表作《罗生门》。
黑导把电影叫做《罗生门》,除了商业原因,我想更是看中了这三个字的引申义——根植于人性的自私与丑恶。
以前,日本京都确实有这么一道门,常传与神魔相连,后毁于战乱。在日本传说中也存在这么一道门,通往生死,坚固无比,门上有许多象征死亡的图案。
而经芥川龙之介的笔下,“罗生门”三个字更是代表着人间炼狱。
初读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其遣词用句精雕细刻,行文间妙笔生辉,对氛围与细节的刻画丝丝入扣,让我一下就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朱漆斑驳的粗大圆柱;
乌鸦浑如播撒的芝麻历历在目;
目中所见,尽是已开始塌裂且从裂缝中长出长长杂草的石阶上点点泛白的乌鸦粪;
门柱之间,风同暮色一起冷飕飕的穿过……”
像这样的渲染比比皆是,芥川创造了一扫庸俗气味的艺术文体,被评价为艺术至上主义者。
当读完全篇时,发现最令人拍案叫绝的却非文体,而是其对人性黑暗面的深刻剖析与直白揭露。
02
京都城内灾害频发,衰败不堪,一个仆人被主人打发出门,走投无路的坐在罗生门下。就在此种绝望而无奈的情况下,做强盗的念头油然而生。可良心与希望仍然牵制着他。
而后他踏入身后的门楼,上面数具死尸横躺竖卧,在微弱火光的照探下,他发现一名穿着丝柏树皮色衣服的瘦矮老太婆正在拔一具女尸的头发。瞬时仆人愤怒涌上心头,内心的正义感与对恶行的厌恶感甚至让他忘掉了宁肯为盗的念头。
仆人揪住老妪,抽出腰刀。此时簌簌发抖的老妪辩解道,她拔这头发只是想用来做个假发,况且这些死人个个罪有应得,被拔头发的这个女人生前拿蛇段儿晒干当鱼干,卖给禁军营地。
老妪认为此女定是被迫营生,出于无奈,所以她相信这个女人也一定能理解她此刻的所做所为。
仆人听后刀回鞘,有了一丝烦闷与纠结。但,也只是一丝。转瞬间,他充满莫名的“勇气”,毫不犹豫的扒掉老妪衣服,踹倒她而逃之夭夭。“那好,我剥掉你的衣服!你可不要恨我,若不然我就得饿死!”
只留下张望着黑夜的,赤裸的老妪。
人性的复杂与浑浊就在仆人的念想变换间,展露的淋漓精致。在私欲面前,善良与正直转瞬就被撕得粉碎,破败不堪。
而老妪与仆人又何尝不是标榜着利己主义的投机者。
这让我想起前不久的一则新闻。“小偷盗包后留道歉信,署名向天再借500元的罪人”。小偷只拿了包里的500元,并写信道歉,说就算包内有千万也只拿500,急需还账,还请谅解。
更清奇的是评论,什么雅贼,有文化的贼,字写的好的贼偷个东西都让人生不起气。
偷盗就是偷盗,这是原则性的问题。倘若偷的是一万元,或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评论肯定大相径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也是人性。
若真急需,500元借不到吗?而此小偷企图用道歉来烘托道德的高尚感,麻痹自己,也麻痹看客,掩蔽自己内心萌生的私与恶,与罗生门的仆人何其相似。
文章最后还有一处留白。“外面,唯有黑洞的夜。仆人的去向,自热无人知晓”
或许,他丢失在了自怨自艾的迷宫;或许,他跌入了私欲的深渊;或许,他已经丧失了人性,踏入了地狱中的罗生门。
03
芥川龙之介才华横溢并深谙人性之道,《罗生门》只是其优秀作品中的冰山一角,虽是成名作,但只知道这篇文章为免太可惜。
写出《罗生门》的芥川当时才23岁,还是无名青年一枚。次年发表的《鼻》,受到夏目漱石的大力赞赏,成为其进入文学殿堂的叩门之作。
《鼻》讲述了禅智内供有一个长五六寸的鼻子,从上唇垂至下颚,无人不知。夸张到吃饭需要有弟子用木板托起鼻子,否则鼻端必然掉入铁碗。
内供为此懊恼不已,虽为得道高僧,不应有杂念,但鼻子的畸丑还是刺伤了自尊心。
他想尽办法使鼻子变短,最后通过一个弟子带回的秘方——将鼻子泡入热水,之后让人践踏。通过这偏方,鼻子竟奇迹般的变短了。内供高兴不已。
而后,周遭的情形反而令内供摸不着头脑。按理说鼻子现在和普通人并无二异,可众人的嘲讽与奚落则变本加厉,放肆的笑声怪模怪样,让人唏嘘。芥川在文中阐述到这种微妙的心理:
人的内心存在两种相互矛盾的情感。无疑,没有人不同情他人的不幸。可是,一旦对方好歹从不幸中挣脱出来,却因此产生若有所失的怅惘。说的夸张一点,甚至出现一种想使之重新陷入不幸的心理。
在之前,内供位高权重,众人有敬仰,更有妒忌与酸苦。可内供畸形的鼻子给大众带来了心里安慰,虽然他道行高,可是鼻子畸形丑陋啊,吃饭都苦难,还找不到媳妇。所以那时众人既不食其位高的酸,也不揭其残缺的短。
可内供的鼻子突然好了,大众内心的妒欲之火熊熊燃烧,内心极度不平衡,凭什么他脱离了苦海,我们还是饱受生活的多面折磨。
芥川用众人反常的嘲笑来刻绘容不得他人好的病态心理,十分高明。不思其解的内供痛苦难堪,变得脾气暴躁,竟出现懊悔之情。
芥川最后又挥下命运之笔,将内供的鼻子变长了回来,内供一种如释重负的心绪也失而复得,就像鼻子变短时那样。内供的自尊又丢失了,可他仿佛更高兴了,多么讽刺。
大众的利己主义胜利了。
在《黄金时代》中,陈清扬肤白貌美,尽守贞操,却被称为“破鞋”。而在与王二进行“伟大的革命友谊”之后,群众在纠“破鞋”时,又自动把陈青杨遗忘了。
“那里的人习惯于把一切不是破鞋的说成破鞋,而对真正的破鞋放任自流。”
如今的社会人仍根植着劣根性,难道真只能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只有当事人重新陷入不幸,旁观者才会收起嘲笑与敌意”吗?
04
林少华译版的《罗生门》里收录了许多芥川黄金时期的短篇佳作。
《地狱变》中,画师良秀的女儿被绑在槟榔车中活活烧死,场景何其惨烈。
“那被烟呛得白惨惨的面庞,那随火乱舞的长飘飘的黑发,那转瞬化为火焰的美艳艳的樱花盛装……尤其每当夜风向下盘旋而烟随风披靡之时,金星乱坠的红通通的火焰中便闪现出少女咬着堵嘴物而几欲挣断铁链痛苦扭动的惨状……”
而良秀面对此情此景由万分苦痛到后来竟油生出一种近乎恍惚状态的由衷喜悦之情。对艺术的纯粹追求甚至超越了亲情,超越了道德,简直痴狂。
还有《矿车》中,人生漫漫长路中的惊喜、无奈与迷失归途的恐慌;《舞会》表面是一个爱情故事,结合历史背景却发现各处暗讽盲目跟随西方社会的日本……
芥川龙之介的文章常首尾呼应,构思缜密严整,还有文章末尾恰当的留白,都让人为之惊叹。篇幅虽短,寓意之深,特别是对人性的挖掘,自卑与自尊、虚伪与做作、软弱与懒惰、贪婪与欲望……是典型的悲观主义,并带有浓烈的厌世情绪。
在1927年7月24日,天尚未明,芥川在他田端的卧室里服下致死量的巴比妥自杀。枕边放着圣经。
很不幸,可能正是因为芥川对人性的剖析过于深刻,捕捉过于敏感,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日本近现代文坛就这样陨落的一颗光芒正劲的奇星。
虽些许偏激,但正因为芥川倾尽生命的刻画,才让人感受到现实的残酷和人性本质的复杂,让我们更透彻,更努力的活着。
最后,我从芥川的《侏儒警语》里摘抄了十个片段(部分),来感受一下绝世鬼才思维的轨迹。
①我是身穿五彩衣、献筋斗戏的侏儒,唯以享受太平为乐的侏儒,敬祈满足我的心愿:
不要使我穷得粒米皆无,不要让我富得熊掌食厌。不要让采桑农妇都对我嗤之以鼻,不要使后宫佳丽亦对我秋波频传。不要让我愚昧的麦菽不分,不要使我聪明得明察云天……
我是醉春日之酒诵金缕之歌的侏儒,唯求日日如此天天这般。——侏儒警语
②结婚对于调节性欲是有效的,却不足以调节爱情。——结婚
③一群艺术家居住在幻灭的世界里。他们不相信爱,不相信所谓良心,只是像古之苦行僧那样以虚无的沙漠为家。这点固然有些悲哀,然而美丽的海市蜃楼却是仅仅出现在沙漠上空的。
对一切人事感到幻灭的他们对艺术则仍心驰神往。只要一提起艺术,他们眼前便出现常人所不知晓的金色梦幻。其实他们也不是没拥有过幸福的瞬间。——幻灭的艺术家
④人生近乎严重缺页的书。很难称其为一部,却仅此一部。——人生
⑤为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云的光彩、竹的摇曳、雀群的鸣声、行人的脸孔……需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味无上的甘露。问题是,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为琐事所苦。为了微妙地享乐,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琐事
⑥忍让是浪漫的卑躬屈膝。——忍让
⑦我不幸懂得:有时只有借助谎言才能诉说真实。——虚伪
⑧为博取言行一致的美名,须首先善于自我辩护。——言行一致
⑨遗传、境遇、偶然—主宰我们命运的不外乎此三者。——命运
⑩意欲作文而又为自身羞愧乃是一种罪恶。为自身羞愧的心田上不可能生出任何创作性的嫩芽。——作家
- END -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动动手指关注我们。如果你特别喜欢这篇文章,请动动手指分享给你的朋友。
✔ 拾书小记平台长期致力于传播数字阅读综合解决方案、打造积极向上的趣味活动以及分享个人成长的 Tips。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优质书单书评、高效技能分享、 Kindle 在内的主流电子阅读器的原创技巧分享、测评以及你想象不到的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