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和景明,在熏暖阳光的照拂下,我向着孔学堂的方向出发了~(说来惭愧,其实这里离我家不远,开车过来也就十来分钟,而我每次都是在山下玩水,都没有上山。唉~懒啊!木法。)
棂星门是最先到达的地方,白色门廊,看上去像牌坊,两桥横跨水面,过桥,之后进入大成门,这里台阶高耸,抬头看,有些晕菜菜。(不过,台阶的两边有电梯,懒的人可以节省力气,直接坐电梯到礼仪广场。)到达礼仪广场之后,就没有电梯坐了,要爬山的,最高处是大成殿和杏坛。(在这里声明一下,我虽然很懒很懒,不过还是……)拾阶而上,沿途正有桃花,李花,樱花隆重盛开,而游人不多,所以环境显得非常幽静。(适合趴在地上拍花,找蚂蚁。)
到了大成殿之后,更是入目皆是绿树成荫了,偶有几棵粉桃花从大片的绿色中冒出来,别是一种惊心动魄的美。山石的缝隙里,时不时地点缀几朵黄色的野花,仿佛就是为了让你附下身去看看她柔嫩的骨朵。围墙边,鸢尾花也开了,还有二月兰也凑趣似的打开了花瓣,植物们都在趁着大好时光,展示自己的美,甚至招蜂引蝶。
春,就该是欣欣向荣才对呀,不过也有奇怪的,就是有些植物才吐新芽,有的却在开花,有的竟然已经缔结果实了……
■用图片加以说明☞
孔学堂地处花溪十里河滩,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中段大将山下,占地约130亩,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大成殿、讲堂群、杏坛、六艺学宫、乡贤祠、阳明祠、奎文阁等。
■先来说说建筑风格,据说有以下四点:(这一段是百度抄来的,不骗你。☞)
1、遵循孔庙基本规制、保留核心元素为基础,像孔庙,但不是孔庙。所谓“像孔庙”,是说具有孔庙的核心元素,“但又不是孔庙”,是说它的祭祀功能弱化,学习传播功能强化。
2、结合贵州地域文化,设置了祭祀贵州名儒的乡贤祠、阳明祠;建材大量使用本地石材;选用贵州本土木建筑的特色,以灰、黑、白为主色调。
3、孔学堂主轴线建筑坐西南、朝东北,前有文案山、下有花溪河、背靠大将山,依山傍水,这是自然山水走势,未按平原地区的坐南朝北取势。
4、以汉唐风格为建筑特点,一改各地孔庙主要采用的明清风格,主要体现视觉上的恢弘大气和孔子时代的文化氛围。
■再来说说建筑特色及文化传承(这一段也是百度抄来的,也不骗你☞☞)
在中国传统的井字型基础上再次创新布局,呈一纵两横“三轴交联”之势。
纵轴即“礼轴”,由西北至东南纵贯,象征孔学的核心思想“礼”与“仁”,起于棂星门,经大成门、礼仪广场、大成殿,止于杏坛。大成门前广场立有孔子行教像,高9.28米,以纪念孔子诞辰日;大成殿为孔学堂核心,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
两横轴即“风轴”、“行轴”,都由东北至西南并横。“风轴”象征儒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轴上左有讲堂群、溪山书院,是进行会议研讨、学者讲学的主要区域。“行轴”象征孔学的智慧与实践,轴上有乡贤祠、阳明祠、奎文阁等建筑,乡贤祠供奉贵州历代贤达名士,阳明祠祀奉明代大儒王阳明,奎文阁典藏儒学文化经典。
孔学堂的社会功能旨在学习、传播、交流、分享传统文化;是以“传承与弘扬儒学的圣殿,教化与开启新风的基地”为目标,具有教化、礼典、祭祀、典藏、研究、旅游等六大基本功能,不但能够满足公民道德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需求,市民还可在此坐而论道、以文会友,也可在此吟诗作赋、品茶下棋、旅游观光。
【注:孔学堂的建筑设计由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设计师:刘兆丰和他的团队总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