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沙龙——体会诗词的韵律美

主讲人:车艳

      诗词最大的魅力在于它不仅能够用文字表达,也能用一定的语调朗诵或者歌唱。能够将文学和音乐两种艺术融合在一起,或许是很多优秀诗词作品流传至今的原因。


      《诗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律美。主讲人车艳学姐给我们朗诵了《黍离》、《野有蔓草》等篇章,并发表了自己的一些见解,还放了音频好让我们更好的体会个中细节。又以杜甫的《春夜喜雨》为例,很好的展示了诗词的韵律变化:好雨知时节(入声),当春乃发(入声)生。

社长车艳学姐朗诵

      大家还一起探讨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问题。比如爱情是一瞬间的怦然心动还是长期的适应,有人觉得是前者也有人觉得是后者。而我则认为,大概先是一瞬间的怦然心动然后再是长期适应吧,两者或许缺一不可呢。

小伙伴发表自己的见解

      屈原的《渔父》写在自己被流放,政治上被迫害后,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表达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我们就渔父和屈原谁的价值观更值得我们学习展开讨论。有人说老百姓是需要屈原这样的官的,但官场上却并不会待见。也有人说渔父懂得变通。

      胡苏杭学姐作为诗词组组长,为我们讲解了《行行重行行》。她认为此诗主要是指描述一个关于思念的诗,以胡马,越鸟起兴,烘托出一个凄凉的背景。而这也是一首韵律极强的诗,行行作为叠词,增强语气,前四句压平声韵,后四句压仄声韵。

苏杭学姐讲解《行行重行行》

      李白的词《将进酒•君不见》前两句排比展开,气势如虹,有着巨人式的感伤。后面句句衔接自然,通篇以七言为主,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

     

仔细品读诗词中……

      《山居秋暝》严格押韵,韵律和意境都非常之优美。其实王维的诗大多如此,简单,清新,富有禅意,三言两语就能极情、景之致。李煜的《破阵子》则多表达对亡国的伤感之情。

      陆彪学长也给我们讲述了李后主和王维精彩的故事。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但传说只是传说,事实上孟浩然和李隆基从未见过面。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因其“故国不堪回首”“一江春水向东流”之词而被在978年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三年七月,卒,年四十二。废朝三日,赠太师,追封吴王。” 李煜死后,葬洛阳北邙山,小周后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之而死。

      余光中的《乡愁》读起来朗朗上口,将所有思绪沉淀过后才表达出来的乡愁,较为浅淡,但令人深思。洛夫的《边界望乡》则不同,忽然到来的乡愁激动而强烈。

      诗词的美跟韵律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大家聚在一起聊聊诗词,谈谈自己的观点也是增进小伙伴们感情的机会,期待下次的读书沙龙!

下期分享预告:《北鸢》

主讲人:策划组组长陆彪

作品简介:《北鸢》是葛亮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以民国商贾世家子弟卢文笙的成长经历为线索,以其身后两个家族的沉浮命运为背景,以政客、军阀、寓公、文人、商人、伶人等各色人物为素材,编织了一张恢宏曲折的故事网络,映射出波诡云谲的民国动荡史。全书叙事宏大,笔触隽永。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