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是新公司,团队也是新团队,一直想带领团队不仅做好公司还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多更好的东西,当知道九型团队有这样的课程时没有丝毫犹豫的报名,不知道也不去管课程设置了什么环节,只要是陈老师的团队做的就错不了。
团队都带着极高的热情去的,也是带着各自的模式去的,开始活动的时候大家还是试探着的,没有太多的参与感,但随着活动的展开每个人都开始松动了,我有意的观察着他们,看着他们的变化,我仔细聆听他们分享的感悟,希望他们能收获的更多。在这其中我的模式也不停的启动,我也不断的觉察,但还是有失控的时候,我希望我们团队的人更出色,什么都能赢,也抢着上台分享。当建英姐提议换队长的时候,我内心是很不情愿的,但我还是赞同的,因为我们推选的原队长不会讲普通话,很难肩负起队长的责任。丹珠的担当和表现在带领团队出场的时候表现的很出色,我们就同意让她来做队长。事实上丹珠做队长给我们团队带来了更多的收获,再次感受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1、呼啦圈的活动对我来讲完全没压力,轻松加愉快的完成了。这个活动也让所有的人开始关注一个目标,大家群策群力的共同想办法,完成的很漂亮。
2、到I迷宫的时候我在旁边观察我的团队,因为做过一次加上对他们也了解,预先设想他们会如何去完成,之前就想到团队中估计海涛会突破那个关键环节,果然几轮下来他终于看到规律了,他焦急的指挥着前面的人,但他们根本没明白什么意思,直到他的时候他迈出去了,为他点赞,看着他不断研究并积极分享的样子看到了他的真诚和热心。看着郭伟(1号)在迷宫中的样子我再次看到我自己,当在需要迈出去的时候他根本不敢去尝试,还是选择了故意走错原路退回,我第一做这个的时候我知道这些都已经试过了,可再也没有路了怎么办,我最终选择故意走错,心里想的就是让别人来做吧,我是不行了,那种自我放弃不敢挑战,从来没有想过要跨出去,在我感觉那就是不可能的路子,像是万丈深渊,迈出去就等于死。郭伟原路返回时被告知走错了的时候,他停在原处足足思考了1分钟之多,我看着他犹豫不决的样子,又倔强的不肯求助,照见了我自己。平时生活中害怕犯错,宁肯不去做,一旦做错无休止的评判自己为啥这么笨。而且走错了后就不敢再相信自己了,最后我是在团队的指挥下完成的,完成后仍然放不下评判,自己是多么的愚蠢,前面那么多人过去了,偏偏自己没过去,不可原谅的愚蠢,我仿佛感觉老师,同学都嫌弃的看着我指责我,又仿佛是父亲在我做错事情后责备我,害怕犯错的恐惧就完全淹没了我,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
3、最后的报数活动给我带来的触动最大,当老师让谁愿意为团队负责出列时,我还是有犹豫的,80个俯卧撑,我估计我是真做不下来,不是想的如何赢,而是想要是输了怎么承担,自己能否做下来。看到秦洪建当选为男队长的时候,我开始觉察我的不敢担当,产生了我也应该有此担当,希望老师选我,老师选了丹珠时我有失落感。第一局输了后,我们鞠躬时我就有情绪,但还好。第二次鞠躬的时候就觉得很沮丧。第三次鞠躬的时候情绪就压抑不住了。再到放歌的时候我的情绪就不再压抑,尽情释放,当陈老师过来对视的时候我还是选择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不去迎合他。听着洪建分享的时候好多地方跟我也类似,我更是看到自己的模式,我一定要借此场域说出自己的感触,不是说给别人,是说给自己听。我依然选择不去看任何人,我自顾自的表达,任由泪水流下,任由声音哽咽,我不管别人是否听得清楚,不去管台下坐着的是谁(之前有熟悉的人我是不会也不敢让他们看到我的脆弱),我不再担心他们会怎么看我,怎么笑话我,或者是否会轻视我,是否会损失我的威信。与那些相比我更希望他们看到真实的我,这就是我,那份脆弱也是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课程结束后,我们匆匆往回赶,需要6~7小时的车程,课程虽然结束了,路上的大家才让我知道课程的结束是一切的开始,一路上我们不停的讨论着,感叹着,几个小时的路程没有30分钟的安静,大家争抢着分享感受。有的人说课程内容设计的好,有的说心灯环节好,有的说总结部分好,有的说某个活动感触多。。。回到工作中后真的发生了连锁反应,大家见了面就分享感触,分享觉察,周围的人也感受到我们的变化。就是有一个问题,我们看其他的人都变得不一样了,虽然多了很多宽容,但也多了拯救者的模式,连我们万星都看着其他人感叹到:得让他学习啊,不学习不行啊。
看到团队学习后的样子,我更加理解使命的含义。帮助他人是极度令人愉快的经历,作为助教班的学员我更知道了自己的方向,我相信我的生命将会因此充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