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有天意

梧桐叶簌簌飘落,在青石板上堆成柔软的毯。林夏站在老槐树下发呆,指腹无意识摩挲着衣兜里的银锁,冰凉的触感像极了那年冬天。

1943 年的冬天格外冷,南京城的雪裹着硝烟的味道。十七岁的沈清如在防空洞里第一次遇见顾言深时,他的军大衣上还沾着未干的血迹。这个眉目清朗的年轻军官把最后一块压缩饼干递给蜷缩在角落的她,说:“别怕,我们会赢。”

清如攥着还带着体温的饼干,望着对方军装上的黄铜纽扣在昏暗的烛光里泛着微光。她不知道,这一眼,便注定了一生的纠缠。

顾言深隶属于国军某精锐部队,每次执行任务前,都会悄悄塞给清如一个油纸包。有时是块桂花糕,有时是枚绣着并蒂莲的帕子。清如把这些小心地藏在樟木箱底,夜深人静时拿出来,借着月光细细摩挲,嘴角不自觉扬起笑意。

战事愈发吃紧,顾言深被调往前线那天,他将一枚刻着 “平安” 二字的银锁挂在清如颈间:“等我回来,带你去苏州看园林,吃最好的蟹粉小笼。” 清如红着眼眶点头,雪花落在他们肩头,仿佛要将这一刻凝固成永恒。

然而,命运的齿轮却悄然转向。清如的父亲是南京城有名的商人,为了保全家族,他早已暗中与日本人勾结,并替女儿定下一门亲事 —— 对方是日本商会会长的侄子。

当清如得知这个消息时,顾言深已在战场上失联三个月。她跪在父亲书房的青砖地上,额头磕出淤青,换来的却是父亲的一声冷笑:“别天真了,一个随时可能送命的穷军人,拿什么给你幸福?”

婚礼前夜,清如攥着银锁站在老宅的天井里。月光如水,照着她苍白的脸。突然,远处传来零星的枪声,紧接着是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她心里一颤,发疯似的朝枪声响起的方向跑去。

炮火映红了半边天,清如在废墟中跌跌撞撞地寻找。终于,在断壁残垣间,她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顾言深浑身是血,却仍死死握着枪,眼神坚定地望着她:“快走,这里危险!”

清如扑过去,泪水混着硝烟模糊了视线。顾言深用尽最后的力气将她推开:“活下去,替我好好活下去......” 话音未落,一颗炮弹呼啸而来。清如眼前一黑,陷入了无尽的黑暗。

再次醒来时,已是三天后。清如在医院里发了疯似的寻找,却只在废墟中找到了那枚变形的银锁。顾言深,连同他所有的承诺,都化作了南京城上空不散的阴霾。

时光如梭,二十年后,清如成了林夏的外婆。她总是坐在老槐树下,望着远方出神,脖子上永远戴着那枚银锁。林夏小时候总缠着外婆讲故事,外婆就会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讲起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讲起那个给了她最炽热的爱,却又永远离开的人。

2023 年,林夏在整理外婆遗物时,发现了一本泛黄的日记。字迹娟秀的纸页间,藏着太多未说出口的思念与遗憾。最后一页,写着一行小字:“如果真的有天意,希望来世还能再见。”

林夏攥着日记,泪水滴落在纸页上。这时,她的手机突然响起,是导师发来的消息:“小林,有个文物修复项目需要你参与,是一批刚从南京旧址出土的文物。”

在考古研究所,林夏第一次见到了程砚。这个戴着金丝眼镜,气质温润的文物修复师,正在专注地清理一件青铜器皿。当他抬头的瞬间,林夏的心猛地漏跳一拍 —— 那双眼睛,像极了外婆日记里描述的顾言深。

程砚也愣住了,他看着林夏胸前挂着的银锁,记忆突然变得清晰起来。那天,他在修复一批战时遗物时,发现了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里面除了几封未寄出的家书,还有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的年轻女子眉眼温柔,脖子上挂着的,正是与林夏一模一样的银锁。

“你相信转世轮回吗?” 某天,程砚突然问林夏。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林夏望着程砚,轻轻点头。

后来,程砚带林夏去了苏州。他们漫步在拙政园的长廊里,在百年老店吃蟹粉小笼包。当程砚将一枚崭新的银锁挂在林夏颈间时,她忽然想起外婆日记里的话:“如果爱情真的有天意,希望来世还能再见。”

原来,爱真的有天意。那些未完成的遗憾,那些错过的缘分,终会在时光的长河里,以另一种方式重逢。就像当年战火中的离别,换来了二十年后树下的等待;而外婆未尽的思念,终于在百年之后,化作了她与程砚掌心相扣的温柔。

老槐树下,林夏依偎在程砚怀里,月光依旧如水。她知道,外婆和顾言深的故事,终于在这一世,画上了完美的句号。真正的爱情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它能承受得住风吹雨打,也能承受得住各种否定,这就是爱情的传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