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的制定标志着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下,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举办本法规定的各类学校。城市和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必须包括相应的义务教育设施。
正是基于这样的规定,在某种程度上,义务教育的实施, 地方各级政府扮演了责任主体的角色。在政府倡导的“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背景下,众多的农村学校也就应运而生了。
【壹】学校的发展历程
也许,我们从没想到原本属于私塾的教育,竟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开花。让每个适龄儿童都能平等的享有教育机会,这是国家赋予我们发展的权利。
我们学校始于清末私塾,几易校址,从曾经的贵族教育到如今的平民教育,教育条件更加专业化,教育水平更具规模化。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们的校址最终坐落于如今的石畔沟沟口(复兴寺旁边)。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学校的出行路段悄然发生很大的变化。从前,坑坑洼洼的泥路,又窄又陡。最怕下雨时,路上大大小小的水坑,影响了人们的心情。如今,平滑而又宽大的水泥路,穿村过户。从驴拉车,到自行车,再到摩托车,最后小轿车,不同的交通工具见证着时代的发展,也亲历着学校的变化。
学校的角角落落,存在于每一届毕业生心中,有过失落、有过懊悔、有过感动、有过激昂,每一次都是擦着眼泪告别,迎来送往多少故事,但“让每一位学子走出大山”却是我们始终坚守的使命。
【贰】特色的生源架构
自古以来,城市总有着特别的吸引力,让很多人享受着社会主义的福利。在现代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工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他们为了生计辗转于大街小巷,留下未成年的孩子们交由祖辈抚养,这就衍生出一个社会性问题——留守儿童。
我想作为乡村学校,或多或少的都会有留守家庭的成分,这在我们学校也不例外。如果非要找出区别于其他学校因素的话,我觉得是“单亲”与“特殊儿童”。
我们现有小学生46名,幼儿26名,单亲约占三分之一,原因各不相同,有母亲早逝、离家出走、离婚等细分的缘由,但最终都会归结到一处——母爱的缺失。从小缺少母亲陪伴的孩子们,缺少挑战挫折的勇气、缺少回馈亲人的感恩、缺少约束自身的信仰,这是从与各班主任的交谈中得出的结论。
还有一种学生群体比较特殊,他们是存在“智力障碍”、“视力障碍”或者“肢体残疾”的“特殊儿童”,约占全部学生的四分之一。在我们片区划分范围内没有一个学生是送教上门,都是随班就读,差异化教学。比如说:不会计算的,让他背九九乘法表;不会写字的,让他在田字格上誊写生字;不会思考的,让他看书讲故事;就算不会签字的,至少也要让他学会一笔一划……我们学校是子洲县敢于接受这类学生群体的唯一一所学校,这也导致了一个恶劣的结果:教学质量整体下滑引发的优质学生流失严重。
这两类留守儿童构成了我们学校的特色标签,但贫穷却是所有学生被迫选择我们学校的根本原因。他们有着乡下人的淳朴与善良,他们也有着小孩童的顽皮与机灵,就是这群不太睿智、但却懂事的孩子们让逐渐荒凉的村庄保留了一丝温暖的气息。
【叁】家长的教育大局
“村落农家子女多,赁房荒田白首闲”,这是我们今年在贫困生家访时得出的感悟。
“村子里手机信号时断时续,旧窑洞成为危房”、“以种地为生,收入单薄,父亲腿脚不便”、“家里窑洞为土质接口窑洞,因去年大雨,后窑顶渗水明显”,这是我们在家访中如实的记录内容。当我们学生的家庭情况真实的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见证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看着十几岁的孩子帮着90岁的奶奶打理家务;我们也体会到了“穷人不穷命”,有些家长用一辈子的心血供孩子上学,只为孩子的出路更好一些。
“他奶奶说,他为了早点见到我们,一早上翻阅了3、4次山头”,这是今年毕业的有智力障碍的一位学生,他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但特别喜欢手工,有自己的想法,对自己的未来有很明确的规划。家访时这一插曲,也在侧面反映我们的教育对于他们的重要意义。
每一位乡村学校都承载着农民对于子女未来的憧憬,他们终其一生都在为孩子考虑,舍不得吃、舍不得花,舍弃了青春、舍弃了梦想。黎明早起闻犬吠,落日扛锄与月归。“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家长的无奈与期许,也是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农村学校不同于城市学校的最重要一点,是农村学校担负着特殊的使命。农村学校是农村的最重要的、主要的、有时候还是唯一的文化策源地。它对农村的整个智力生活、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
【肆】教师的浮躁观念
2017年的春季,我因为家庭原因被动的走进这个学校,学校距离县城20多公里,没有公交车、也没有“村村通”班车,每次到县城开会往返叫车需要80元,也不见得什么时候都有车。
为了留住教师,学校为了城里的老师们周末往返提供专车接送,费用由学校报销,但大山里的约束怎能限制想要寻求自由的心房,很多老师都陆续离开了。我之所以没有离开,不是因为我对教育的热爱,是因为我的家人在这里,为了照顾我的孩子——他那年刚学会走路,还穿着开裆裤。对于步入婚姻的男人,家庭或许是考虑最多的因素。
我们学校每隔几年就会有大量教师流失,我觉得他们中很多人都把乡村学校当成跳板,或者当成特岗教师过渡的试验田。由于城市、乡镇、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存在差异,造成教师逐级向上流动,而流出的都是业务骨干教师。
作为农村学校的顶梁柱,骨干教师的大量流失势必会让农村学校的维持更加艰难,同时也造成学校的教学体系不健全,学校的教育水平不稳定。
教师队伍的频繁更替,是导致乡村学校落寞的主要原因。部分教师对教育行业缺乏敬畏之心、仁爱之德、自豪之情,偏居一隅、独善其身,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往往让个性突兀的学生成为以儆效尤的对象。
乡村教师的心态转换迫在眉睫,只有保持课程活跃才能让授课成为享受的过程。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简称“青椒计划”)致力于解决乡村青年教师在工作、生活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对于提升教学质量,稳定教师队伍,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伍】学生的兴趣习惯
我们学校位于黄土高坡沟壑纵横的区域,虽然学校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清末,但对知识的需求,却仅仅停留在书本之间。学校现有藏书2800余册,建立图书室、设立图书角,学生每天面对书本,难免会有排斥现象,信息课上我引导他们走入电子阅读的世界,跟着朗读把握每一篇故事的精髓,让阅读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这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初始印象。
网络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也许我们没有清晰的认识,但是信息社会已经来临,看新闻、搜地图、查资料等日常操作,我们的学生已经掌握,但培养良好的自律习惯,却是我每节课都需要重视的环节。
乡村学校受地理位置、出行交通的限制,教育水平无法进一步提升。但各乡村学校硬件设施齐全,网络配套充沛,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再发展的核心要件,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引进互加计划项目弥补因课程无法开齐而引起的学生状态不佳等不良情绪,给学生营造一个益智且又趣味的童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步登天的捷径,我们应该打好每一步基础,阶段学习才更有成效。让“涨知识”脱离于课堂,让兴趣伴随着成长,学生才有深度思考的潜力,自我剖析的动力。
【陆】互加的神奇魅力
2018年4月,我们学校引入互加计划,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给传统课程带来了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了乡村教育改革的机遇。
我还记得互加美丽乡村课程全校第一次测试时的场景,学生对于网络课程的兴趣远超我们的想象,这种“直播”+“互动”的教学体验,不仅仅是让我们的学生学到了知识,还让他们在不知不觉间提升了自信心。
众所周知,乡村学校的孩子有这样的一个共性:胆小、不自信、不善与人打交道,这是乡村相对封闭的环境造成的。互加计划的神奇魅力就在于,它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顽疾。每次安排哪个班级进行网络课程直播时,其他班级都会很羡慕,或许在他们眼里,勇敢面对镜头、与名师实时交流,这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情。
夏加尔美术课,培养了学生不墨守成规,让思想插上翅膀,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让笔下的构图成为科学与艺术的杰作。韵律舞蹈课上学会的舞蹈,让孩子们在六一文艺汇演中大放异彩,赢得了家长们的阵阵掌声。我想对于他们而言,这不仅仅是一种课程,更是展现自信、放飞自我的媒介。
第一次快乐音乐的期末展示,孩子们在美妙的歌声中尽情的舞蹈,仿佛那不是教室,而是一个大大的梦想舞台。我们在维持三个月的互加之旅中,借助母亲节学会了感恩;借助气球宝贝学会了母爱的来之不易。互加给我们乡村学校带来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多样化的思维角度以及最重要的——激发了我们学生对生活的探索、对情感的回馈、对外界的勇气,以及对自身的历练。
办一所让家长满意的乡村学校,究竟有多难?其实,只要我们深知家长的良苦用心,引导学生的兴趣在正确的方向,让课堂不再拘泥于传统方式,教师能够在青椒计划中找到教育的源泉,保持较长时间的留存,实现人生的价值;学生能够在互加计划中获取知识、自信成长。一群充满斗志、勇于改变的乡村教师,带着孩子们的未来,在梦想的道路上一路前行,正所谓:教育的芳华看这里,奋斗的青春最美丽!